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10年前在中央广播电台听的一本书,基本的管理常识,10年后重新来读不一样的感受:授权,检查,各司其职

《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美 威廉安肯三世 William Oncken,III 著   陈美岑 译
为什么领导没时间,下属没事做

Are You Controlling Events or Are Events Controlling You?

让“猴子”呆在它该的地方:逐级、按时间表跟进,给予自由和必要协助。

猴子是什么?猴子是任务,是每一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责任是一只“猴子”,猴子是任务执行的下一个步骤。

猴子本就应该各就其位,让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完成正确的事情,让猴子留在它应该停留的地方。

对于每只“猴子”,既每个问题都要有问题解决者,监督者。每只“猴子”都意味着时间的消耗。

我们都是最佳问题的发现者,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

当你的下属有问题找你时,大部分目的不在于寻求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问题:问题是什么?谁有问题?问题属于谁?

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员工总会寻找各种理由来证明不是自己的问题,然后将责任推到其他人或事上。

人的本性:规避风险,长期依赖。

人,需要有独立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人更应如此:对工作负责、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负责。

法则不外乎三种:人定的法则、圣律、自然定律。

我今天都做了什么?

管理者的贡献来自于他们的判断力与影响力,而非他们个人投入的时间长短与埋头苦干的程度。

管理者的“猴子”:上级(老板)占用的时间,服从;组织占用的时间,责任;自己占用的时间,成长;外界占用的时间,社交;

管理者的时间管理策略:增加自己的时间,掌控好工作的时机与内容。服从上级、制度一致性、组织创新

任何你所鼓励的行为,都会受到强化。

如果你没有可支配时间,就绝对无法展现出创意与创新能力

任何降低组织里挫折感与罪恶感的事情,都是让员工迈向心理健康的坦途。

管理者和下属不可能同时有效执行同一件任务。

管理跟进:做了什么?情况如何?进展成果如何?

教练的目的在于培养下属自力更生的能力,而自力更生是每个人经过自制、耐性与坚持,才能获得的后天特质。

组织实务上的基本原则是:资深管理者不该在未告知直属下属之前,便绕过下属直接对后者的下属宣布指示,除了攸关生死。

事情毫无进展不能作为不报告、延期报告的理由,报告除了详细面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页的摘要、概述。

职责总是以时间为优先,而非准备就绪。

尽可能面对面的了解问题的进展:5W1H,什么、为什么、谁、如何、哪里、何时。

管理者要正确针对自己的目标提出承诺,且要包含未来预定完成的时间表,降低不确定度、改进表现。

一但决定喂养这只猴子,你必须穷追不舍地问下去:是否值得喂、做哪些训练、给予什么样的自由度和协助

  1. 等待指示(最低层级)
  2. 请示要做什么
  3. 提出建议,按照裁断的结果行动
  4. 行动,但需立即请示(意味着报告频率超过例行程度)
  5. 独立行动,例行性报告(最高层级)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