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非常的深刻,以我的人生阅历还写不出什么让人有收获的读后感,本文就针对其中的一个小章节聊聊我的体会。
《原则》-工作原则-打造良好的文化-做决策时要从观点的可信度出发,这是章节路劲,我要聊的就是做决策时要从观点的可信度出发。落到我自身的场景就是如何判断哪些观点更可信哪怕与自己的观点相左。
我先把这个章节按原文小标题给它搬个家:
5.1采用创意择优,需要你了解每个人观点的长处
a如果你无法完成某件事,就不要想着指导别人该如何完成。
b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通常不是什么好点子。
5.2关注可信度最高、与你观点不一致的人,尽量理解其推理过程
a要分析人们的可信度,以评价其观点正确的可能性。
b较可信的观点很可能出自以下两种人:(1)至少曾经三次成功解决过相关问题;(2)对所得结论的因果关系分析很有道理。
c若某人并无经验,但其所讲道理似乎符合逻辑且可经受压力测试,则一定要试一试。
d要更关注发言人的推理过程,而非其结论。
e没经验的人不乏好点子,有时远远胜过有经验的人。
f每个人都应该在表达观点是信心满满。
5.3考虑好你要扮演老师、学生、同事中的哪个角色……
a你应该去说教、提问还是辩论。
b学生理解老师比老师理解学生更重要,尽管二者都重要。
c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责任尽力了解重要的事情,还必须保持谦逊和非常开放的心态。
5.4要了解人们提出意见的过程和逻辑
a无论你向谁提问,对方一般都会提供“答案”,所以要仔细考虑要向谁提问。
b让每个人都可肆意评论其他人的观点,此举低效且浪费时间。
c提防以“我以为”为开头的发言。
d系统梳理员工的工作记录,评估其发言的可信度。
5.5处理分歧务必高效
a知道适时终结辩论,推动就下一步措施形成共识。
b可信度加权可以作为工具,但不能取代责任人的决策。
c知道你自己没有时间全面检视每个人的想法,则要明智选取具有可信度的观点。
d若有你负责做决策,要把可信度加权后得出的结论和你自己的想法作比较。
5.6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去设法了解重要的事情
a沟通是为了获得最佳回应,故应与最相关的人沟通。
b以教育或促进共识为目的的沟通,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最佳答案,故应让更多的人参与。
c要认识到你没有必要凡事都做出判断。
5.7要关注决策机制是否公允,而非是否如你所愿
家就搬完了,单独看这部分内容可能会不知所云的感觉,回到刚才说的,这是达利欧的工作原则中关于打造良好文化里针对做决策时应该遵循的部分原则,这个边界很重要,它跟我们平常生活中的场景肯定有区别,那有区别是不是就没有适用之地可取之处了呢?显然这些原则的普适范围非常广。
简单说下我的那个场景,就是我跟我的小伙伴定期的一个读书学习聊天讨论聚会,我们的聚会没法做到有一个稳定的输出,至于原因,在我的判断里有表达观点信心不足(看看5.2f)、表达能力欠缺、肚子里墨水不足、互相之间甚至自己对于观点的可信度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5.1 5.2ab)、在讨论时没法根据自身对话题的了解做到老师学生同事的角色切换 甚至于不论任何话题都以同事的身份发言(5.3)、逻辑不够(5.4)、把个人观点被否定与个人被否定混淆、没有把个人部分被否定与个人全面被否定做区别、积极性能动性不足、时时刻刻照顾他人自尊或时时刻刻需要他人照顾自己自尊、注意力不集中人到心不到、回避冲突、(5.2)、回避问题、缺乏耐心……
读书学习聊天讨论会,就单看这串词,它肯定包含着学习、互相学习、观点冲突、逻辑、沟通、辩论、透明、求真……对照上面的原因,在一个需要观点碰撞的场景竟然害怕冲突回避碰撞,在一个需要求真的场景里整天想着自己和他人的自尊(还常常是莫名其妙的自尊)、回避问题,怎么可能得到真相。
当然了,这是一个进化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是我们需要把根本性的问题先找出来解决,它才更容易存活,从根本性的问题到树干再到枝干最后枝叶 ,一步步从存活到发展到优秀到卓越。
回到这个场景里一个常见的决策:某个与我认知相左的观点我应该如何对待它?①看看抛出这个观点的人是否有多次相关的成功经验,相关程度越高越好,次数越多越好,②看看逻辑推导过程,如果非常合理且能够经受各方的压力测试那么选择相信,但是我们常常发现一个现象,一个人认同某道理,然后根据这个道理得出的结论与自己原来的结论不同,他却不会对原来的结论产生怀疑,他会从心里排斥新结论,他会把新结论与自己的自尊受伤害、自己被否定做等同,显然最简单的最应该做的是把两个结论的推导过程做个检查对比,而不是认为新结论冒犯了自己。
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停留在似是而非,大部分人并没有探究真相的勇气,为什么大部分人不具备这个勇气呢?在我看来,直面生活更多的时候是直面自己,直面自己的缺点直面自己的不足,我们常常害怕自己的缺点被人看到,害怕自己的能力被否定,只有勇气才能让你直面自己,谦虚、透明、求真才能找到解决方案让自己变的更强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