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牌

读书&打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走,打牌去”,刚吃过晚饭,某人就冲我喊了。

打牌,不是麻将牌。虽说多少文人雅士迷恋其中(当然我不是文人),但我却对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抵触,甚至是厌恶。听着那稀里哗啦的搓麻声,直觉“声声刺耳”。

我说的打牌,乃54张的扑克纸牌。好多年前,某人带我和另两个同伴出外旅游,3个扑克迷,3缺一的局面,我就那样旱鸭子上架,凑数玩起了4人扑克游戏“升级”。那些个晚上,因为我这生手让作为联邦的某人大光其火,训到我扔了扑克,他又会腆了脸来哄我。本是愉快的旅行呢,让小小的扑克牌闹的心烦。

不甘心的我回来后,潜心学习,努力钻研。牌技竟是突飞猛进,直至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哈哈,“青出于蓝胜于蓝”,当年训俺的某人再也不敢小觑。从此,俺也迷上了打牌。

幸得“志同道合”的某人,又幸得两个志趣相投的老乡两口。晚饭后,周末间,沏一壶好茶,切一盘水果,4个人团团围坐,扑克牌“升级”大战就拉开了序幕。“四扣”“地雷”“刮风下雨”吆喝声此起彼伏。好多次几个回合下来,天已近黎明。那时的我才觉天昏地暗,腰疼背酸。

有人说“玩物丧志”,我倒没这样认为。作为一种纯娱乐的消遣,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消磨时间,何乐而不为。

打牌,让我这个做事一贯三分钟热度的人乐此不疲。我以为,这辈子我的闲暇时间都会消耗在打牌上了,谁曾想,不经意中遇到了。

,竟一下激发出了我脑海沉寂了多少年的文学梦。斗胆发过几篇文章,竟然有人点赞打赏。甚至有篇文章被编辑推至首页,并有了“粉丝”三十多。我的写作热情由此点燃。但看别人的文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才知自己的肤浅。脑子里没东西呢,这样,读书,就成了继续写作不二的选择。

说到读书,那其实是我青少年时期最痴迷的事。7.8岁时跟妈妈去县里开会,妈妈带我去图书馆,那些琳琅满目的图书让我大开眼界,一周的时间,我就每天趴那里一动不动的看书。书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我也就此迷上了读书。

《欧阳海之歌》《雷锋的故事》《敌后武功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旗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烈火金刚》……那些小说,成了我初高中阶段的精神食粮、快乐源泉。上课时,眼睛盯着黑板,脑子里却是天马行空。有时实在忍不住就会冒着被捉现行,被罚站,被没收书的风险,拿出来看两眼又赶紧的放回去。

就这样的学习状况,高中毕业去了技校。技校那个大大的图书馆让我欣喜若狂。自然,我成了那里的常客。毕业后同学见面这样形容当年的我:手捧小说,顺着墙根,旁若无人。

工作后又很快结婚生子,每天被繁重的家务事拖累,不知怎么我竟然一下子没了读书的兴趣。直至遇到。

我要读书。翻了翻书橱里那些崭新的莫言全集,矛盾文学奖全集。找不到要读的欲望。“散文好像适合我”,这是我里发布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我当时的心情。开上车去了久违的新华书店,买回了汪曾祺、林清玄的两本散文集。

晚上,刚想静下心看看新买的书,某人就在喊……

呵呵,据说梁启超老先生对麻将玩到烂熟,读书、写作融会贯通,所谓“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可我达不到这样的境界。

“读书时想着打牌,打牌时想着读书”,毕竟时间有限,究竟是读书还是打牌?是打牌还是读书?这还真是个问题!

读书&打牌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打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