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实验

上一(每)次搬家,给我最大感受就是:东西实在太多了!

大部分的时间和力气,都花费在了整理非常用物上,让我觉得有些不值,甚至一丝懊恼。

于是我从衣物入手,和自己玩了一个游戏:挑战衣物0增加。

这个游戏玩了一个半月左右时间(2020年7月底到9月中,后来因为要去旅行,不得不买东西啦)。在这段时间内,没有购买任何新的衣服、饰品、鞋帽、包包、有的没的玩意儿。

整个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让我逐渐聚焦自我及真实需求,收获颇多。

在这里,分享一下感受最深的三个点,未必是什么新的观点,也未必适合所有人,博可人儿们一笑:

和你的衣物交朋友

曾经我和衣物的关系及对应后果:

1. 买的时候款式随机,看上某个细节可能就买了;(难以整体搭配、鲜少有合适的场合)

2. 永远觉得自己少一件衣服,同时有的衣服从未穿出去过; (造成空间的堆积)

3. 有时因一时兴起而买,材质并不满意。 (穿着频率低、造成空间的堆积)


我和衣物的关系的变化:

1. 认真相处。在0新增衣物期间,正值夏季,第一次认认真真和已有的夏季衣物相处。开始感受它们穿在身上的感觉,以及替我呈现出的样子。


2  感受内与外的统一与不统一。期间,我实际上只会在某几身衣物里做反复选择。这说明,其余的基本上不再适合当下的自己。

3  断舍离。未来不会再穿的、不适合当下自己的、百搭且适合当下自己的、身材考量……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断舍离。让空间充满着“喜欢”、“适合”、“中高频”等之类的描述。

选择彼此合适有默契的爱人,可能比较曲折。相比筛选彼此合适的衣物,可容易多了。why not try?


2 模块化管理

很多年前看到过一个综艺,有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

某个女明星的行李箱里,是打印出的纸质服装搭配手册和对应的一包包分装的衣服。当时颇为震惊:这么机械化的吗?穿衣都要被控制?当然后来理解了,这是职业的需要,人设的需要,也可能是赞助品牌的要求,女星有时候只是一个展示工具。

说远了。在衣物0增加的日子里,突然想起这个画面,颇有启发。

模块化,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方法。把我们的生活分为不同的场景,每个场景对应不同种类的衣物。这样按场景分模块,就可以轻松管理自己的衣物了。什么模块该大(对应种类的衣物就多一些),什么该小,都是由我们真实的生活需要所决定。

但是我们不立人设,只立我们自己。

附:

女明星的案例,其实最要表达的是穿衣模板的便捷性:

缩小选择范围,或许是最好的选择。Less is more。

3 拒绝无效断舍离

那么,什么可能是无效断舍离呢?

所有东西,从一个地方放到另外一个地方……

新增一个收纳箱,把本来应该断的东西统统放进去……

烦恼和拥挤可一点也没减少呀,只是转移了。

这就像,deadline要到了,该做的事情还没开动。dead要到了还在line上玩游戏,试图转移焦虑。这恐怕是成年人最爱玩的自个儿耍自个儿的游戏了。

当然,一开始断舍离比较困难,毕竟是从放纵到秩序的逆熵过程。但做到后感受到的自由,也是前所未有的。

说到底,断舍离的核心是了解自己和自己的需求,适当建立秩序感,不依赖于外物,让外物为我们服务,让外物帮助我们外显自己,而不是成为一堆衣物的奴仆。

你可能感兴趣的:(断舍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