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经济与自组织价值互联网(一、序言)

前言

我们的经济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记得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的,对当时而言,他做到了。但今天我不想在这里重复他的话,因为这已经不能给各位提供任何营养了。

大家应该都了解过马云大神的经历,想当年他还是西子湖畔的一名英文教师,但是就凭着他的执着,他的坚持,他开挂般的嘴炮技能,硬生生“骗”来了帮他打江山的十八罗汉,“骗”来了帮他迎来人生颠峰的孙正义。就这样,马云大神的传奇人生就成为大家孜孜不倦用来砥励人生的最好样本。

但今天我不想聊马云的事,大家如果想听拍“马“屁的话,那就请移玉步,你来错片场。虽然马云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打破了中国经济在上个世纪末,这个世纪初的瓶颈,让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他创立的阿里巴巴把商家与客人之间的交易,支付,商品的流转渠道都打通了,但互联网经济时代还远远没有结束。电商的道路还没有走完。。人类自古以来,商品交易的核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大家都知道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在天猫开个店,发发广告,置顶自己的店铺,提高自身的曝光率。更甚者可以买流量,(不要怀疑我为什么知道这事,因为我是过来人)。有资本的话,就可以不断地巩固自己的优势,只要方向对了,钱就像自家买了几架印钞机一样源源不绝。更关键的是,体量上去之后,还可以随意设置贸易壁垒,保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让外人瓜分。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效应。而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小商家,小店主,只能期望上面的大哥们能漏点汤汁下来,别人食肉,我喝汤,凑合着过点小日子。

下面是一件真人真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哥们,我曾经带过他入门,他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好小伙。当初我劝他如果可以的话,好好坚持做IT这行,以他的聪明能干,就算不能当个好码农,至少也可以当个出色的产品经理或者项目经理。但后来他还是转行,原因是他在实施一个项目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河北人,河北人特别爱做生意,两人一琢磨就开干了。我那哥们听那人说了两句,就心动了。没亏钱之前大家还是充满希望,特别是马云大哥那句名言天天在那洗脑。结果果不其然的,他俩后来亏了个精光。原因没别的,就因为上了电商这条“贼船”。

失败原因是什么?我对这事也挺感兴趣,因为早两年我看到他还挺风光,每天都看到我那哥们在发朋友圈,晒自己住两层小复式,出国到处去拍照片。看得我都心痒痒了,差点连我自己都搭进去了。幸亏他讲义气,也没坑我,跟我说了实情,他说,他这一两年把他三四年来辛苦打工赚来的十几万都败光了,还欠了银行一屁股债。我问他原因是啥?看他人很上进,不仅到处去找货源,找合作伙伴,想尽一切办法增加曝光率,晚上还到处网上搜资料,学习怎么办好一个网店。但即便是一个这么勤劳上进的人,也没法实现他赚他第一桶金的愿望。这鸡汤是不是够毒的?所以其实现在做生意真不如马云口中说的那么容易。

其实他失败的原因也很简单,产品同质化严重,成本太高,毛利太低。大家应该知道什么叫阶梯价格吧。就是你跟供货商谈合作。供货商都是以多少千单,多少万单起跳的。你单量少,你就成本高。毛利就低。你一个月没做出这么多单,你就别想在我这里拿到好价格。对于电商而言,成本就是生命。同样一件衣服,别人卖300,你卖3000,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除了基本的营业成本之外,还要有运营成本,营销成本,一大堆数也数不清的成本。赔个清光,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正常。

所以说现在的生意容易做了吗?答案显而易见。我身边很多下海的小伙伴,大部分都亏得半死不活的。所以马云说的那个容易做生意的时代,仅对于那些电商兴起还没多久,喝到头一口汤的那批人而言。现在的生意又回归到资本寡头垄断严重,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的年代。现在只是风水轮流转,过去由房地产大佬为主体的旧一代富豪集团,被新一代以互联网企业大佬为主的富豪集团所取代而已。

大风气不行,小生意难做。或许像我们这种龟缩在公司里打打工工的,可能更靠谱一点。这可不是我个人感觉良好,我有一个高中同学,他以前也是搞IT,后来不幸被裁,结果只能下海。有一次我跟他闲聊,他居然发出:如果我像你这样还在打工,该多好呀!一个丑说歹说的也算是个老板的人,居然羡慕我这个打工仔。这是多么变态的一个社会!

我这里不是有意挑起大家对社会的不满,或者仇富心理。这只是我们社会当中的一个小缩影。当我们看到行业大佬们到处在攻城掠地的时候,很多小企业,小商人要不被人收购,要不就被整得很惨。过去那个光谈谈理想,就可以融到一笔钱的年代早已不存。现在社会要成功,必须要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和与从不同的眼光

我们将迎来知识经济的时代

从区块链到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火爆,就可以看出国家和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积累。这里所谓的软实力,就是科技和知识。知识不仅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还是一种直接生产力。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内蓬勃发展的IT产业。但从事IT这一行业的朋友,往往不少人到最后会发现自己在重复造车轮。

。。。。。。。

“开发效率太低了,搞个自动化框架吧。”

“嗯,单机性能太差,搞个分布式的集群吧。”

“数据量太大了,碎片化处理吧。”

“响应太慢了,异步化处理吧。”

。。。。。。。

诸如之类的问题,几乎每个从事IT技术架构的同行都会遇到。于是乎就开发出一大堆相似度很高,同质化严重的所谓技术产品。而应用层的产品再多花样,也无非是电商,社交,搜索引擎,直播,视频,游戏,新闻咨讯等版块下面的东西。虽然最近几年多了像出行,共享经济,区块链之类的新应用,但仍然逃不出固有的思维模式。

那除了现在市面上现有的产品外,还存不存在其它会对人们的行事思维方式产生新的影响的经济模式呢?有。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能改变我们的行事思维方式,就是我们掌握的知识与情报。这里我所指的知识,不是指你在知乎上面提一个问题,然后有人在你后面回答的所谓“知识”。我这里说的知识,是可以直接固化成为你的能力的。普通的非能力化的知识,往往很可能只能成为你大脑中的一段记忆,并不能长期形成影响力。举个例子,很多人都觉得高中和大学学到的微积分方面的知识,在踏入社会后基本上是还给了老师。就算还记得,在进入工作后,基本上都不怎么会用到。那么大家的微积分是不是白学了呢?是不是仅为了拿个大学毕业证呢?

当然不是,微积分作为人类算术史上一项里程碑式的伟大工具,足以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问题是,很多人在处理现实问题时,往往不会第一时间想到用数学方法来解决,更多是仅凭经验。于是很多人基本上都是仅凭自己的感性认知来做出很多重要的决策。这些重要决策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际,婚恋等众多领域。

那有没有办法使我们的决策显得更容易一点,更科学一点呢?有,必须有,上个世纪40年代,伟大的逻辑数理学家冯诺依曼写出了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这本书奠定了现代博弈化的基础。后世很多经济学的研究都与博弈论有关。博弈论的出现,使我们日常的生活,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了一个可靠的理论基础,过去一些不能很好解释的社会现象,有了合理科学的解释。

但博弈论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显然有点过于高深,因为这涉及了很多抽象思维和逻辑运算。没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看这本书,几乎就是一本天书。所以,我并不建议大家去阅读。但市面上和网上有很多关于博弈论科普类的书籍与文章,这些都可以值得一看。了解博弈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并不是为了拿诺贝尔经济学奖,也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吹牛逼,而是要让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不再那么轻率。

博弈论里面涉及的知识,具有很重要的警示作用。例如,在一个典型的审计博弈中,提高被审计人的欺诈成本,不仅不能降低被审计人欺诈的可能性,还可能使审计员进行审计的意愿降低(审计员觉得被 审计人在重罚下,应该会乖乖听话)。而被审计人推知自身被审计的概率降低,又会加大了其铤而走险的信心。导致欺诈性的行为不降反增。不少企业喜欢用严刑重典来惩治不规矩的员工,殊不知这恰好与博弈论推导出来的结论相违背。

博弈论里面还有很多类似的冷知识是反直观认知。这就说明我们如果仅凭自己的经验和感性认知去做决策,做出来的选择往往都是昏招。人们只能不断地在错误中学习,不停地走弯路,直到最后找出一条真正正确的道路。这就像由于不知道数论中已经有关于多元一次方程的明确解法,而使用穷举法去解多元一次方程一样,

只有知识才能产生经济。知识指导我们的行为,使我们的行为越来越趋向于合理化,高效化。而合理高效的行为模式才能带来经济的真正腾飞。但事实上,我们现今的社会却存在着一个让人尴尬的局面。

我们面临着一个浮躁的社会

现在很多人都在感叹我们的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浮躁。这种浮躁体现在对“金钱“这一粗糙量化标准的狂热上面。金钱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一种度量标准,的确发挥着功不可没的巨大作用。但通过金钱来评判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时候是有欠妥当的。金钱只能作为整 个社会能正常运作的一种润滑剂,而不是燃料,真正的燃料应该是,这里套用马克思著名的概念,生产资料。我这里指的生产资料是广义的生产资料,不仅包括常规定义的生产工具,物质条件,还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知识。现代信息化社会早已脱 离过去的农耕文明,人们不再以追求温饱,满足物欲为唯一生存目标。更多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今天,影视文化行业极度发达,过去十分卑微的职业,如戏子,唱戏的老倌,现在全部包装成金光夺目的明星。他们的收入比绝大部分的劳动者的收入要高得多,甚至连对我们国家做了不少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工作者们,都只能望尘莫及。不少人都在慨叹这个社会是不是病了。如果说明星的过高酬劳,是一种社会的病态表现。那么网红文明更加让人看不懂,一个仪表装扮得好看,在镜头面前搔首弄姿的普通小姑娘,居然可以让一个以精明见称的会计人员,倾家荡产,甚至挪用公款,铤而走险。显然要达到这样的地步,完全不可能靠小姑娘一个人就能完成,背后必须有一个可靠的平台和一个所谓的营销团队。但这个小姑娘到底向我们销售了什么东西,或者贯输了什么有用的信息呢?就这一点而言,大部分沉迷于直播文化的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从这个角度看,网红文化绝对是另一种形式的传销洗脑。还有现在的网络游戏铺天盖地。不少沉迷游戏的,也有前面类似的病态行为,严重地影响了每一个人正常的生产学习活动。

我们的社会到底在发生什么,到底在经历什么,我一直很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知道重复提出上面的抗议,是没有意义的。万物存在必有其道理。要找到其背后的原因,只能理性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我称之为“能力补偿原理”,简而言之,一个人缺乏什么生产能力,就会尝试从其它自己已有的生产能力上面进行补偿。举个全国知名的例子,以偷电瓶车著称的周某某,他没有科研能力,没有社会工作能力,但他有杰出的盗窃电动车的能力,所以盗窃成了周某某赖以生存的能力。又有如一代拳王泰森,出生在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著名的贫民区,母亲是个妓女(是的,他自己也从不避讳),出身极其卑微,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想让他走上光鲜的学术殿堂,基本是没有可能。所以他自小就盗窃,抢劫,打架斗殴,几乎是无恶不作。直至在管教所里面遇到了他的恩师达马托,一个意大利的老拳手,他的人生才迎来了光辉的一面。而他光鲜的一面也不是从正式拳赛开始的,他打黑拳,目的只是为了赚钱。当有人告诉他,有机会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重量级拳击冠军,他才开始进入职业拳击领域。直到他击倒了当时所有著名的拳手,并创出了9秒内就可以KO掉对手的记录时,人们才惊讶的发现,这个其貌不扬的黑人,将成为拳击史上一个伟大的拳王。诚然他的伟大不是建筑在他的品行上面,即便他成名后,他依然过着我行我素的生活,他依然暴躁,依然吃喝嫖赌,依然混迹于布鲁克林的红灯区,他的恩师除了教授他如何努力的击倒对手外,没有教给他任何可以成为一个绅士的知识。所以泰森还是那个泰森,一个到了职业顶峰,仍然会因为别人的挑拨,而去咬别人耳朵的职业拳王。但人终究还是会老的,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特别是像拳击一类的对体能要求极高的运动,越快迎来终结。到了21世纪初,泰森逐渐失去了优势,他甚至连一个名不经传的拳手都打不过,正印证了那名老话“拳怕少壮”。现在的泰森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狂傲不羁,他甚至还皈依了伊斯兰教,成为了穆斯林。即便是这样,人们还是很尊重他,因为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

还有很多著名的例子,我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大家闲时可以多看看一些名人传奇,或历史档案。很多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不太光鲜的往事。但我这里不是鼓励大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这里只想阐明我自己的观点,就是前面我提出的“能力补偿”理论。其实心理学上早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但我觉得心理学上的论述,欠缺客观,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产生的补偿行为,是下意识的,并不是自己有意而为之。后面我将会以更客观角度,以数学理论的形式给出更精确的定义。通过用数学的方式去论证,大家可以清晰看到这套理论是如何影响我们自身的经济活动的。

终极目标---一套能工程化应用的实用理论

只要你出来工作,就不能避谈经济这两个字,经济生活贯穿了人的一生。这里排除了别人的影响和个人的兴趣外,我觉得弄懂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是很重要的。所谓的经济研究,就是研究人们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终日沉迷于研究股票市场的技术曲线。我不反对股票市场,我觉得股票市场是个好东西,是当今社会经济状态的晴雨表,尽管我从来不买股票。买股票的人,大部分都是一种投机的心理。不信你可以去问那些老股民,如果你知道“主力“的投资方向,尽管这个投资方向不是对当前社会经济最有利的,你也会跟风去投。

虽然“主力“大部分的表现都是理性的,但市场充斥着不理性与欺诈。一个看似前途前景无限的项目,背后可能只是一个圈钱的圈套。我们只是普通人,没办法看穿别人背后的黑幕,如果市场一直笼罩着这种不安的氛围,我相信这样的结局,对我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有人说利益化的社会充满着信任危机。不管你跟他的关系有多亲密,有多铁,为了利益,就算你的血亲都会有背叛你的可能。金钱既是解决经济问题的良药,也是毒药,使用金钱手段解决经济问题,就像是给得了癌症的人吃镇痛药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确是简单直接,而且问题也的确盖住了,但副作用极重严重。所以实际上我一直在寻求着一套有普适性的理论来解释现今已有的经济问题,并且可以工程化实现。

这套理论的灵感来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我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所作的学习研究经历。直至今日,我所参与研究的方向(这方向被称之为系统理论),曾被学术界寄予极大的期望,同时也被工程界嗤之以鼻。原因在于系统理论纲领性很强,但工程实操性较低。因此,被一些同行认为是边缘学科,虽然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工程指导意义并不大。就像有些人喜欢搞哥德巴赫猜想,但要想把这些东西应用到工作生活中来,难度不亚于证明猜想本身。甚至在研究生阶段的我,听了不少同行和同学的悲观意见后,自己也怀疑了起来,这个理论是否永远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

直到最近火爆的比特币网络火了起来,通过对区块链的了解,我对之前工作过的内容,重新又有了新的认识。价值互联网不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里面经常提到的“自组织网络“吗------一个单纯靠个体行为,自发形成的协作网络。虽然这个自组织网络的形成,主要是靠一个比较低俗的因素------货币。

为什么我认为货币是一个低俗的因素。这要提到我后面提到的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是源于我与某人(暂且称之为L)的交往。我与L君是通过同学介绍认识。她是经济学硕士,与我这个理科研士比起来,他更功利。甚至区块链的内容都是她建议我去看。虽然比特币我一早早有耳闻,但业界一直对比特币网络抱持怀疑的态度。不少人,包括阿里当时的掌舵人马云,也觉得比特币充其量只是一种充满着风险的理财产品,不能说得上是什么颠覆世界的科技。当然,比特币对传统的中央银行系统的确是一种伟大的颠覆,但这仅限于货币领域。对于我来,区块链的出现,给了我一个极大的暗示,原来自组织网络真的存在,而且有人已经实现了一个Demo

我觉得比特币网络是一个很好的Demo,它很好地展现了人们逐利的一面。但比特币我认为它过于低俗。似乎大家都认为逐利是人进行经济活动的主要出发点,而L君更是功利主义的死粉,跟她聊天,三句不离钱。直至我俩把天聊死,我直接摞下一句狠话:你这么爱钱,那你赚钱能力比我强了吗?虽然这句狠话没什么水平,说不定哪天她赚钱能力真的比我强了。但即便她比我富有,她能力比我强,对于这种金钱至上的人,我还是看不起的。中国人,传统硬气一点的中国人,都知道一句古语叫做不食嗟来之食。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不食嗟来之食。中国人从来都不乏硬气。从魏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到宋代的辽金入侵,蒙古南侵,再到近代的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人从来都只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使其屈服。中国人的精神力量足够强大到战胜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实现任何一种复兴。而中国人的这种情感因素,精神因素,是没有在所谓的经济学理论模型体现的。所以无论是美国最顶尖的经济学家,还是美国历届总统,都没有一个能成功预测中国今天的强势崛起。

这证明了什么?功利主义不是经济领域的全部!!!著名的纳什均衡模型已经成功证明了这一点。世界经济的主流应该是合作,而不是零和博弈。我曾拜读过冯 诺曼的经典著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我对其中精致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推导十分著迷,觉得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就应该像他们的数理模型一样进行。但事实上,但如果把这套理论不加深入理解,直接生搬硬套,会发现没法解释一些古怪的现象。如家庭作坊式企业。这种经济体实现盈利的模式,说得好听点是通过亲情纽带,说得难听点就是压榨自已亲人的剩余劳动力。例如广东潮汕人有一套称之为“自己人“的经济体系,自己人之内不太计较个人得失,因此可以很容易获得同乡的帮助。潮汕人很会做生意,李嘉诚就是其中的姣姣者。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包括我自己。我身边有很多亲密的朋友与工作上的战友,我很乐意给他们提供帮助,他们也很乐意帮助我,。虽然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个人会难免有点时间上,精力上,经济上的损失,但我与我的朋友和同事之间,永远保持着一种上升的态势。我们之间的协作,使我们呈现了一种集体向上的良性循环。而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是下意识的,也就是在某件事上面,大家并不是第一时间想到如何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是考虑到大家都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通过深入思考,我发觉自己有了更深的感悟。我们的经济生活,除了冷冰冰的金钱外,还有一些起缘于我们的经历,个人品格,修养,价值观的情感心理因素,在发挥作用。情感心理因素似乎是社会心理学的东西,但事实上,我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角度,理性化的方法来定义和解释。

正如伟大的冯诺依曼把20世纪初,大部分的经济学家都无法将之理论化的经济行为,通过集合论和逻辑代数等数学工具将之公理化一样。一套理论要被人认可,就必须要有公理化的过程。要这个理论化的过程必定是精确无误而且是严谨的。后面我将步这些先辈的旧路,将一部分人哧之以鼻的情感心理和社会因素,引入到数学模型中,使他可以像集合论一样,可以作为一个基本元素进行讨论。后面可以发现,通过引入人与人间的偏好,情感,信任,社会风气,以及政治制度等社会学心理学概念,可以很轻松地解释上述的经济现象和解决类似囚徒困境之类的经济学悖论。

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还会导出很多反直观认知的东西。如人在情报不充分,或者情报中有可能存在着差错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一些非理性的赌命式的决策。这个定理我称之为赌徒定理或赌徒原则,后面通过层层的介绍和推导,我会证明该定理;某些情况下,一直采用理性决策会导致整个博弈过程反而趋向不稳定,这个定理我称之为博弈不确定定理。赌徒定理某种程度证明了人普遍的存在赌博心理。不确定定理更是直接指明理性策略有时候不仅不能指导行为,还会使问题变得更复杂。

上面还仅是冰山一角,随着深入的发掘会有越来越多古怪的结论被推导出来,甚至最终会导出一个让很多经济学子难堪的结论,经济学相对于用来预测,其用于记录和解释的作用更强。也就是说相比起预测未来经济走势,经济学更擅长于记录和解释过去的行为。但人只有了解了自己和别人的现在与过去,才有可能作出对未来有用的预测。

为了让整套理论变得更通俗易懂,我不想采用《博弈论》一书中的描述方式,因为一开始就作出一大堆复杂而精确的定义,虽然在后面的讨论中会很方便,但事实上,却会劝退一大批充满热情,但却没有足够思想和理论准备的人。为了让这套理论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虽然我也会使用一些符号描述(这是科学研究所必须),但我会力求文中出现的每一个符号表达式,都能让每一个受过初中等教育的人都能看得明白。

 

自组织价值互联网

最后,透过建立上述理论模型,我将会提出一个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合作关系的自组织价值互联网模型。在这个价值互联网里,作为理论的工程化实现,不仅能输出常规互联网所能输出的各种知识,还能输出各种各样有利于大家在现实生活进行经营决策的情报。大家在这个网络中,很容易就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情报,甚至情感。而这些东西的获取与付出,都是基于一个原则-----自愿。这样的网络类似现今流行的比特币网络,但与比特币网络不同的是,这里没有虚拟货币奖励,也没有人强迫或利诱你去参与网络的建设,但只要这个网络一直存在,就会不断有人去做这样的事。

这个想法看起来十分疯狂,但我将会通过前面建立的模型,去证明这样一个非功利性质的信息网络是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这个网络会给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来源于知识与情报。而这些知识与情报,远比你在某宝网上淘到一个小玩意,对于你的人生来说,意义要大得多。

现在互联网信息交流是方便了,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就是互联网的信息良莠不齐,欺诈成分很多。在这个新一代互联网中,信息会得到净化,发布假信息,或者欺诈信息,不仅得不到好处,还会使自己更不利。而做到这一点完全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利用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的激励设计机制来做到的。

很多人,不管年轻人还是老一辈的人(包括我自己),都经常发出慨叹,如果有人可以教教我以后的路怎么走该多好。聪明的人会去看一些名人的传记和一些关于成功学的书籍。但现实中,很少有名人的经历与你的情况雷同,而所有关于成功学的书籍,也只是传授你一些基本的生活做事原则。而自组织价值互联网,是建基于严密数学的理论,它不仅可以直接告诉你,面对当前的问题,你该如何进行选择。还会告诉你每一个侯选策略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自组织价值互联网将会成为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助手。

 

全文导读

全书包含三大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工程理论部分、工程应用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将通过数学定义,案例推导,结论证明的形式,给出整个信任经济学模型在数学上,及经济学上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而工程理论部分,将针对基础理论部分得出的结论,讨论其在工程上实施的可能性。工程应用部分将就前面理论研究的成果,给出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

全书在介绍结论的时候,会使用大量的引子,案例和数学推导,这部分内容只用来证明结论的真实存在,并不要求读者完全理解。在每一章背后的小结中,我都将列中本章所导出的所有结论和实际的现实意义。而这些结论和背后的意义也不需要读者去熟记,因为这些结论最终将通过工程化的手段变成人人唾手可得的工具

本书中出现的所有结论,部分是博弈论或经济学上已有结论的重新演绎,也有部分属于原创。但本文并不会特别标注哪些部分是引用,哪些部分是原创的,因为万一标注为原创,而有读者在某些书籍或论文中找到类似的观点,我将陷入相当尴尬的局面。所以读者可以将我口中所谓原创的部分,理解为“我认为是原创的部分”。

本书所有的研究和理论将无偿公开,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本文得出的结论和工程化方案去开发自己的商业产品(虽然我也不保证你开发出来的产品一定卖得出),但希望读者在引用本书的结论和成果时,注明出处。与此同时,作为本书的原作者,首先从信念上坚信书中的理论模型,是可靠准确,并接近现实社会的,其次,作为原作者,我也会参与到自组织价值互联网的开发中,而且该价值 互联网也将以开源的方式,供大家研究学习。

最后,希望各位读者在看完本书的所有内容后,能有所得益。同时也希望对本书内容感兴趣的读者能一起参与到这一宏伟工程中来,一起来见证知识与情报的力量。

---作者自序

(注:此博文内容原为本人酝酿实现的一个新型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的设计文档,因为里面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过于庞大,本人准备将其汇集成书,前期将通过csdn网站发布,后期希望能联系到出版商出版刊印)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