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只为寻找共鸣,只会变成情绪垃圾场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生气的时候,男朋友为什么不哄我,还要跟我讲道理?”答案五花八门,但基本围绕着一个主题“女人生气时怎么总要哄,哄能解决问题吗,男朋友分析问题才是让你下次避坑的最优解啊。”

题主很生气,她本来是想发到知乎上,让大家一起教育男朋友的,可是没想到大家都纷纷变成男友的队友,回头来让她承认错误,委屈巴巴。

不过呢,如果换个地方提问,也许结果会截然不同。比如豆瓣。

众所周知,知乎用户以男性为主,而豆瓣以女性用户为主。所以,很明显,知乎对男性非常友好,开口闭口兄弟们好,豆瓣呢,来了就是好姐妹。所以,在知乎提问的问题,答案基本偏向男性;在豆瓣呢,大部分站在女性立场。没办法,人肯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的嘛,换位思考很难的。

其实现实中同样如此,在聚集人群中,哪一类人最多,获得的话语权自然最大,因此,在发生利益纷争时,话语权最大的人拿到的利益最多。在互联网上就表现为,谁的流量大,他/她的发声就会被更多人看到,由此吸引更多人赞同他/她的发言,转发或者搬运甚至以他们的回答态度为主题,继续发表新的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话语权大、呼声大、支持舆论多,就能解决问题吗?漩涡中心的问题发出者扮演着什么角色?酿造风暴的网友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回到问题的最初,这位女性在知乎提问“生气的时候,男朋友为什么不哄我,还要跟我讲道理?”,问题之下掩盖着她的真实想法:“我已经很生气了,可是男朋友不知道哄我,还要跟我讲道理,大家快来帮我教育他”。无论提问的结果如何,这是初衷。

至于提问,结果有两种。一种是:知友的回答满足她的心愿,甚至讲出自己曾经不哄女朋友而分手的过去,最后帮她一起“讨伐”不会哄女友的男友;而另一种就是现实发生的:大家纷纷批评她不懂事、幼稚,把男友当情绪垃圾桶,向男友情绪勒索。

在结果一中,提问者得到了情感共鸣,开始和知友热烈讨论不懂女人心的直男多么可怕。可是,现实中的男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更别提认识到自己不会哄女友的“错误”了。

在结果二中,答题区的兄弟们抱团取暖,纷纷回忆起自己不懂事的女友,并且得出女人真难哄的结论。至于题主的问题,早被他们抛之脑后,大家在这样的回忆中恍然发现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悲惨的经历。

所以,不得不承认的是,大部分事件搬到网络上去之后,引发网友讨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网友通过事件所进行的自我投射。“某人求职时遭遇年龄歧视”,网友看到的是“什么?难道我还没到退休年龄就要失业”;“某人生了孩子后丈夫反悔孩子随母姓”,网友看到的是“我和男友约好以后生小孩随我姓,是不是他以后也会反悔”……最后在网络上为事件主人公发声的人,不只是为问题的主人公而发声啊,而是为自己,或者为假想中的自己而发生,每个人假想的自己不同,所以舆论方向也不同,谁的发声能获得更多人的共鸣,就会吸引更多人为这个方向的舆论而发生,理性、冷静的分析终究打不过狂热、喧嚣的情绪发泄,最终导致大部分舆论事件,变成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舆论争吵,在每一场舆论事件中,争吵不休,最终徒留一地碎片,至于问题的中心,不知所措的站在角落,因为从风暴卷起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失去控制风暴的能力了。慢一点,拨开云雾,看看事件的本质,再看看自己的心,就知道有没有必要着急上火、气急败坏地带话题、加标签、在社交平台发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网只为寻找共鸣,只会变成情绪垃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