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阅读反思

朱永新老师曾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阅读过的书籍,就像食物中的营养,滋养着一个人的心灵。学习了水心老师的阅读史,真的自惭形秽。读水心老师的阅读史,丰富而有厚度,敬畏之心油然升起。读自己的阅读史,单调而又浅显,就如白开水般淡然无味。

尽管明知不足,有很多缺点,但还得咬牙做一次总评,不仅是完成本次作业,也相当于为以后的阅读之路找到方向。

纵观自己的阅读历程,阅读的书籍分为四类,一是师范时代的文学名著,读了一些,但都是粗略阅读,小学时没有更多的阅读书籍,只有一本作文书,就点亮了阅读的星星之火。初中时光学习紧张,就没有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阅读的浪漫期属于空白的,因为没有经过充足的浪漫期,书籍中的营养几乎就没有滋养到生命和心灵。二是初为人师的教育理论书籍,算是教育类书籍的浪漫期,通过对教育类书籍的阅读,也算是一种补课,提升了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三是初为人父的家庭教育书籍,学习如何做父母,不断践行书中的内容,改变家庭教育理念,成为一个不断学习的父亲。四是工作变换后的教育管理类书籍,由最初的教师素养类的书籍和教学类书籍,到学校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和校长专业成长类书籍,对教育类书籍的阅读到了综合期,开始思考教育的本质,如何将好的教育推广到学校,让学校师生受益。

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类别的阅读,但是终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根本书籍,也没有找到最佳的阅读方式,以知性阅读构建属于自己的阅读世界。

一直感觉自己喜欢阅读,但是又没有形成质变,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属于热爱阅读的“读书人”。这就是原地踏步的原因,没有看到进步和改变。不过好的一点,就是从小学时代的一本作文书,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后,阅读就成了一种习惯和爱好,不管是上师范,还是走上工作岗位,抑或有了孩子之后,阅读都没有被丢弃,虽然没能找到有效的读书方法,和影响自己的根本书籍,但是阅读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成长。

加入新网师,才找到了成长的共同体,和尺码相同的人一起进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才明白了什么叫根本书籍、什么是知性阅读,也才真正开启了阅读的正确姿势。错过的青春岁月,已经很难追回,当下最为重要就是珍惜时间,恶补以前落下的账。有一句话说的很对,童年时期欠下的阅读账,终究是要还的。这句话就在自己身上得到了验证。

“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一个人只有确定了要去的方向,才会行动坚定,朝着目标不放弃、不气馁。广泛阅读是极好的,但是要读的好书却读不完,只能集中精力读最需要读的书。选好根本性书籍,在专业阅读中,期待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阅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