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抑郁症之二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其中抑郁障碍3.59%,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高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部分调查的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对抑郁障碍进行的终生发病率调查,结果显示,11%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

抑郁症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每个人身边都“潜伏”着一个抑郁症患者,抑郁症也被比喻为精神科的“感冒”,每个人心里也时常会住进“抑郁”这种不良的情绪。

一、关于抑郁症的N个误区(丁香医生)

1. 有人认为,只要忘情工作,就能从抑郁状态中解脱: 

可能对于稍微有些忧郁状态的人来说,这真的是良药;然而,它对抑郁症真的无效。过度工作,尤其对男性来说,实际上是抑郁症的一个临床表现。

2. 抑郁症不是病:错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

然而,它常常被拿来与正常的「悲伤」混为一谈。和一般的情绪波动不同,抑郁症患者会在大脑影像扫描中显示出异常的状态;此外,大脑中用来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也出现失衡,总地来说,抑制性的物质要多于兴奋性的。

3. 连医生都可能发现不了男性的抑郁症:对 

这是因为,男性不会像女性那样公开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些抑郁的男性也不会显示出难过或失落的表情。实际上,男性处在抑郁状态时,更容易表现出易怒、烦躁,甚至会动粗。有些男性患者会努力通过蛮干、酗酒、嗑药来应付抑郁症状。

4. 抑郁症不过是种自怨自艾 

现代文化推崇的是意志力和自我强大,轻易地就给退缩的人贴上「弱者」的标签。然而,患有抑郁症的人并非是懒惰或仅仅是自责。他们也不能「让」抑郁症滚远。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它伴随着脑部的改变,和其它疾病一样,在恰当的治疗之后,症状是能够缓解的。

5. 所有人都有可能抑郁 

抑郁症患者不分职业、性格、种族、文化背景。女性抑郁症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但是这也有可能是因为女性更愿意主动地去寻求他人帮助。更多人是在十几岁到二十来岁发病的,不过抑郁发作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历经艰苦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或者更容易呈现出忧郁的特质。

6. 抑郁症会慢慢吞噬你 

比起突然发生的急性疾病,抑郁症进展地非常慢,直到有一天,你实在撑不住了,开始翘班、逃学,或者远离社交。抑郁症有一种分型叫「心境障碍」,它是历久经年、症状严重程度很低的一种状态,默默地毁掉你的职业生涯和你的人际关系。抑郁症也可能呈现出严重的症状,让人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生活。不过经过治疗,许多人的症状能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内有明显改善。

7. 抑郁症患者需要吃一辈子药 

要知道,药物并非是缓解抑郁症状的唯一途径,寻求帮助也并不意味着必须服用精神类药物。即使必须服用抗抑郁药,也不必服用一辈子,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何时减药、停药。实际上,研究显示,谈话治疗对于轻中度的抑郁治疗效果和药物治疗效果相当

8. 抑郁症患者会使劲哭 

抑郁症患者并不是总会哭。有些患者不哭或者特别悲伤,他们只是觉得「情绪空白」,觉得自己「没价值」或者「没用」。

9. 家族史不是宿命 

虽然根据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情况看,遗传导致抑郁症的占比40%-50%,如果家里有人得过抑郁症,那么你仅仅是更可能患抑郁症。家里有抑郁症患者的人可需要关注抑郁症的早期症状,并且主动采取行动进行调节,比如减轻压力、增加锻炼、接受心理咨询或其它专业的干预手段。

10. 衰老会导致抑郁 

许多人都成功做到了变老不抑郁,但是也有老年人没躲过抑郁,他们的症状可能会被忽视了。老年人也许会藏起他们的悲伤,并且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不明显的症状:饭不再好吃了,肌肉关节酸痛加重了,睡不安稳了,等等。身体上的疾病可能会让老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并且在手术后更难恢复。

11. 老年抑郁和痴呆症状相似 

当老年人的记忆出问题、思维模糊甚至妄想,根本原因可能就是抑郁。护理人员和医生可能会把这些当作是痴呆的症状,或者以为是年龄相关的记忆衰退。通过治疗抑郁症状,大多数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会有改善;心理治疗对于不想服药的老年人而言,尤其有效。

12. 说出来只会更麻烦 

有证据显示,跟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一定设置下对问题进行讨论,会让事情变得好起来。不同种类的心理治疗通过处理消极的观念、未觉察到的情绪或者人际困境让抑郁症状得到缓解。需要走出来的第一步,是和受过专业训练的精神或心理工作者交谈。

13. 乐观的想法对康复有帮助 

「往积极方面想」的老建议现在已发展为一种能够缓解抑郁症状的心理治疗方法,称作「认知行为疗法」。接受治疗时,来访者会学到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咨询师会教其辨别出消极的「自我对话」及行为,并且替代以更乐观的想法和更积极的情绪。

许多研究中,认知行为疗法无论单用或者结合药物使用,都对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有治疗效果。

14. 抑郁症基本治不好 

现实是,那些主动采取行动缓解抑郁的人中,多数成功恢复了。在一项大型研究中,70% 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了,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是借助现代医学之力。研究还显示,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15. 并非「难过了」就是「抑郁了」 

有些生活中发生的大事会带来难过或失望的情绪,但这并不是医学定义下的「抑郁症」。在经历死亡、离婚、下岗或诊断出患有重大疾病后,人难免会悲伤。

16. 那什么时候需要治疗呢?

当悲伤变成每天的、持续性的,或者多数时间都会发生时,就需要寻求帮助了。假如人们顺利度过难关,他们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把注意力转到别的事情上,或者重新振作起来。

17. 明天会好起来的 

在严重的抑郁状态下,人们会觉得生活再也不会变好了。这种绝望是疾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事实。经过治疗,积极的想法会逐渐替代消极的想法,睡眠问题和食欲问题也会随着情绪的好转而改善。

经过心理治疗的患者,将获得更多的应对方式,在未来情绪低落的时候,来更好地处理生活压力。

二、如果自己的亲人患有抑郁症,该如何与他们聊天呢?

1、三个鼓励鼓励他们说出内心感受,避免指责和批判。

鼓励他们寻求专家医院,或心理咨询,最好陪他们一起去。

鼓励他们重新开始定期锻炼,运动能战胜抑郁。

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抑郁是一种病,不是个性软弱。

2、用心帮,好好说有些话哪怕道理上没错,“你应该去运动”、“像个男人吧”之类的话,显然毫无帮助。不要试图让他们高兴起来,这会使情况更糟。

不要告诉他们世界上还有很多比你不幸的人,这会徒增他们的罪恶感和无望感。

不要轻飘飘地给一些没有根据的建议,更不要指手画脚,多一些体贴和宽容总是没错的。

在帮助他们的时候,也要照顾好自己,作为患者亲属,你也可以向专业人士求助。

三、抑郁患者如何正确面对疾病

1、消除心理压力很多患者长期心理上存在较大压力,这对抑郁症治疗带来很大的阻碍。患者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

 2、不要自责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你没有能力创造或选择它。因此,不要自责“我为什么得了这种该死的病”,而应明白自己急需帮助,积极踏上寻求康复的治疗之路。

3、积极治疗

寻求治疗,可预防此障碍恶化或长期持续。治疗通常是有帮助的,包括心理

治疗(“谈话治疗”)药物治疗,或二者兼用。

对许多人来说,两种治疗的联合已经证明比单独任意一种更有效果。

4、自我调节 

自身要懂得保健和自我调节办法,并坚持进行,从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中学会调理自己,这些辅助治疗手段对自己的抑郁症治疗非常有帮助.

四、如何照顾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通患有抑郁症对患者自身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对于患者的家属来说应该做到:

1、督促服药

要密切注意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抑郁症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维持用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假如没有发现特殊的情况,绝对不能自行停药或对药量及药物的成分随意删减。鼓励其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进行运动。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抑郁症是精神疾病中的第一杀手,病人的自杀率极高,家庭护理的重点就是要防范自杀行为的发生。

自杀行为多发生于清晨。

其次,要了解哪些病人容易发生自杀,一般在疾病的发作期,由于情绪低落,悲观消极易发生;

同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手段多隐蔽,有预谋性,常给人某种假象,即微笑型自杀,故当发现抑郁症病人情绪突然好转时,千万别掉以轻心,可能是一种危险信号,应加强防范。

抑郁症患者还会出现扩大性自杀或曲线自杀,应注意,加强护理者的自我保护。

3、掌握病情好转指征

一般忧郁症好转大致经过三个过程,首先是睡眠、饮食好,思维改善;其次是动作逐渐增多;最后是情绪改善。

若饮食睡眠差,体重不增,说明病情尚未改善,这时出现的动作增多或情绪好,则可能是假象。

4、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抑郁症病人情绪差、悲观自责明显,对一些事物缺乏信心,非常希望获得他人的心理支持。

家属应多与病人接触交谈、给予鼓励支持,帮忙他们树立信心,积极疏导其消极情绪;对其病态言行,家属要耐心加以解释说服,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5、做好生活护理

抑郁症病人饮食睡眠差,应注意调整饮食,多做一些患者平时喜欢吃的食物,保证患者有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对于一些病情轻的人,可鼓励其参加愉快轻松的活动,培养生活情趣,如看书报、电视,听音乐,种花养鸟等,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病情。


科普抑郁症之二_第1张图片
馨雨心理 短程咨询  专业有效  预约咨询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科普抑郁症之二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普抑郁症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