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 b ∈ C ( A ) b\in C(A) b∈C(A),则 P b = b Pb=b Pb=b;
- 如果 b ⊥ C ( A ) b\bot C(A) b⊥C(A),则 P b = 0 Pb=0 Pb=0。
证明1: P b = A ( A T A ) − 1 A T b = A ( A T A ) − 1 A T A x = A ( ( A T A − 1 ) A T A ) x = A x = b Pb = A(A^TA)^{-1}A^Tb\\ = A(A^TA)^{-1}A^TAx\\ =A((A^TA^{-1})A^TA)x =Ax=b Pb=A(ATA)−1ATb=A(ATA)−1ATAx=A((ATA−1)ATA)x=Ax=b
证明2: P b = A ( A T A ) − 1 A T b = A ( A T A − 1 ) ( A T b ) = A ( ( A T A − 1 ) 0 = 0 Pb = A(A^TA)^{-1}A^Tb\\ = A(A^TA^{-1})(A^Tb)\\ =A((A^TA^{-1})0=0 Pb=A(ATA)−1ATb=A(ATA−1)(ATb)=A((ATA−1)0=0
一般情况下, b b b将会有一个垂直于 A A A的分量,有一个在 A A A列空间中的分量,投影的作用就是去掉垂直分量而保留列空间中的分量。
一般情况下, b b b将会有一个垂直于 A A A的分量,有一个在 A A A列空间中的分量,投影的作用就是去掉垂直分量而保留列空间中的分量。如图:
向量 b 投 影 后 , 有 b = e + p , p = P b , e = ( I − P ) b , 这 里 的 p 是 b 在 C ( A ) 中 的 分 量 , 而 e 是 b 在 N ( A T ) 中 的 分 量 。 b投影后,有b=e+p, p=Pb, e=(I-P)b,这里的p是b在C(A)中的分量,而e是b在N(A^T)中的分量。 b投影后,有b=e+p,p=Pb,e=(I−P)b,这里的p是b在C(A)中的分量,而e是b在N(AT)中的分量。
可以理解为:向量 b b b的投影在 A A A的column space,error vector的投影在left null space上,我们知道 P P P,可以将 b b b 投影到 p p p,那么一个什么样的投影矩阵把 b b b投影到了 e e e?因为column space与left null space正交补,所以他们共同组成了整个空间, I I I的column space就是整个空间, I − P I−P I−P就是把 b b b投影到 e e e的矩阵,它和 P P P有意义的性质。
回到上一讲最后提到的例题:
我们需要找到距离图中三个点 ( 1 , 1 ) , ( 2 , 2 ) , ( 3 , 2 ) (1, 1), (2, 2), (3, 2) (1,1),(2,2),(3,2) 偏差最小的直线: y = C + D t y=C+Dt y=C+Dt。
根据条件可以得到方程组
{ C + D = 1 C + 2 D = 2 C + 3 D = 2 \begin{cases} C+D&=1 \\ C+2D&=2 \\ C+3D&=2 \\ \end{cases} ⎩⎪⎨⎪⎧C+DC+2DC+3D=1=2=2
,写作矩阵形式 [ 1 1 1 2 1 3 ] [ C D ] = [ 1 2 2 ] \begin{bmatrix}1 &1 \\1 &2 \\1&3\\\end{bmatrix}\begin{bmatrix}C\\D\\\end{bmatrix}=\begin{bmatrix}1\\2\\2\\\end{bmatrix} ⎣⎡111123⎦⎤[CD]=⎣⎡122⎦⎤,也就是我们的 A x = b Ax=b Ax=b,很明显方程组无解。
此时我们要找到最接近的解"最优解",我们要使得解最优即误差最小,定义误差为 A x − b = e Ax−b=e Ax−b=e的模长的平方即 ∥ A x − b ∥ 2 = ∥ e ∥ 2 = e 21 + e 22 + e 23 ∥Ax−b∥_2=∥e∥_2=e_{21}+e_{22}+e_{23} ∥Ax−b∥2=∥e∥2=e21+e22+e23。此处使用平方的原因一是排除开根号带来的非线性运算,一是方便利用偏导数求解最小值。
这里如果使用偏导数我们也能得到关于最优解的方程,展开结果为:
{ ∥ e ∥ 2 = e 1 2 + e 2 2 + e 2 2 = ( C + D − 1 ) 2 + ( C + 2 D − 2 ) 2 + ( C + 3 D − 2 ) 2 = 3 C 2 + 14 D 2 + 9 − 10 C − 22 D + 12 C D \begin{cases} ∥e∥_2&=e_1^2+e_2^2+e_2^2\\ &=(C+D-1)^2+(C+2D-2)^2+(C+3D-2)^2\\ &=3C^2+14D^2+9−10C−22D+12CD\\ \end{cases} ⎩⎪⎨⎪⎧∥e∥2=e12+e22+e22=(C+D−1)2+(C+2D−2)2+(C+3D−2)2=3C2+14D2+9−10C−22D+12CD
然后对 C C C求偏导为 6 C − 10 + 12 D = 0 6C-10+12D=0 6C−10+12D=0;对 D D D求偏导为 28 D − 22 + 12 C = 0 28D-22+12C=0 28D−22+12C=0。
解方程得 C ^ = 2 3 , D ^ = 1 2 \hat C=\frac{2}{3}, \hat D=\frac{1}{2} C^=32,D^=21,则“最佳直线”为 y = 2 3 + 1 2 t y=\frac{2}{3}+\frac{1}{2}t y=32+21t,带回原方程组解得 p 1 = 7 6 , p 2 = 5 3 , p 3 = 13 6 p_1=\frac{7}{6}, p_2=\frac{5}{3}, p_3=\frac{13}{6} p1=67,p2=35,p3=613,即 e 1 = − 1 6 , e 2 = 1 3 , e 3 = − 1 6 e_1=-\frac{1}{6}, e_2=\frac{1}{3}, e_3=-\frac{1}{6} e1=−61,e2=31,e3=−61。
于是我们得到 p = [ 7 6 5 3 13 6 ] , e = [ − 1 6 1 3 − 1 6 ] p=\begin{bmatrix}\frac{7}{6}\\\frac{5}{3}\\\frac{13}{6}\end{bmatrix}, e=\begin{bmatrix}-\frac{1}{6}\\\frac{1}{3}\\-\frac{1}{6}\end{bmatrix} p=⎣⎡6735613⎦⎤,e=⎣⎡−6131−61⎦⎤,易看出 b = p + e b=p+e b=p+e,同时我们发现 p ⋅ e = 0 p\cdot e=0 p⋅e=0即 p ⊥ e p\bot e p⊥e。
可以验证,向量p 与e 正交,并且e 与矩阵A 的列空间正交。
p T e = 7 / 6 ∗ ( − 1 / 6 ) + 5 / 3 ∗ 1 / 3 + 13 / 6 ∗ ( − 1 / 6 ) = 0 e T a 1 = 1 ∗ ( − 1 / 6 ) + 1 ∗ 1 / 3 + 1 ∗ ( − 1 / 6 ) = 0 e T a 2 = 1 ∗ ( − 1 / 6 ) + 2 ∗ 1 / 3 + 3 ∗ ( − 1 / 6 ) = 0 p^Te=7/6*(-1/6)+5/3*1/3+13/6*(-1/6)=0\\ e^Ta_1=1*(-1/6)+1*1/3+1*(-1/6)=0\\ e^Ta_2=1*(-1/6)+2*1/3+3*(-1/6)=0 pTe=7/6∗(−1/6)+5/3∗1/3+13/6∗(−1/6)=0eTa1=1∗(−1/6)+1∗1/3+1∗(−1/6)=0eTa2=1∗(−1/6)+2∗1/3+3∗(−1/6)=0
误差向量 e e e不仅垂直于投影向量 p p p,它同时垂直于列空间,如 [ 1 1 1 ] , [ 1 2 3 ] \begin{bmatrix}1\\1\\1\end{bmatrix}, \begin{bmatrix}1\\2\\3\end{bmatrix} ⎣⎡111⎦⎤,⎣⎡123⎦⎤。
用矩阵的方法求解 A x ^ = P b A\hat x=Pb Ax^=Pb得到的方程是一样的,现在我们尝试解出 x ^ = [ C ^ D ^ ] \hat x=\begin{bmatrix}\hat C\\ \hat D\end{bmatrix} x^=[C^D^]与 p = [ p 1 p 2 p 3 ] 。 p=\begin{bmatrix}p_1\\p_2\\p_3\end{bmatrix}。 p=⎣⎡p1p2p3⎦⎤。
A T A x ^ = A T b A T A = [ 3 6 6 14 ] A T b = [ 5 11 ] [ 3 6 6 14 ] [ C ^ D ^ ] = [ 5 11 ] A^TA\hat x=A^Tb\\ A^TA= \begin{bmatrix}3&6\\6&14\end{bmatrix}\qquad A^Tb= \begin{bmatrix}5\\11\end{bmatrix}\\ \begin{bmatrix}3&6\\6&14\end{bmatrix} \begin{bmatrix}\hat C\\\hat D\end{bmatrix}= \begin{bmatrix}5\\11\end{bmatrix}\\ ATAx^=ATbATA=[36614]ATb=[511][36614][C^D^]=[511]
写成方程形式为 { 3 C ^ + 16 D ^ = 5 6 C ^ + 14 D ^ = 11 \begin{cases}3\hat C+16\hat D&=5\\6\hat C+14\hat D&=11\\\end{cases} {3C^+16D^6C^+14D^=5=11,也称作 正 规 方 程 组 ( n o r m a l e q u a t i o n s ) \color{red}{正规方程组(normal equations)} 正规方程组(normalequations)。
求的的结果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做的运算也称作 线 性 回 归 ( 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 ) \color{red}{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 线性回归(linearregression),使用误差的平方和作为 测 量 总 误 差 的 标 准 \color{red}{测量总误差的标准} 测量总误差的标准。
###3.1 证明可逆
接下来我们观察 A T A A^TA ATA, 如 果 A 的 各 列 线 性 无 关 , 求 证 A T A 是 可 逆 矩 阵 \color{red}{如果A的各列线性无关,求证A^TA是可逆矩阵} 如果A的各列线性无关,求证ATA是可逆矩阵。
先假设 A T A x = 0 A^TAx=0 ATAx=0,两边同时乘以 x T x^T xT有 x T A T A x = 0 x^TA^TAx=0 xTATAx=0,即 ( A x ) T ( A x ) = 0 (Ax)^T(Ax)=0 (Ax)T(Ax)=0。一个矩阵乘其转置结果为零,则这个矩阵也必须为零( ( A x ) T ( A x ) (Ax)^T(Ax) (Ax)T(Ax)相当于 A x Ax Ax长度的平方)。则 A x = 0 Ax=0 Ax=0,结合题设中的“ A A A的各列线性无关”,可知 x = 0 x=0 x=0,也就是 A T A A^TA ATA的零空间中有且只有零向量,得证。
###3.2互相垂直线性无关
我们再来看一种线性无关的特殊情况: 互 相 垂 直 的 单 位 向 量 一 定 是 线 性 无 关 的 \color{red}{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一定是线性无关的} 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一定是线性无关的。
比如: [ 1 0 0 ] [ 0 1 0 ] [ 0 0 1 ] \begin{bmatrix}1\\0\\0\end{bmatrix}\begin{bmatrix}0\\1\\0\end{bmatrix}\begin{bmatrix}0\\0\\1\end{bmatrix} ⎣⎡100⎦⎤⎣⎡010⎦⎤⎣⎡001⎦⎤,这三个正交单位向量也称作标准正交向量组(orthonormal vectors)。
另一个例子 [ cos θ sin θ ] [ − sin θ cos θ ] \begin{bmatrix}\cos\theta\\\sin\theta\end{bmatrix}\begin{bmatrix}-\sin\theta\\\cos\theta\end{bmatrix} [cosθsinθ][−sinθcosθ]
下一讲研究标准正交向量组。
1.记住图的意义:
2.最小二乘法求解的意义。
3. A T A A^TA ATA可逆的条件和正交向量组。
#第十七讲:正交矩阵和Gram-Schmidt正交化法
这是关于正交性最后一讲,已经知道正交空间,比如行空间和零空间,今天主要看正交基和正交矩阵
###1.1 标准正交基
- 定义** 标 准 正 交 向 量 \color{red}{标准正交向量} 标准正交向量(orthonormal): q i T q j = { 0 i ≠ j 1 i = j q_i^Tq_j=\begin{cases}0\quad i\neq j\\1\quad i=j\end{cases} qiTqj={0i=j1i=j;
2.将标准正交向量放入矩阵中,有 Q = [ q 1 q 2 ⋯ q n ] Q=\Bigg[q_1 q_2 \cdots q_n\Bigg] Q=[q1q2⋯qn],计算 Q T Q Q^TQ QTQ
Q T Q = [ 1 0 ⋯ 0 0 1 ⋯ 0 ⋮ ⋮ ⋱ ⋮ 0 0 ⋯ 1 ] = I Q^TQ=\begin{bmatrix}1& 0& \cdots& 0\\0& 1& \cdots& 0\\\vdots& \vdots& \ddots& \vdots\\0& 0& \cdots& 1\end{bmatrix}=I QTQ=⎣⎢⎢⎢⎡10⋮001⋮0⋯⋯⋱⋯00⋮1⎦⎥⎥⎥⎤=I
我们也把 Q Q Q成为 标 准 正 交 矩 阵 \color{red}{标准正交矩阵} 标准正交矩阵**(orthonormal matrix)。
标准正交基:
**标准正交矩阵 **
Q T Q Q^TQ QTQ对任意的 Q Q Q都成立,但我们更关注 Q Q Q为方阵时的情况,因为其有逆且由 Q T Q = I ⇒ Q − 1 = Q T Q^TQ=I⇒Q^{−1}=Q^T QTQ=I⇒Q−1=QT,我们叫这种column vector为标准正交向量组成且为方阵的矩阵为正交矩阵 orthogonal matrix。
注意:标准正交矩阵 orthogonormal matrix不一定是方阵,当它是方阵的时候,我们叫它正交矩阵 orthogonal matrix。
为什么我们如此关注标准正交矩阵 orthogonormal matrix为方阵 的情形?
上一讲我们研究了 A T A A^TA ATA的特性,联系我们之前学习的投影矩阵projection matrix,将向量 b b b投影在标准正交矩阵 Q Q Q的列空间中,根据上一讲的公式得 P = Q ( Q T Q ) − 1 Q T P=Q(Q^TQ)^{-1}Q^T P=Q(QTQ)−1QT,由于标准正交矩阵 Q Q Q的性质,易得 P = Q Q T P=QQ^T P=QQT。
我们断言,当列向量为标准正交基时, Q Q T QQ^T QQT是投影矩阵。极端情况,假设矩阵是方阵,而其列向量是标准正交的,则其列空间就是整个向量空间,而投影整个空间的投影矩阵就是单位矩阵,此时 Q Q T = I QQ^T=I QQT=I。
投影矩阵的两个性质:
- ( Q Q T ) T = Q Q T (QQ^T)^T=QQ^T (QQT)T=QQT,
证明: ( Q Q T ) T = ( Q T ) T Q T = Q Q T (QQ^T)^T=(Q^T)^TQ^T=QQ^T (QQT)T=(QT)TQT=QQT2. ( Q Q T ) 2 = Q Q T (QQ^T)^2=QQ^T (QQT)2=QQT
证明: ( Q Q T ) 2 = Q Q T Q Q T = Q ( Q T Q ) Q T = Q Q T (QQ^T)^2=QQ^TQQ^T=Q(Q^TQ)Q^T=QQ^T (QQT)2=QQTQQT=Q(QTQ)QT=QQT
我 们 计 算 的 A T A x ^ = A T b \color{red}{我们计算的A^TA\hat x=A^Tb} 我们计算的ATAx^=ATb,现在变为 Q T Q x ^ = Q T b Q^TQ\hat x=Q^Tb QTQx^=QTb,也就是 x ^ = Q T b \hat x=Q^Tb x^=QTb,分解开来看就是 x ^ i = q i T b ‾ \underline{\hat x_i=q_i^Tb} x^i=qiTb,这个式子在很多数学领域都有重要作用。当我们知道标准正交基,则解向量第 i i i个分量为基的第 i i i个分量乘以b,在第 i i i个基方向上的投影就等于q_i^Tb。}$
##2. Gram-Schmidt正交化法
这是一种将矩阵转化为标准正交向量orthogonormal matrix的方法。按老师的说法Schmidt教我们如何将一个向量标准化normalized,而Graham教我们如何使得各个向量正交orthogonal。
总思路:
已知相互无关的向量 a a a, b b b,目标要将 a a a, b b b 变成相互正交且长度为$1 的 的 的q_1 , , ,q_2 , 可 将 向 量 ,可将向量 ,可将向量a$ 固定,然后 b b b投影到$a 上 , 误 差 上,误差 上,误差e=B$.
我们有两个线性无关的向量 a , b a, b a,b,先把它们化为单位正交向量 A , B A, B A,B:
如果我们有三个线性无关的向量 a , b , c a, b, c a,b,c,则我们现需要求它们变换成单位正交向量 A , B , C A, B, C A,B,C:
例子:
现在我们试验一下推导出来的公式, a = [ 1 1 1 ] , b = [ 1 0 2 ] a=\begin{bmatrix}1\\1\\1\end{bmatrix}, b=\begin{bmatrix}1\\0\\2\end{bmatrix} a=⎣⎡111⎦⎤,b=⎣⎡102⎦⎤:
则 A = a = [ 1 1 1 ] A=a=\begin{bmatrix}1\\1\\1\end{bmatrix} A=a=⎣⎡111⎦⎤;
根据公式有 B = a − h A B=a-hA B=a−hA, h h h是比值 A T b A T A = 3 3 \frac{A^Tb}{A^TA}=\frac{3}{3} ATAATb=33,则 B = [ 1 1 1 ] − 3 3 [ 1 0 2 ] = [ 0 − 1 1 ] B=\begin{bmatrix}1\\1\\1\end{bmatrix}-\frac{3}{3}\begin{bmatrix}1\\0\\2\end{bmatrix}=\begin{bmatrix}0\\-1\\1\end{bmatrix} B=⎣⎡111⎦⎤−33⎣⎡102⎦⎤=⎣⎡0−11⎦⎤。验证一下正交性有 A ⋅ B = 0 A\cdot B=0 A⋅B=0。
单位化, q 1 = 1 3 [ 1 1 1 ] , q 2 = 1 2 [ 1 0 2 ] q_1=\frac{1}{\sqrt 3}\begin{bmatrix}1\\1\\1\end{bmatrix},\quad q_2=\frac{1}{\sqrt 2}\begin{bmatrix}1\\0\\2\end{bmatrix} q1=31⎣⎡111⎦⎤,q2=21⎣⎡102⎦⎤,则标准正交矩阵为 Q = [ 1 3 0 1 3 − 1 2 1 3 1 2 ] Q=\begin{bmatrix}\frac{1}{\sqrt 3}& 0\\\frac{1}{\sqrt 3}& -\frac{1}{\sqrt 2}\\\frac{1}{\sqrt 3}& \frac{1}{\sqrt 2}\end{bmatrix} Q=⎣⎢⎡3131310−2121⎦⎥⎤,对比原来的矩阵 D = [ 1 1 1 0 1 2 ] D=\begin{bmatrix}1& 1\\1& 0\\1& 2\end{bmatrix} D=⎣⎡111102⎦⎤,有 D , Q D, Q D,Q的列空间是相同的,我们只是将原来的基标准正交化了。
##3.QR分解
我们曾经用矩阵的眼光审视消元法,有 A = L U A=LU A=LU。同样的,我们也用矩阵表达标准正交化, A = Q R A=QR A=QR,这里的 R R R是一个上三角矩阵upper triangular matrix 。
设矩阵 A A A有两个列向量 [ a 1 a 2 ] \Bigg[a_1 a_2\Bigg] [a1a2],则标准正交化后有 [ a 1 a 2 ] = [ q 1 q 2 ] [ a 1 T q 1 a 2 T q 1 a 1 T q 2 a 2 T q 2 ] \Bigg[a_1 a_2\Bigg]=\Bigg[q_1 q_2\Bigg]\begin{bmatrix}a_1^Tq_1& a_2^Tq_1\\a_1^Tq_2& a_2^Tq_2\end{bmatrix} [a1a2]=[q1q2][a1Tq1a1Tq2a2Tq1a2Tq2],而左下角的 a 1 T q 2 a_1^Tq_2 a1Tq2始终为 0 0 0,因为Gram-Schmidt正交化总是使得 a 1 ⊥ q 2 a_1\bot q_2 a1⊥q2,后来构造的向量总是正交于先前的向量。所以这个 R R R矩阵是一个上三角矩阵。
##4.总结
1.标准正交基与正交矩阵;
2.Gram-Schmidt正交标准化;
3.QR分解(与LU分解的区别)。
#第十八讲:行列式及其性质
- 行列式最早是应用在用来判断方程组是否有解,在矩阵被发明后,行列式就拥有了更多的性质和应用。其强大之处在于将整个矩阵的信息压缩到了一个值当中。
- 行列式的英文名为determinant:决定因素,因为他可以决定方程组是否有解即矩阵是否可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行列式代表了这个矩阵的特征,这是学习特征分解的前置概念。
##1.基础性质
本讲我们讨论出行列式(determinant)的性质: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 det I = 1 , 单 位 矩 阵 行 列 式 值 为 一 。 \color{red}{\det{I}=1,单位矩阵行列式值为一。} detI=1,单位矩阵行列式值为一。
性质2: 交 换 行 , 行 列 式 变 号 。 \color{red}{交换行,行列式变号。} 交换行,行列式变号。
性质3: a. ∣ t a t b t c t d ∣ = t ∣ a b c d ∣ 。 \color{red}{\begin{vmatrix}ta& tb\\tc& td\end{vmatrix}=t\begin{vmatrix}a& b\\c& d\end{vmatrix}。 } ∣∣∣∣tatctbtd∣∣∣∣=t∣∣∣∣acbd∣∣∣∣。
b. ∣ a + a ′ b + b ′ c d ∣ = ∣ a b c d ∣ + ∣ a ′ b ′ c d ∣ 。 \color{red}{\begin{vmatrix}a+a'& b+b'\\c& d\end{vmatrix}=\begin{vmatrix}a& b\\c& d\end{vmatrix}+\begin{vmatrix}a'& b'\\c& d\end{vmatrix}。} ∣∣∣∣a+a′cb+b′d∣∣∣∣=∣∣∣∣acbd∣∣∣∣+∣∣∣∣a′cb′d∣∣∣∣。
由性质1和2可知,对置换矩阵有 det P = { 1 e v e n − 1 o d d \det P=\begin{cases}1\quad & even\\-1\quad & odd\end{cases} detP={1−1evenodd。
举例: ∣ 1 0 0 1 ∣ = 1 , ∣ 0 1 1 0 ∣ = − 1 \begin{vmatrix}1& 0\\0& 1\end{vmatrix}=1,\quad\begin{vmatrix}0& 1\\1& 0\end{vmatrix}=-1 ∣∣∣∣1001∣∣∣∣=1,∣∣∣∣0110∣∣∣∣=−1,于是我们猜想,对于二阶方阵,行列式的计算公式为 ∣ a b c d ∣ = a d − b c \begin{vmatrix}a& b\\c& d\end{vmatrix}=ad-bc ∣∣∣∣acbd∣∣∣∣=ad−bc。
性质3(b)对于每行都单独成立,其他行则不变,即不能同时组合第一行和第二行。$det(A+B)≠det(A)+det(B) $。
更多的性质可以从以上的三条性质中推导出来。
性质4: 如 果 两 行 相 等 , 则 行 列 式 为 零 。 使 用 性 质 2 交 换 两 行 易 证 。 \color{red}{如果两行相等,则行列式为零。使用性质2交换两行易证。} 如果两行相等,则行列式为零。使用性质2交换两行易证。
**性质5 **: 从 第 k 行 中 减 去 第 i 行 的 l 倍 , 行 列 式 不 变 。 \color{red}{从第k行中减去第i行的l倍,行列式不变。} 从第k行中减去第i行的l倍,行列式不变。
解析:这条性质是针对消元的,我们可以先消元,将方阵变为上三角形式后再计算行列式。
举例: ∣ a b c − l a d − l b ∣ = 3. b ∣ a b c d ∣ + ∣ a b − l a − l b ∣ = 3. a ∣ a b c d ∣ − l ∣ a b a b ∣ = 4 ∣ a b c d ∣ \begin{vmatrix}a& b\\c-la& d-lb\end{vmatrix}\stackrel{3.b}{=}\begin{vmatrix}a& b\\c& d\end{vmatrix}+\begin{vmatrix}a& b\\-la& -lb\end{vmatrix}\stackrel{3.a}{=}\begin{vmatrix}a& b\\c& d\end{vmatrix}-l\begin{vmatrix}a& b\\a& b\end{vmatrix}\stackrel{4}{=}\begin{vmatrix}a& b\\c& d\end{vmatrix} ∣∣∣∣ac−labd−lb∣∣∣∣=3.b∣∣∣∣acbd∣∣∣∣+∣∣∣∣a−lab−lb∣∣∣∣=3.a∣∣∣∣acbd∣∣∣∣−l∣∣∣∣aabb∣∣∣∣=4∣∣∣∣acbd∣∣∣∣
性质6: 如 果 方 阵 的 某 一 行 为 零 , 则 其 行 列 式 值 为 零 。 \color{red}{如果方阵的某一行为零,则其行列式值为零。} 如果方阵的某一行为零,则其行列式值为零。
证明:使用性质3(a)对为零行乘以不为零系数 l l l,使 l det A = det A l\det A=\det A ldetA=detA即可证明;或使用性质5将某行加到为零行,使存在两行相等后使用性质4即可证明。
性质7: 有 上 三 角 行 列 式 U = ∣ d 1 ∗ ⋯ ∗ 0 d 2 ⋯ ∗ ⋮ ⋮ ⋱ ⋮ 0 0 ⋯ d n ∣ , 则 det U = d 1 d 2 ⋯ d n 。 \color{red}{有上三角行列式U=\begin{vmatrix}d_{1}& *& \cdots& *\\0& d_{2}& \cdots& *\\\vdots& \vdots& \ddots& \vdots\\0& 0& \cdots& d_{n}\end{vmatrix},则\det U=d_1d_2\cdots d_n。} 有上三角行列式U=∣∣∣∣∣∣∣∣∣d10⋮0∗d2⋮0⋯⋯⋱⋯∗∗⋮dn∣∣∣∣∣∣∣∣∣,则detU=d1d2⋯dn。
证明:使用性质5,从最后一行开始,将对角元素上方的 ∗ * ∗元素依次变为零,可以得到型为 D = ∣ d 1 0 ⋯ 0 0 d 2 ⋯ 0 ⋮ ⋮ ⋱ ⋮ 0 0 ⋯ d n ∣ D=\begin{vmatrix}d_{1}& 0& \cdots& 0\\0& d_{2}& \cdots& 0\\\vdots& \vdots& \ddots& \vdots\\0& 0&\cdots&d_{n}\end{vmatrix} D=∣∣∣∣∣∣∣∣∣d10⋮00d2⋮0⋯⋯⋱⋯00⋮dn∣∣∣∣∣∣∣∣∣的对角行列式,再使用性质3将对角元素提出得到 d n d n − 1 ⋯ d 1 ∣ 1 0 ⋯ 0 0 1 ⋯ 0 ⋮ ⋮ ⋱ ⋮ 0 0 ⋯ 1 ∣ d_nd_{n-1}\cdots d_1\begin{vmatrix}1& 0& \cdots& 0\\0& 1& \cdots& 0\\\vdots& \vdots& \ddots& \vdots\\0& 0& \cdots& 1\end{vmatrix} dndn−1⋯d1∣∣∣∣∣∣∣∣∣10⋮001⋮0⋯⋯⋱⋯00⋮1∣∣∣∣∣∣∣∣∣,得证。
性质8: 当 矩 阵 A 为 奇 异 矩 阵 时 , det A = 0 ; 当 且 仅 当 A 可 逆 时 , 有 det A ≠ 0 \color{red}{当矩阵A为奇异矩阵时,\det A=0;当且仅当A可逆时,有\det A\neq0} 当矩阵A为奇异矩阵时,detA=0;当且仅当A可逆时,有detA=0。
证明:如果矩阵可逆,则化简为上三角形式后各行都含有主元,行列式即为主元乘积;如果矩阵奇异,则化简为上三角形式时会出现全零行,行列式为零。
再回顾二阶情况: ∣ a b c d ∣ → 消 元 ∣ a b 0 d − c a b ∣ = a d − b c \begin{vmatrix}a& b\\c& d\end{vmatrix}\xrightarrow{消元}\begin{vmatrix}a& b\\0& d-\frac{c}{a}b\end{vmatrix}=ad-bc ∣∣∣∣acbd∣∣∣∣消元∣∣∣∣a0bd−acb∣∣∣∣=ad−bc,前面的猜想得到证实。性质9: det A B = ( det A ) ( det B ) \color{red}{\det AB=(\det A)(\det B)} detAB=(detA)(detB)。
解析:使用这一性质, det I = det A − 1 A = det A − 1 det A \det I=\det{A^{-1}A}=\det A^{-1}\det A detI=detA−1A=detA−1detA,所以 det A − 1 = 1 det A \det A^{-1}=\frac{1}{\det A} detA−1=detA1。
同时还可以得到: det A 2 = ( det A ) 2 \det A^2=(\det A)^2 detA2=(detA)2,以及 det 2 A = 2 n det A \det 2A=2^n\det A det2A=2ndetA,这个式子就像是求体积,对三维物体有每边翻倍则体积变为原来的八倍。性质10: det A T = det A 。 \color{red}{\det A^T=\det A。} detAT=detA。
前 面 一 直 在 关 注 行 的 属 性 给 行 列 式 带 来 的 变 化 , 有 了 这 条 性 质 , 行 的 属 性 同 样 适 用 于 列 , 比 如 对 性 质 2 就 有 “ 交 换 列 行 列 式 变 号 ” 。 \color{red}{前面一直在关注行的属性给行列式带来的变化,有了这条性质,行的属性同样适用于列,比如对性质2就有“交换列行列式变号”。} 前面一直在关注行的属性给行列式带来的变化,有了这条性质,行的属性同样适用于列,比如对性质2就有“交换列行列式变号”。
证明: ∣ A T ∣ = ∣ A ∣ → ∣ U T L T ∣ = ∣ L U ∣ → ∣ U T ∣ ∣ L T ∣ = ∣ L ∣ ∣ U ∣ \left|A^T\right|=\left|A\right|\rightarrow\left|U^TL^T\right|=\left|LU\right|\rightarrow\left|U^T\right|\left|L^T\right|=\left|L\right|\left|U\right| ∣∣AT∣∣=∣A∣→∣∣UTLT∣∣=∣LU∣→∣∣UT∣∣∣∣LT∣∣=∣L∣∣U∣,值得注意的是, L , U L, U L,U的行列式并不因为转置而改变,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