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给你听(八)“卧薪尝胆”立决心,“计然之策”成大业

读书给你听(八)“卧薪尝胆”立决心,“计然之策”成大业_第1张图片

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在位时,与吴王阖庐产生怨恨而相互攻伐。允常死后,吴王就兴兵讨伐越国。越国新君勾践派遣敢死之士向吴军挑战,勇士们排成三行,冲到吴军阵前,大呼着自刎身亡。吴兵惊恐,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射伤吴王阖庐。吴军大败,阖庐死去,吴王夫差即位。

夫差即位后日夜操练兵马,要向越国复仇。勾践听说后,不听大臣劝谏,发兵攻打吴国。结果被吴军包围在会稽山。

勾践听从范蠡、文种的建议,低身下气地向吴王求和,愿意做吴国的附属,并亲自作为奴仆侍奉吴王夫差。夫差同意了勾践的请求,没有灭掉越国,同时给了越国报仇雪耻的机会。

几年后,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撤掉自己的床褥,用柴薪铺地当做床铺,把苦胆挂在座位旁,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卧薪尝胆”激励自己不忘会稽之耻,发誓复仇。

“卧薪尝胆”表明了越王勾践振兴越国、报仇雪恨的决心,而让他有能力灭掉吴国得偿所愿的关键原因却是他采用了计然的富国、强国之策。

读书给你听(八)“卧薪尝胆”立决心,“计然之策”成大业_第2张图片

计然,春秋蔡丘濮上人,姓辛,字文子。早先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传说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但是外表貌似平庸、愚钝,就像人们常说的大智者若愚。他时常观察学习大自然,擅于从事物刚开始发生露出倪端时,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

因为他品行刚直,不肯主动游说自荐于诸侯,所以尽管才冠当世,却不为天下人知。他曾经南游到越国的时候,收范蠡为徒。范蠡想将他推荐给越王,但他却对范蠡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范蠡由此深深地敬佩他,更加虚心地向他学习。

越王勾践遭受会稽之辱后,无时无刻不想着早日灭吴复仇,他曾问计于计然,计然说:“大王要想起兵讨伐吴国,必须先要准备充足的粮食,充足的钱币,堆满粮仓和银库。如果不先积蓄粮食,到了战场,士兵缺粮饥饿,就容易受伤。饥饿使士兵动作迟缓,眼花耳昏,抬不动武器,进退缓慢。钱币充足,打仗的时候,可以用来激励士兵勇往无前。要做到这些,必须要知道自然客观规律的变化,鼓励生产,积累财富。当准备充足以后,就可以考虑准备进攻敌人了。”

到底该如何积累财富呢?计然教给范蠡“贵流通”、“尚平均”、“戒滞停”等七策。

计然之策实则是一部字字精到的致富经,适用于国,亦适用于民。择其重点总结如下:

1、认识市场规律,有预见地储备物资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要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前做好货物的购销工作。他认为天时变化的规律是可知的:岁星在金时,就丰收;岁星在水时,就歉收;岁星在木时,就饥馑;岁星在火时,就干旱。影响市场变化的无非是这样一些基本因素,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做出判断是经营成功的关键。

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旱时,就要备舟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只有将经营的眼光放到未来需求最迫切的市场上,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2、平抑粮食价格,保障农商利益

一般来说,六年一丰收,六年一干旱,十二年有一次大饥荒。谷贱伤农,太贵又伤害商家。出售粮食,每斗价格二十钱,农民没有收益;每斗价格九十钱,商人无利可图。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田地就要荒芜。

因此需要缩小价格波动的幅度,当粮食每斗价格最高不超过八十钱,最低不少于三十钱时,农民和商人都能得利。粮食平价销售,是国家安定的基础。

  3、保持货币资金流通,务求储物完好

“财币欲行如流水”,这就是说,在经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资金流转的通畅,不能把过多的资金积聚在自己的手中。不要看轻薄利,在资金加速运转的情况下,实际上就已经达到了增加利润的效果。

至于积储货物,应当务求完好牢靠,凡属容易腐败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还要防止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

  4、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一贵一贱,极而复反”。在进行经营活动时,不能苛求过高的利润,在价格高到适当程度时应果断抛售,这就是“贵出如贱土”;在价格低谷时,应大胆地买进,这就叫“贱取如珠玉”。

这些话极为精辟地揭示了商品价格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他指出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们就会将资源集中到这里,供给自然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供大于求,价格则会狂跌,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经营活动不能从众,要从供求关系的角度,确定自己的经营品种。

计然之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范蠡使用计然之策,在十年之中将越国建设得国富民强。越国经济发展了,就有了雄厚的财力去“厚赂战士”,于是军力也强大了,最终灭掉吴国,也成就越王勾践成为春秋一代霸主。

读书给你听(八)“卧薪尝胆”立决心,“计然之策”成大业_第3张图片

范蠡曾感叹:“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于家”。于是,他便悄悄离开越国,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换新,到了陶邑改名为朱公。

他认为陶邑居于天下中心,与各地诸侯国四通八达,交流货物十分便利。于是他就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与时逐利。十几年间,他就“富甲一方”,被商旅成为“陶朱公”,成为后世经商人膜拜的始祖。

“计然之策”,成就一代霸主,造就一位富商。即便拿到今天,计然的这些经商之道依然是驾驭市场经济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给你听(八)“卧薪尝胆”立决心,“计然之策”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