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金刚经》三段论

《金刚经》中三段论,这种极为特殊的表达方式共有27处。《金刚经》用一心三藏(假空中三观)解读三段式。

经文如下: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打个比方,现在你面前有一张原木桌子。我们把桌子代入三段论,就可以说“所谓桌子,即非桌子,是名桌子。”

第一句“所谓桌子”,在佛教中叫作“假观”;

第二句“即非桌子”,叫作“空观”;

第三句“是名桌子”,叫作“中观”。

由于这张桌子是木头造的,所以除了木头之外,并没有一个桌子的实体。而且同一张桌子,今天可以拿它当电脑桌,明天可以拿它麻将桌,后天你看它不爽,也可以把它劈了当柴烧。如此看来,所谓“桌子”也不过是我们赋予它的一个名称罢了,在佛教看来,这就叫“假名”,其本体毕竟是空的。

究竟而言,世出世间一切法,宇宙人生中的万事万物,本体上都是空的,但与此同时,任何事物又都有各自的相状和功用,因此也不妨赋予它们各自的"假名"。

简而言之,明了万事万物在体性上的"空"与相用上的"有",而又不落于空、有二边,就达成了中观。假空中三观合一,便能如实观照宇宙人生的真相,亦即契入中道实相了。

所谓佛法者,不空如来藏,即假观。即非佛法,空如来藏,即空观。是名佛法,空不空如来藏,即中观。

金刚经里到处在跟你讲一心三藏(三观)啊,所谓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所谓第一波罗蜜,不空如来藏(假观)。即非第一波罗蜜,空如来藏(空观)。是名第一波罗蜜,空不空如来藏(中观)。一心三藏(假、空、中观)。

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你看金刚经里这种话很多呀,很多人就没理解,

什么叫所谓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啥意思呀?

所谓众生,不空如来藏(假观)。所谓众生,鸡鸭,牛羊,人狗,鬼天使,花草树木,所谓众生这是不空如来藏。

即非众生,没有众生,这是空如来藏(空观)。

是名众生,既空既有。什么呢?你可以把他叫出名字,这叫空不空如来藏(中观)。一心三藏。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金刚经》三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