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4 读书打卡

阅读书目: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20170814 读书打卡_第1张图片
image.png

这本书从封面看起来似乎不怎么样,它是过去我在一个知识社群里面被大V推荐的书,要开学了,捧起这本书来读读。

初步读完第一章,发现这真的是本干货满满的书,它有几个特点:1. 基于认知心理学,有很多认知的概念和模型,但是作者非常了解一般读者的知识基础,所以解释概念的时候非常有耐心,甚至常常让读者自己推导结论;2. 基于老师确实有的困惑和心理,写作非常流畅,一步卡一步来写,很吸引人一直读下去。

我们看看第一章:

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和结论,我们其实总是在避免思考,所以学生不喜欢上学时正常的。

20170814 读书打卡_第2张图片
image.png

第一个结论:大脑并不是用来思考,不能强制学生拼命用脑思考和回答问题。

那么大脑避免思考的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大脑在做什么呢?

  • 放在认知功能上,比如视觉功能,行动功能,它们远比我们想象和习惯的要神奇;
  • 记忆和习惯功能,我们大部分的动作确实是不需要思考的。

接下来第二个结论是:我们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来让我们常常开启思考,但是它很脆弱。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愿意或者不愿意思考呢?

20170814 读书打卡_第3张图片
image.png

太容易和太难,我们都不会思考,唯有在问题适中,我们评估自己能够解决并且带来愉悦感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好好思考。

这个观点有意思,把思考问题还原为快乐主义的问题。

下一个问题是:那我们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呢?

如何知道一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难还是不难?

作者非常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认知的过程,这是它的模型:

20170814 读书打卡_第4张图片
image.png

结论是,一个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我们的思考能够成功得到结论,取决于四个不同的因素:

  • 环境中的因素,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信息;
  • 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记忆,背景信息;
  • 长期记忆中的程序性记忆,如何使用工具做实验等;
  • 工作记忆中的空间大小,如果信息负荷太大太复杂,我们没办法展开思考,记不住;

最后根据这一章的几个结论,作者提出了这样的对课堂的建议:

  • 确保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根据以上的几个限制思考的因素,调节课堂的难度;
  • 意识到学生的能力限制,尤其是长期记忆中的限制,以及工作记忆的不足;
  • 重新考虑课程的设计,以问题为中心,比如他建议:
20170814 读书打卡_第5张图片
image.png
  • 差异化教学,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难度的作业,让问题变得能够解决;
  • 改变速度,根据学生注意力的不同,课堂进行”换挡“;
  • 教师自己需要每天记日记,看看什么方法能成功,什么不行,长期积累经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814 读书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