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哥的Linux私房菜》阅读笔记(1)

第一部分  第0章   计算机概论

1、计算机的定义:“接受用户输入指令与数据,经由中央处理器的数据与逻辑单元运算处理后,以生产或存储成有用的信息”。

2、计算机的五大单元包括:输入单元、输出单元、CPU内部的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内存

3、数据会流进/流出内存是CPU所发布的控制命令,而CPU实际要处理的数据则完全来自于内存

4、CPU依设计理念主要分为精简指令集(RISC)复杂指令集(CISC系统。

5、关于CPU的频率部分:外频指的是CPU与外部组件进行数据传输时的速率倍频则是CPU内部用来加速工作性能的一个倍数,两者相乘才是CPU的频率速度

6、一般主板芯片组分为北桥和南桥:北桥的总线称为系统总线,因为是内存传输的主要信道,所以速度较快;南桥就是所谓的输入/输出(I/O)总线,主要在于联系硬盘、USB、网卡等接口设备。

7、北桥所支持的频率称为前端总线速度(Front Side Bus, FSB),而每次传送的位数则是总线宽度

8、CPU每次能处理的数据量称为字组大小(word size),字组大小依据CPU的设计而有32位与64位之分。

9、个人计算机的内存主要组件为动态随机访问内存(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至于CPU内部的第二层缓存则使用静态随机访问内存(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

10、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是一套程序,这套程序是写死到主板上面的一个内存芯片中,这个内存芯片在没有通电时也能够将数据记录下来,那就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

1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也是一组程序,这种程序的重点在于管理计算机的所有活动以及驱动系统中的所有硬件

12、操作系统仅在于驱动与管理硬件,而要使用硬件时,就得需要通过应用软件或者是Shell的功能,来调用操作系统操纵硬件工作。

第1章 Linux 是什么

1、操作系统的内核必须要跟硬件配合,以提供及控制硬件的资源进行良好的工作。

2、CPU在执行不同程序间的切换动作时会耗去一些CPU时间。所以,同时打开两个以上的工作在一个CPU上,要比一个一个地执行还要耗时一点。

3、Linux主机上可以同时允许多人上线来工作;Windows 则是一个单人多任务系统

4、目前Linux 内核的开发分为两种版本,分别是稳定版本(偶数版),如2.6.X,适合于商业与家用环境使用;一种是开发中版本(奇数版),如2.5.X,适合开发特殊功能的环境。


第3章 主机规划与磁盘分区

1、各个组件或设备在Linux下面都是一个文件。在Linux中,每个设备都被当成一个文件来对待,每个设备都会有设备文件名。

2、磁盘的设备文件名主要分为IDE接口的/dev/ha[a-d]SATA/SCSI/USB接口的/dev/sd[a-p]两种。

3、SATA/USB接口的磁盘没有固定的顺序,是根据Linux内核检测到磁盘的顺序所决定的。

4、磁盘的盘片上可以细分出扇区(sector)柱面(cylinder)两种单位,其中扇区每个为512bytes那么大。

5、磁盘的第一个扇区主要记录了两个重要的信息,分别是:(1)主引导分区(Master Boot Record,MBR):可以安装引导加载程序的地方,有446bytes;(2)分区表(partition table):记录整块硬盘分区的状态,有64bytes,在分区表所在的64bytes容量中,总共分为四组记录区,每组记录区记录了该区段的起始与结束的柱面号码。

6、硬盘默认的分区表仅能写入四组分区信息,这四组分区信息我们称为主(Primary)或扩展(Extended)分区,分区的最小单位是柱面(cylinder)。

7、扩展分区的目的是使用额外的扇区来记录分区信息,扩展分区本身并不能被拿来格式化

8、由扩展分区继续切出来的分区,被称为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

9、因为设备号码的1-4都是保留给Primary或Extended使用的,逻辑分区的设备名称号码就由5号开始。

10、主分区与扩展分区最多可以有四个(硬盘的限制)。

11、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操作系统的限制)。

12、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持续切割出来的分区。

13、能够被格式化后作为数据访问的分区为主分区与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无法格式化。

14、逻辑分区的数量依操作系统而不同,在Linux系统中,IDE硬盘最多有59个逻辑分区,SATA硬盘最多有11个逻辑分区。

15、如果扩展分区被破坏,所有逻辑分区将会被删除。

16、BIOS是在开机的时候计算机系统会主动执行的一个程序。

17、开机流程:

step1 BIOS:开机主动执行的韧体(韧体是写入到硬件上的一个软件程序),会认识第一个可开机的设备。

step2 MBR:第一个可开机设备的第一个扇区内的主引导分区块,内包含引导加载程序。

step3 引导加载程序(Boot loader):一个可读取内核文件来执行的软件。

step4 内核文件:开始操作系统的功能。

18、Boot loader的主要功能有:

提供菜单: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开机选项,这也是多重引导的重要功能。

载入内核文件:直接指向可开机的程序区段来开始操作系统。

转交其他loader:将引导加载功能转交给其他loader负责。

19、引导加载程序除了可以安装在MBR之外,还可以安装在每个分区的引导扇区(boot sector)

20、每个分区都拥有自己的启动扇区(boot sector)。

21、实际可开机的内核文件是放置到各分区内的。

22、loader只会认识自己的系统分区内的可开机内核文件,以及其他loader而已。

23、loader可直接指向或者是间接将管理权转交给另一个管理程序。

24、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使用目录树系统,与磁盘的对应需要有“挂载”的操作才行。

25、所谓的“挂载”就是利用一个目录当成进入点,将磁盘分区的数据放置在该目录下;也就是说,进入该目录就可以读取该分区的意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阅读书籍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