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 书评

巨流河 书评_第1张图片
渡不过的巨流河


这是一部齐邦媛女士的回忆录。齐邦媛出生在1924年的辽宁铁岭,其父是国民党政界人士齐世英,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1947年到台湾,后在教育、文化方面卓有贡献,中年后两次赴美进修;曾就职于许多学校,桃李满天下;引介西方文化到台湾,将台湾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


巨流河 书评_第2张图片
作者齐邦媛


她这一生漂泊沉浮,成长时期正是中国时局动荡之时,而其父齐世英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小有贡献。于是可以从她的讲述中重新认识那些重大历史事件,从一个东北老百姓的角度,从一个对政治并不敏感而专注于学术的学生角度,从一个国民党官员的女儿的角度,对近代史有个新的了解。或许是因近代史在我脑中原本就是一片混沌,只有很乱的一个印象,看这些故事倒是新鲜。


巨流河 书评_第3张图片
齐世英,因为这张太帅所以想把这本书看下去的


全书根据作者成长的时间线来讲述,于是我画了一条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巨流河 书评_第4张图片
思维导图


童年时父亲齐世英留学日本、德国,归来后参加郭松霖将军兵谏张作霖的战斗,快成功将要横渡巨流河时,不料河对岸等着的是日军,于是失败,开始逃亡。齐世英看照片真是英俊帅气一表人才啊,至今我的现实生活中好像也没有认识过这种气质的男神,从年轻到中年,直到后来晚年,作者写到齐世英也是腰杆笔挺的。后来齐世英加入了国民党,到南京工作,母亲其实多年一直不得与父亲真正相聚生活在一起,也是很寂寞。作者6岁时随母亲去南京找爸爸,终于一家人在一起了。不料第二年(1931)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东北被攻,形式严峻起来。齐邦媛小时候多病瘦小,由于肺病去北京住了一年的疗养院。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八年抗战,开始流亡之路。

那时由于东北许多人不愿接受伪满洲国的教育和统治,也流亡到关内,其实常食不果腹,无处安生。于是齐世英牵头在京成立了国立中山中学,接收这些流浪的年轻人,考学通过即可来上学,吃住也包。在南京大屠杀之前,作者一家与中山中学一起启程,开始了一路向西的流亡之旅。从南京到汉口、汉口到湘乡、湘乡到桂林、桂林到怀远、一步步逼退,最后到了重庆,一路沿长江塑江而上,有时乘船,有时乘车,甚至许多学生在一些路段无车就徒步行走。

重庆已是那时候说的大后方了罢,作者在1938年14岁时,跟家人住沙坪坝,就读于南开中学,南开也是从天津一路转移到那里。整个中学时代,最印象深刻的描写就是大轰炸,日军的飞机时不时来炸一下,警报拉响就跑去躲,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倒霉一点被炸到就没有明天了,好恐怖的感觉,每时每刻可能都会死。还写到了张大飞,革命者的后代,逃亡一路一直兄妹情谊,或者更接近于爱情,可是那个年代哪里敢谈爱?张大飞中学毕业后加入空军,美国带领的飞虎队真是当时的大英雄,驱逐日本飞机,减少了许多轰炸,他最后还是为国殉职了,好像又是很必然的一件事。张大飞信仰基督,常又会为自己的杀生而矛盾,很早就送给作者一本圣经,后来作者也常去参加团契,作者也是基督吗?上帝真是无处不在呢。

那样的情况下,作者还能沉下心学习,真是令人敬佩。作者提到了父亲创办的《时与潮》杂志,应该也是家里潜移默化的影响吧,在战乱年代,人们的思想更为重要。好学的她当时也接触到许多原版外文文章,英语基础牢固。

齐邦媛1943年考取了武汉大学哲学系,后由于英语学的太好了,被朱光潜先生发现,转外文系。那时候的武汉大学转移到四川乐山,三江交汇处,在那里作者读大学是真的在好好学习,接触了许多英文文学。


1945年抗战胜利,复校武汉,齐邦媛在武汉读了最后一年大学。时局并没有因为抗战胜利而变很好,内战马上打响,依然动荡。毕业后,作者多方考量,选择了到台湾大学工作。不久后与学长罗裕昌结婚,内战一再失利,越来越多的人来台湾,接船一波又一波。国民党步步败退,最后大家都到台湾了,大陆就这样回不去了。对于这些大陆来的人,以后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岛上,乡愁之思绵延不绝。齐邦媛有着扎实的文学和英文功底,做事教书也十分用心,在许多学校当过老师。终身学习,四十来岁的时候还两次申请去美国学习,那是真正的在做学问啊!随夫迁回台北后,开始了职业生涯的第二阶段,做了许多有益于文化的好事。

前半历史后半人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真实历史,理工科的孩子去看,有很大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巨流河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