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引入看板方法

目前介绍精益和看板方法的书和资料已经有很多了,不管从理论到实践都已经非常完整,并且形成了比较普遍的认知:看板是敏捷体系中比较有效的管理软件开发流程的一种技术。本文重点不是继续重复前面的优秀观点,而是和大家聊聊,如何在选择看板形式和快速使用看板上的问题和自己的观点。


如何快速引入看板方法_第1张图片
咱也使用个看板啊

第一个问题,用物理看板还是电子看板

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至今每个月都有人会跟我询问一下。我的观点是能用物理的别用电子的。

你可能有一万个理由来说电子的有多好,物理的有多不方便,不能帮助你解决各种问题。但是我只有一个理由建议你用物理的,那就是大家自己动手面对面的交流。


哪都可以玩看板

在使用看板的各种团队中,我遇到感觉最差的就是早会上使用电子看板,一群人围着一个屏幕,等着操作员更新,jira反应很慢,大家都等着jira更新好,再讨论下一条内容。为什么不大家面对面一起动手来呢。边移动实体的纸条,边和大家分享或讨论。

如何快速引入看板方法_第2张图片
jira的美丽看板

LeSS(大规模Scrum)框架的创始人Bas Vodde,在他的大规模敏捷LeSS培训CLP认证课上,也极力反对使用jira看板,描述的主要场景和我说的这个很像,一群人等着一个人更新jira看板任务,尤其是在团队开会的时候。项目交流都会围着jira展开,而不是围绕着团队展开。

同时物理看板有个无与伦比的优势,就是随便画两笔已经可以开始了,你和团队随时可以修改看板的设计,增加自己的想法,和团队一起尝试不断完善和改进,这种参与感是电子工具很难达到的,毕竟纸和笔是最高效的工具。

第二个问题,如何快速开始使用

很多团队、公司和客户都会问我们适合用看板么,看看需要提前准备什么,是不是得先干什么,再怎样,如此以来,看板的使用变成了一个专业复杂的问题。

可能涉及到你要先学习,再分析, 再讨论,最终制定出一个周密的步骤,最后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后,才能开始实施。
如果你也是这个思路,那距离你真的用上看板还不知道需要花多久时间。

有一个朋友的例子,他从3年前就开始和我讨论看板,以及看板相关的问题,考虑如何用看板,大家是否能接受,看板到底放在哪里,挂看板的地方是不是不够大,看板如何设计才是最好的,而且最终还参加了看板培训,历时一年多之后,突然有一天给我打电话,非常高兴的跟我说“他的团队开始使用看板了效果还不错,实际使用起来也没那么复杂。”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例子,但很多团队也确实和这个过程很像,从想到做推了好几个月,才真的开始准备使用。请注意,这是准备使用,还是没开始。
所以从敏捷的角度来看,有没有更好的路径呢,让更多的团队使用看板。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其实你可能就需要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开始了。

如何快速引入看板方法_第3张图片
极简版

这就是一个看板,有心人可能会说了,你这不是看板,你是Scrumban的简化版等等。让讨论的人继续讨论,我们还是先用起来吧。这时只是把我们关心的任务或问题记录在上面,达到可视化的目的。是不是很简单,你先用用看。用的过程中,你又有新的问题了:

  • 任务信息不清楚?(你要规范任务条的格式?)
  • 任务堆积不好管理?(你要想办法管理排队?)
  • 流程太长,分不清任务阶段?(你要把看板流程重新设计?)
  • 任务并行?(你要做在制品限制?加团队头像?)
  • 临时任务怎么办?(你要加快车道的规则?)
  • 如何关注项目进展趋势?(你要画累积流图?)
  • 多团队怎么办?(你要做更多看板如何设计?)

如此等等问题。。。
抱歉我不能回答你,最好的学习不就是自己解决问题么?
但在这之前你先要用起来,并相信有好的办法,能帮助你做的更好,毕竟看板的背后隐藏着《精益思想》这个金字招牌。
有一次在北京的时候,我问过台湾的资深顾问李智桦老师一个问题,当时他给了我一个建议,“先把看板做好,这已经能解决你大部分的问题了”。当时我没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慢慢体会到,这就好像你用一件兵器,当你精通到知道兵器的劣势和不足的时候,你自然能游刃有余,克敌制胜。但是前提是你对手上的兵器已经驾轻就熟,而不是一知半解,只是找人不停的问,不自己去使用和熟练,不去学习和实践更多。所以先把看板用起来,再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如何快速引入看板方法_第4张图片
进阶版 from 何勉老师

所以还没开始的小伙伴,先玩起来吧。
希望对大家引入看板有所帮助。

最后推荐大家几本看板方面的书籍。可以深入学习:

  • 《看板方法:科技企业渐进变革成功之道》 作者:David J. Anderson
  • 《看板实战》作者: 马库斯·哈马伯格 / 乔吉姆·森顿
  • 《精益开发与看板方法》 作者:李智桦
  • 《精益产品开发:原则、方法与实施》 作者:何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快速引入看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