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使用手册》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吴清忠老师的《人体使用手册》,不仅让我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疾病,而且也让我认识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中医治人都讲究因人而异,从整个人体系统来观察分析,一个人形成病症的深层原因,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只是用来形容医疗技术很差的医生)。

      吴清忠老师原本是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从事机器人研究的(他还有其他多重身份),因身体不好,转而对中医感兴趣,并开始深入研究,看中国的古典医书,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发现,帮助了很多读者和患者。因他是研究机器人的,所以他发现人体就和计算机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计算机需要电压以维持其基本运行,而人体也需要靠血气来生存,他认为人体的设计一定会比计算机更科学。

      中医和西医的差异

      西医从解剖学来研究人体,解剖的都是死人,把各个器官分成独立个体来看,但死人身上并不能观察到血气能量和情绪变化,而中医研究的是活人,通过望、闻、问、切来观察人,治病会从身心灵入手,给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案,通过阴阳虚实的调和,使人体逐步达到某种比较平衡的状态,让身体自我修复能力得以提升。在我看来,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最终都应对患者服务。

    中医理解的“病”与“症”

    书中介绍了许多应对各种疾病的调养方式,也从中医的角度分析真正的病因,绝大多数的病都跟人体的气血水平有很大关系,中医大多治病不治症,比如受凉感冒打喷嚏,真正的病是寒气,打喷嚏和流鼻水只是症状而已,治疗自然以祛除寒气为主。中医根据症状除了从外来和内发来分析,还会根据血气强弱来辩证看待症状,比如寒气入侵身体引发的感冒,人体会因个人的身体状况而有不同的反应和结果。又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那些血气很强的人,经络畅通,寒气入侵时,立刻透过打几个喷嚏,就把寒气排出去了。

  第二类是血气不太强也不太弱的人,当寒气入侵时,经络不甚通畅,如果这个人肠胃通畅,就会透过肠子把寒气排出去,形成了水泻,这种拉肚子和肠胃疾病的拉肚子不一样,开始时只觉得腹部隐隐作痛,拉个一两次就结束,而且拉完立刻感到很轻松。有些人肠子里堆了太多的脏东西,寒气不能顺利排出,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水等各种感冒的症状。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类。这类人在感冒过后,如果寒气最终被驱除出去,就不在身体留下任何后遗症。如果中途利用药物将症状缓解,阻止了身体排泄寒气的工作,症状消失了,但是寒气却长留体内,就会形成肺里的实症。

  第三类是身体血气很弱的人,当寒气或外邪入侵时,身体根本没有能力将寒气排出体外,寒气长驱直入,因此也没有症状,这是他没能力感冒。

      简单的日常保养

      正所谓“大道至简”, 吴老师他们从中医医理,及自己长久的经验中整理出了一套简单的调养血气的“一式三招”日常保养方式:

   敲胆经

   早睡早起

   按摩心包经

    这个一式三招是需要努力去做的功课,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观念:

      不生气

  保持肠胃清洁

  他认为,这一式三招和两个观念,并不是很复杂的功法,每天所花的时间不到二十分钟,比较困难的是第二项早睡早起,其实多数人只是不明白睡眠的重要性而已,只要了解了,就能逐渐调整。再依照这“一式三招”,自己很快就能发现身体的变化。

敲胆经

每天在大腿外侧的四个穴位点(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敲打,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也就是左右各两百下。由于大腿的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须用点力,要感觉力度能透进去,而且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敲胆经的目的主要在于刺激胆经,强迫胆汁的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

早睡早起

前一节敲胆经的功课使人体可以生产足够的造血材料,这一节正确的睡眠则提供人体足够的造血时间,两者都全,人体的造血机能就能够正常工作,血液总量就会逐渐增加,气血能量也就逐渐提高了。

人体造血的最佳时段,是从下午天黑后到午夜一点四十分,而且人体必须达到深度睡眠的状态。因此,建议每周至少保持午夜12点以前累计有八个小时睡眠。

按摩心包经

在心包经的穴位进行按摩,找到了穴位,稍用力压就会感到明显的痛感就对了。每天在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除了心包经之外,应再按摩任脉的膻中穴(两乳之间)和膀胱经的昆仑穴(外侧脚踝后方腱前凹陷处),其中昆仑穴的按摩应在按摩心包经之前实施,这样比较容易将心包积液排出。

>> 膻中穴

位置:腹中线与两乳头连接之交点,女性取第四肋间隙之中间取穴。

作用:心情郁闷,胸中有闷气无法发泄,本穴具宁心神,开胸除闷,降气平胃等作用,此外,对呼吸系统及神经衰弱具特殊效果。

刺激方式:用大拇指指腹以上下方向稍用力揉压,每次约五秒,休息三秒,共约五回,可自己体会斟酌加减时间或次数。

      总之,看完《人体使用手册》,我对各种疾病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也能更加理性地面对疾病。有些疾病出现是为了让你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恢复到更加健康的状态,同时也能更加辩证的看待疾病,有时候出现疾病的症状却不一定是生病,只是身体在修复某一器官,在清理一些垃圾,当然自己水平不够不能准确判断时,还是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体使用手册》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