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禅》读书笔记-2.2-工厂方法模式

2.2 工厂方法模式

** 定义:**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2.2.1 工厂方法模式

优点:

  1. 良好的封装性,代码结构清晰。对象创建只需要知道产品的类名,不用知道对象创建的过程
  2. 扩展性非常优秀。增加产品,只要适当修改具体的工厂类或扩展一个工厂类
  3. 屏蔽产品类。产品类的实现如何变化,调用者都不用关心。

ex:使用JDBC连接数据库,数据库从MySQL切换到Oracle,只需要改动一下驱动的名称。

  1. 典型的解耦扩建。高层模块只需要知道产品的抽象类,符合迪米特法则;只依赖产品类的抽象,符合依赖倒置原则;可用产品的子类代替父类,符合里氏替换原则

使用场景:

  1. 工厂方法模式是new一个对象的替代品,所以在需要new 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但需慎重考虑是否要增加一个工厂类进行管理,以免增加代码复杂度。
  2. 需要灵活的、可扩展的框架时,可以考虑。

ex:设计一个连接邮件服务器的框架,POP3、IMAP、HTTP三协议的连接方式作为产品类来处理。当某些邮件服务器扩展了webservice协议时,只需要增加webservice的产品类

  1. 可以用在异构项目中。

ex:通过webservice与一个非java的项目交互,虽然webServcie号称是可以做到异构系统的同构化,但是在实际的开发中,会碰到类型问题、WSDL文件的支持问题等。从WSDL中产生的对象都认为是一个产品,然后由具体工厂管理,减少与外围的耦合。

  1. 可以使用在测试框架中。

ex:测试类A,就需要把与A有联系的B也同时产生出来。可以使用工厂方法模式把B虚拟出来,避免A与B 的耦合。可对比JMock、EasyMock。

代码:

//抽象产品类
abstract class Product{
    public void method1(){}//公共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method2();//抽象方法
}

//具体产品类
class CreateProduct1 extends Product{
    public void method2(){}
}

class CreateProduct2 extends Product{
    public void method2(){}
}

//抽象工厂
abstract class Creator{
    public abstract  T createProduct(Class c);
}

//具体工厂
class CreateCreator extends Creator{
    public  T createProduct(Class c){
        Product p = null;
        try{
            p = (Product) Class.forName(c.getName()).newInstance();
        }catch(Exception e){
            
        }
        return (T)p;
    }
}

//场景类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reator creator = new CreateCreator();
        Product p = creator.createProduct(CreateProduct1.class);
    }
} 

2.2.2 扩展-简单工厂模式

需求:

一个模块仅需要一个工厂类,没有必要把它new 出来,使用静态方法就可以了。

代码:

//具体工厂
class CreateCreator {
    public static  T createProduct(Class c){
        Product p = null;
        try{
            p = (Product) Class.forName(c.getName()).newInstance();
        }catch(Exception e){
            
        }
        return (T)p;
    }
}

//场景类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roduct p = CreateCreator.createProduct(CreateProduct1.class);
    }
}

2.2.3 扩展-多个工厂类

需求:

项目比较复杂,初始化一个对象比较费力(设定初始值),所有产品类都放在一个工厂方法中进行初始化会使代码结构不清晰。

如:一个抽象产品类有5个具体实现,每个实现类的初始化方法都不相同,如果写在一个方法中,会导致该方法巨大无比。

解决:

为每个产品定义一个创造者,然后由调用者自己去选择与哪个工厂方法关联。

结果:

每个产品类对应一个具体工厂,好处是工厂类的职责清晰且结构简单,但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有影响:

如果要扩展一个产品类,就要建立一相应的工厂,这样就增加了扩展的难度;具体工厂类和产品类的数目相同,维护需要考虑两者的关系。

代码:

//具体工厂1
class CreateCreator1 extends Creator{
    public Product createProduct(){
        return new CreateProduct1();
    }
}
//具体工厂2
class CreateCreator2 extends Creator{
    public Product createProduct(){
        return new CreateProduct2();
    }
}

//场景类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roduct cp1 = (new CreateCreator1()).createProduct();
        Product cp2 = (new CreateCreator2()).createProduct();
    }
}

2.2.4 替代单例模式

扩展:

项目中可以建一个单例构造器,只要输入单例的类型就可以获得唯一的实例

代码: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class SingletonFactory{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
    static{
        try {
            Class cls = Class.forName(Singleton.class.getName());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cls.getDeclaredConstructor();
            constructor.setAccessible(true);
            single = (Singleton) constructor.newInstanc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return single;
    }
}

2.2.5 延迟初始化

延迟初始化:lazy initialization 一个对象被消费完毕,不立即释放,工厂类保持其初始状态,等待再次被使用。

扩展:

限制某个产品类的最大实例化数量,可以通过判断map中的已有对象数量来实现。参考:JDBC连接数据库,可以设置一个MaxConnection最大连接数,该数量就是内存中的最大实例化的数量。

其它应用场景:

对象初始化比较复杂,如硬件访问,涉及多方面的交互,可以通过延迟加载降低对象的产生和销毁带来的复杂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之禅》读书笔记-2.2-工厂方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