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戎马 权于晚清 晚节不保

——读《李鸿章传》小记

前段时间郁闷,友人推荐读《曾文正》,读罢不饱,买来《李鸿章传》继续解馋。

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从李鸿章初出茅庐组建淮军到纵横捭阖平复捻军,继而筹建洋务名扬于世,再到甲午海战…40年李鸿章生涯就是晚清40年之历史。一个人牵动一个国家,一个人缩影一个时代。“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李鸿章,人杰也。

脾斯麦和李鸿章的对话,放到今天亦有镜像之意。亦当自省。晚清历史之复杂,汉人举步维艰。李鸿章被怀疑被猜忌,所谓的“重用”,其实也是清政府在非他不能解决问题时才会用他。这与当年曾文正所遇如出一辙,且世代背景更甚恶劣。书生不可当国,李鸿章也有自己不得已之苦衷。初试即为翰林,却一生无法担任科举主考,连改卷亦不得。乃为心中之憾事,至死未果。

与友人说当时之豪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湘君切切实实地牛气,是当时汉人二品以上大员的“黄埔军校”。李鸿章的淮军与北洋系统也是大员频出,左宗棠一生的功劳最大就是收复新疆,拓展祖国疆域;同时代的李鸿章则大量“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被骂成秦桧一样的“卖国贼”,骂声一片。大家都忘了刘铭传收复台湾,是李鸿章的关系。横渠四句,李鸿章只做到了1.4两条,甚至有些牵强的做到。但是当时当事,又有几人能为。

李鸿章死前1小时,俄国还在将不平等条约送到塌前逼着李鸿章签。李鸿章当然拒绝,可是彼此不信任,让李死后局面更加严峻。

李鸿章的谥号是“文忠”,历史上有此谥号的还有唐朝的裴度颜真卿,宋代欧阳修苏轼,明代张居正,清代林则徐索尼胡林翼傅恒荣禄骆秉章……都是一代豪杰,影响深远

李鸿章亦然,梁启超的书语虽然已经写定。但当时之文字现在读来已觉受限于当时当事。相信百年之后,李鸿章一定会有新的视角与评价。

书封面

一个老人家,拳拳之心,人人诛之。

总论



李鸿章奏疏


后记:读完两套书,深服文正文忠之为人、之辛苦、之艰难,亦深惭自己之渺小,往往一点不能坚持不能忍让。先贤,敬仰。


这书买来已有一个月,这几天得闲才读。读完更不舒服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半生戎马 权于晚清 晚节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