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贪慕虚荣

项羽最后的关键点是爱慕虚荣。

首先在《鸿门宴》上项羽就充分的表现了他的贪慕虚荣。鸿门宴是项羽的一个转折点,但他并没有把握住机会。鸿门宴前 ,刘邦托项伯对项羽说了一些阿庾奉承的话, 加上自己又是项羽的叔叔 ,所以很容易就麻痹到了项羽, 鸿门宴时 ,刘邦对项羽是一口一个将军;对自己是一口一个臣字 ,项羽竟在刘邦一番口蜜腹剑的说词面前 ,迅速而又彻底地解除了思想武装,最后刘邦托张良送白璧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在之后,刘邦惹怒了项羽,遍拿礼谢罪,项羽听出刘邦谦卑的口气,感觉到刘邦非常尊重自己、无意与自己争雄时,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不仅和盘托出告密人,而且设宴招待刘邦,以示和解友善之意。宴会上刘邦的不辞而别本是礼节上的不周,但因为张良代刘邦转献白璧一双,刘邦让他满足了自尊虚荣之心,他便不再追究了。

其次项羽又自刎江东。“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足以证明关中的重要性,而项羽并没有从大局出发都关中,却为了所谓的虚荣都彭城,放弃了富饶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关中。虽然说项羽为了防刘邦封了关中三王,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后来被刘邦依次击破,刘邦以关中为根据地,最终战胜了项羽。当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之时,这时历史又给了他一次东山再起的机会。“江东才子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项羽当时渡过乌江从头再来,或许他还有机会。但是项羽没有选择这次机会,想着当年自己带着八千子弟兵出来如今一个人回去,项羽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他选择了自刎。项羽是英雄,悲剧式的英雄。他为了所谓的面子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项羽很好面子。在垓下之战,项羽在最终失败了,本来他可以在重起,但他因面子,说了一句:“天要亡我,我何渡为”便放弃了。

项羽的心理十分脆弱,经不起重大压力的考验,也是缺乏领导者素质的体现。项羽有一句名言:“富贵不回故乡,等于锦衣夜行,有谁知道?”充分暴露了这家伙的虚荣与浅薄。回故乡干什么?无非是向家乡父老炫耀一下,他项羽出息了,活得有点人模狗样了!正因为这个心理作怪,造成后来他失败时无颜见江东父老,经不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心理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一个伟人的成长与诞生,没有无数次失败和挫折的历练,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羽贪慕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