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666|陶庐|经济学随笔005|《第一本经济学》读书笔记001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美国罗伯特·墨菲著、程晔译版《第一本经济学》,确实对得起“基础通俗经济学经典之作”这样的抬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自2018年9月5日收到Tokon Omy社群马骏版主寄赠的海南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后,本人阅读至今,累计阅读了2遍;感受颇深,且相当复杂。用《在自己祖先的土地上流浪》这篇雄文的题目以概括当下感受,差可比拟也。

《第一本经济学》够“经济”,全书结构异常简洁。全书的基石在第21页,“人拥有自主意识,并试图达到自己的目的。”,全书后继出现的所有概念、判断与推理,所有的逻辑演绎,均基于这个公理。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的是,《第一本经济学》乃至奥派经济学的思维理路,与凯恩斯学派更加侧重于宏观演绎不同,奥派经济学更加纯粹而直接地基于个人偏好展开逻辑演绎;与芝加哥学派更加侧重于实证与模型不同,奥派经济学更加侧重于自然而然的类似于几何学的逻辑演绎,正如本书第23页所示,“本书中的经济学原理不必依靠实践来检验命题是否成立。因为任何显而易见的证伪仅仅意味着,检验时缺少证明需要的条件而已。”单从这两个对比看,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第一本经济学》的“经济”性或者简洁性了。

作者没有啰嗦,把基石性公理及演绎方式交代清楚后,立即进入第3课“由行动推导出的经济学概念”。本章关键词是偏好。正如小节标题所示,本章要点在于“只有个人才行动”这一节,因为它起到了承前启后、震聋发聩的作用。我们经常陷入一种不自觉的语言规范性误区、同时也是经济学误区:总是在下意识地使用“我们”在行动之类句式,而其实,只有个人才行动,而且只有个人的行动才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本书第31页,作者援引穆雷·罗斯巴德《人、经济与国家》一书中的话来说明,为什么只有个人才行动——行动只能由个人“实施者”来完成。“社会”与“团体”不能独立于成员的个人行动而存在。因此,“政府行动”的说法无非是一种隐喻,事实是,一些人与另一些人确定了关系,并被他们自己和其余的人认可为以“政府的”方式在行动。换言之,所有打着“我们”在行动的旗号的行动,往往都是虚幻的因而极有可能是谎言与欺骗,其目的不过是想掩盖“他们”在编造事实这一事实!说实在,看见这些话语时,内心那种震撼不亚于春节除尘的感受:没有拿起扫把的时候,根本看不见自己的房子有多么肮脏;看着房子在打扫后变得亮堂起来,宛如置身梦境,不敢相信这竟然是自己的房子——这竟然是自己的身体、脑袋与“祖先的土地”!当谎言的外衣被作者轻描淡写的话语瞬间剥落,我看见了什么?......

作者可没有像我这样带着情绪展开联想,而是继续直奔奥派经济学的关键词:偏好。第32页,作者就给出了偏好一词的定义:偏好就是每个人认为世界应该呈现出何种面貌的观点或愿望。因为人们偏好世界所呈现的一种状态甚于另一种状态,所以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动。简言之,偏好即个性化世界观或者价值观,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才有形形色色的行动;而这些行动的目的就是利用物品与服务来满足自己的偏好。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量子力学。个人偏好就像薛定谔之猫,在没有麦克斯韦妖消耗某种能量持续推动某个状态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断定薛定谔之猫在某一时间点的具体状态;而个体一旦采取行动,就必然消耗能量,从而有可能起到麦克斯韦妖消耗能量持续推动某个状态、让薛定谔之猫的状态确定下来的作用。换言之,个体根据自己的偏好展开行动不一定可以将自己的价值观定格;但是个体如果老是不根据自己某一瞬间的偏好采取行动,就永远没有机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定格。用奥派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个体若不根据偏好采取行动,永远没有获取相应商品和服务的机会!

也许奥派经济学确实是“微观”经济学吧,《第一本经济学》在偏好的限定上又加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序列与不可加总。一个人的偏好可以大致按照某个序列予以排列,但要非常小心,因为这种排序本身就隐含了效用的概念,而基础经济学非常忌讳效用这个容易走向量化与数学模型的词,然而,偏好大致还是可以排序的。关键性的一点是:偏好不能加总,不能机械而简单地加总然后平均化,这就厘清了奥派与凯恩斯学派之间的界限。

第4课《鲁滨孙·克鲁索》非常经典。它不仅是对前面三章的一个“实例性”演绎,而且带出了一系列经济学术语:稀缺性、收入、储蓄与投资、消费品与生产品、土地、预期、劳动力与资本品、边际效用......但我称之为经典,不在于作者一石二鸟的写作策略,而在于其将经济学原理阐述过程搭建在了一个共识之上:《鲁滨逊漂流记》为世界名著,由此凝聚的共识非常之强大;作者巧妙地利用了这种意象化共识,一下子就把容易干枯的经济学给盘活了。同时,这也强烈地暗示了一点:奥派经济学有很强烈的叙事性。

以上为本书第一部分,也是最为基础而重要的部分,接下来作者展示出了他在写作方面极为强悍的裁剪功夫。这一点,不用去看具体内容,只要看看其篇幅安排就可以明白了。第二部分《市场经济》从61页到186页,占据全书逾三分之一篇幅;第三部分《计划经济》从187页到212页,不到30页、不足全书十分之一篇幅;第四部分《干预主义:混合经济》从213页到322页,篇幅比“计划经济”部分明显多,但不到“市场经济”部分的一半篇幅。由此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作者在经济学方面的偏好是什么了;假设我们可以深入作者内心深处,也许他对计划经济根本就是不屑一顾,只是为了论述的需要才拿出来对比一下而已。而现在,多少人还奉计划经济为宝啊!难怪奥派经济学不能成为主流了。此处,由于容易涉及敏感词、引起本人血压波动不利于本人身体方面的“维稳”工作,略去10000字罢!

本书看到最后,个人以为其实只剩那么几页,或者说,只要深刻掌握第11课《供给与需求》,能熟练运用供给与需求曲线,针对具体动态展开具体分析得出符合奥派经济学原理的观点,也就差不多可以说,已经掌握本书精要。第11课从129页到149页,共20页,字数不多,内容也不是很深奥;但把供给、需求曲线与实际状况一互动,其所迸发出来的经济学威力,堪称巨大也;然而正如《在自己祖先的土地上流浪》一文所引许巍《故乡》所言,“这是什么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凉/那无尽的过程/如此漫长”,这20页,有些人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读懂、才可以跨过去啊!那无尽而荒凉的进程,是否又要花去几代人的心血呢?

天知道。Tokon,OMG!

陶庐/2018年9月25日/JMAY6202

你可能感兴趣的:(008/666|陶庐|经济学随笔005|《第一本经济学》读书笔记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