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花季生命被“抑郁症”吞噬——中国青少年自杀现状

  4月26日凌晨3时,安徽一名初中女生从宿舍楼坠下死亡。该女生自行爬上护墙,背朝外坐在护墙上后仰坠楼,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深入调查发现,这名女生在与同学在交流中流露出悲观情绪,并在日记中说感觉自己患有抑郁症,还按照开学日期为自己的生命作了“倒计时”。


自杀青少年人数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来自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地区约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有15.23%的中小学生曾认真考虑过;并有5.85%的中小学生认真计划过;更有1.71%的中小学生尝试过(未遂)。在这冰冷的数据面前,估计很多家长都会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孩子大都是已经有了心理问题,但是自己并没有觉察,更不懂如何去寻求帮助。如果家人和老师仅仅把它当作是一般的成长困扰,不能及时介入和关怀,那么当惨剧发生时,真的是为时已晚。


又一花季生命被“抑郁症”吞噬——中国青少年自杀现状_第1张图片

青春期孩子的自杀率最高

      在青少年自杀者的年龄占比排序中,排在第一位的是12岁的孩子,占比40.3%;排在第二位的是14岁的孩子,占比22.7%;11岁和13岁的孩子,占比13.6%。青春期孩子的自杀率在青少年中最高,11-14岁合计占比76.6%。

      这不难理解,青春期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在生理上,身体发育已经趋向成熟;在心理上,开始寻求尊重和认同;但思想上并不成熟,抵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也不足,加上外界给他们贴上的“叛逆”标签,很容易让孩子走上抑郁。


又一花季生命被“抑郁症”吞噬——中国青少年自杀现状_第2张图片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自杀

在青少年自杀者的性别占比排序中,女生的自杀率(72.7%)也要远远高于男生(23.7%)。相对来说,女生情感更加细腻和丰富,而我们的文化氛围却不鼓励女性拥有张扬的个性,所以更加压抑。

不难发现,其实很多选择自杀的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中国的父母总是教育女生做一个“大家闺秀”,对行为举止有着过多的规范和约束,势必更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扭曲和压抑。


现在的孩子输不起,心理承受力差

      十多年前那场“赏识教育”的风波,让无数国人跟风效仿。孩子不能打骂、不能惩罚,只能表扬和夸奖,导致孩子听不得一丁点的批评,不容许自己有一丁点的失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轮番溺爱,剥夺父母教育孩子受挫的机会;中国父母对老师的歇斯底里,剥夺老师批评孩子的权力……

      很多父母舍不得孩子受苦,一直张开自己的臂弯为孩子遮风挡雨。但是孩子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用自己的双脚走自己的路。我们不可能砍掉孩子一生的荆棘,但我们能给孩子的,是哪怕披荆斩棘也要勇往直前的能力! #安徽初中女生坠亡通报#

又一花季生命被“抑郁症”吞噬——中国青少年自杀现状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一花季生命被“抑郁症”吞噬——中国青少年自杀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