2017-03-28 窗外的风呼呼的刮
1
这两天都在谈一个青年。
因为看不过借了高利贷的母亲被催债者严重羞辱而执法者无所作为,举起水果刀,将一名催债人员刺杀致使其死亡,被法院一审判决无期徒刑。南方周末发表深度报道《刺杀辱母者》,沉寂在一方小城的事件彻底点燃全网。
舆论围绕“青年被判无期徒刑该不该”这个议题,迅速往两个方向分开。
一方情绪激昂,觉得青年在那种情况下做出这种举动是没错的,法院判的太重了。
另一方保持谨慎,认为青年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这个判决能接受。
有的朋友间因为这件事情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有的人跑到意见异己者那里留言: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咆哮如雷,谩骂连天。
还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静静看着不说话。
我也没说话,并不是为了等着写文章,是因为我觉得两边说的都有道理耶。
我问自己,我到底要站在那一边呢?我要写这个事情的话,我是不是就一定要先想好立场,再去找论据呢?
这种想法太危险了。我差点陷入了一种为了观点而观点的处境中,那样意味着明明我觉得另一方也有可取之处,却不得不忽略它。
等我静下来去看整个事情,就发现,其实,我们,即使是立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拥有的共识都可能比意见分歧要多。那些横亘在你我之间的差异真没那么大。
2
先来看看,如今微信传播的路径。南周的新闻源一出,微信大V们便介入议论,一般你若支持他的观点,会转起让更多朋友看到,传播会因此迅速裂变。
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是暗自选择归属了一个隐形的群体,为首的就是大V。
有着相同意见的人纷纷聚集到他们拥护的大V的旗下,就容易出现社会心理学所说的“群体极化”。
百度百科对群体极化的注释很清晰:最早是由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于1961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换句话,群体做出的决定或者判断,要比每个群体成员最初对这件事情的观点要极端。
勒庞也在《乌合之众》指出,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凯斯·桑斯坦在著作《网络共和国》中认为,到了互联网时代,群体极化有过之无不及。因为互联网为志同道合者提供天然土壤,他们可以迅速组成社群,在相互声援中达到口号性一致。
虽然微信的环境相对封闭,但仍能通过转发、留言形成数以百万计人组成的虚拟群体,还有写的一手妙文的大V的庇佑,我们底气满满,那些不同的声音连一句辩解也不用给他们留。
同时因为微信的封闭,容易产生“回音室效应”,即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且有夸张和扭曲形式重复,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这就是事实的全部,无形中也会导致人们往极端思考。
3
回到这件案子上再看,在一些大是大非上,相信就算立场不同,我们也意见相同。
比如高利贷可能是犯法的。(我不了解金融这块,所以用了可能,大概很多人和我一样)、欠债还钱应该、借高利贷有风险。儿子在母亲收到羞辱的情况下,做出刺杀行为,是一个血性男儿所为。情与法有时候会有矛盾。法律的判决若是建立在全部充分事实的基础上,判决可以接受。
但正是因为群体极化的存在,短兵相接,失去理性思考,直接跟着群体走,只要你反对的我就接受,只要你接受的我就反对。
有两篇立场相反的大V文章被疯转,从中可以窥探一二。一篇是《刺杀辱母案:我们这个社会,不应总是对坏人太好,对好人太坏》,另一篇是《说说聊城案》。
我注意到两位评论者至少有两点是一致的。其一是,南周的报道用了一个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措辞——极端手段羞辱。双方都将对极端羞辱到底是什么作为关键事实,以此来判断判刑是否过重的依据之一。其二是,双方都承认,男子保护母亲的行为是值得称赞的。
这不就是最好的意见相同吗?归根到底,是我们太在意了立场,而将对方阵营的所有言论一棒子打死,才出现了舆论往两个极端化发展,互不相让。
4
前阵子有个好玩的段子,大概是说找对象和交朋友就看他关注什么号,如果关注咪蒙,那咱们是同一阵营,如果你关注的是和菜头或者其他,对不起,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种靠关注的大V判断一个人价值观也倒能简化生活,增进沟通效率。但实在有点夸大了他们之间意见的不同。太阳底下还无新鲜事呢,哪有那么多不同的观点呢?
我们已经太习惯上去就站队了。有了大V,我们就好像有了刀刃和锋芒,像个士兵一样列队成行。
我们还自视甚高,绝对不认为自己是庸俗大众。当看到那些你认为庸俗的人认同了某个观点,你因为不屑与之为伍,就为了反对而反对。
而微信传播的逻辑从不鼓励你做冷静的思考,细节的分析。到处是受惊了、愤怒了的标题党,把一粒沙说成一片丘的主题夸张。
真没有那么多意见分歧。
愿我们多一点宽容和耐心,去听一听刺耳的声音,看一看讨厌的人物,在差异中找共识,在共识中重新认识彼此,探讨和沟通,理性和启蒙,去找到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