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这是《金陵五题》第一首的开头。当年,白居易看到它时就曾说过:“后世为文,无复措辞”。你这么写,后来人没办法写了。若论怀古诗,刘禹锡称第二,可能没人敢称第一。而我更喜欢《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几乎妇孺皆知,看起来平平淡淡,却回味无穷,可以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它里面提到了魏晋时期两个最有名的世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这两个家族有多牛呢?《南史.侯景传》记载了一件事,侯景就是‘侯景之乱’的侯景,在南朝时期也算是个人物,他想聘妻于王、谢门庭。梁武帝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意思是说:王、谢恐怕你高攀不起,还是看看别的人家吧。朱、张、顾、陆是当时江南的四大世家。唐代诗人羊士谔有诗:“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可见王、谢两家在当时如何风光。


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就是琅琊王氏的早期人物,王祥是一个大孝子,而且晚景很好,德高望重。当然‘卧冰求鲤’这事儿如果真的像书上写的似的,看起来有点儿过。王氏真正崛起主要是在‘永嘉之乱’,也就是‘衣冠南渡’之后,王导于内为相,王敦于外掌兵,可以说权倾朝野。


谢氏的辉煌来自于‘淝水之战’,当时谢安为相,其侄谢玄掌北府兵,以八万军力大胜苻坚八十余万的前秦军,给东晋带来了几十年的相对安宁,也使之在‘五胡乱华’后得到修整和喘息。


王、谢世家在抵抗外侮,保证民族独立和续延中华文化上有着不朽的功勋。但我们的文化很有意思,我们经常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间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几千来对文化有着根植于心的尊重和情结。王、谢中琅琊王氏最有名的不是官做得最大的,也不是最有事功的,而是王羲之,世称‘书圣’。在书法方面是不可超越的存在,可以说前无古人,几乎可以肯定后无来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法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王羲之的书法在绝大多数的人的心中是书法的巅峰。


王羲之的轶事比较多,大家熟知的东床快婿,说的就是他。当时郗鉴为太尉,在建康时听说琅琊王氏的子侄多青年才俊,就派门生送信给王导,想在琅琊王氏家族中挑选女婿,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自家的东厢房随便选择。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神色自若,漠不关心。”郗鉴打听这个青年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郗鉴这个人结局也挺好,看看他的谥号:文成,已经很不错了,王阳明的谥号也不过是文成。王羲之的背景,才能和学识都很好,可惜在仕途上并不是很得意,政治抱负并没有得到施展,有些可惜。


王谢两家颇多渊源,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咏絮之才:谢道韫。人们熟知的就是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有的人写了很多东西都不如这句诗,确切地说这半句诗有名,所谓:“等身文章寻常字,不如咏絮半句诗”。谢道韫的才情究竟如何,她存世的诗太少,无法确切判断。但她在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守备不力,逃出被抓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手刃数人才被抓。只凭这一行为就可称之为女中豪杰。


谢家还出了两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谢灵运,人称大谢;另一个是谢眺,人称小谢。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就是谢灵运说的。谢灵运怎么说的呢?“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自古至今其他的人共分一斗。”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天下第二,天下第一死了100多年了,第三没有,你们全加起来也就和我差不多。这其实是吹自己的,可惜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不过,这并不影响大谢的名气。元好问曾夸赞过:“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小谢呢,谢脁,谢玄晖,脁是名,玄晖是字。脁就是月尾的月亮,玄晖,就是微弱的光亮。谢脁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明王世禛论诗有“青莲才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说的就是他。


日本明治时汉诗人大沼枕山曾写过:“一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六朝出现的那些人物其实和当时的门阀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有钱又有闲,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但这种制度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使社会阶层固化,所谓: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社会阶层固化对任何一个社会都是极其危险的。它直接的结果就是上层阶级沐猴而冠、尸位素餐,下层人士进阶无路,失去希望。


人,不论是在顺境之中或是逆境之中;贫穷也好,富有也好。活着得有希望。希腊神话中,潘多拉打开盒子,使忧愁、疾病、灾难、悲伤、嫉妒散布人间,却把希望关在了盒子里。众神之神朱庇特最忠诚的信使墨丘利把希望送给人间,让饱尝不幸的人类还能拥有希望。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王谢两家风光数百年,算是难能可贵了。可有开始就有结束,繁华落尽,终归平淡。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从不缺少出色的演员,只是上演的却总是同样的剧情:“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我们的历史在迷途中不断地轮回,同样,燕子依旧飞来,太阳依旧升起,“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旧时王谢堂前燕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旧时王谢堂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