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契机,让孩子喜欢上了阅读!你也可以找找类似的契机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爸爸读书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学习),比起妈妈,更能激发孩子的思考力,兴趣等各方面的能力。

——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论文

我家女儿是个读书家,相当喜欢阅读。但是在她小时候时其实并不喜欢读书,喜欢上阅读时因为当时有过的一个契机。

我们家对孩子相当严格,从小的规定,电视是1周只能看30分钟(你没有看错,不是1天),游戏禁止。

每周的零花钱会给孩子,但不多,而节日生日礼物基本就是书,漫画禁止,所以家中堆满了她从小爱看的书籍。

或许是我们对孩子的过分严厉,现在和孩子谈起这事,孩子总会说“当时的我们很难相处”。

那么女儿是怎么会喜欢上阅读的呢?


她是这么说的。

小学3年级的时候,一天,平日的同学朋友没有上家里来玩,空着也是空着,这时她对我说:“没有学习,我上图书馆去了”(社区图书馆就在离家50米处,浦东图书馆也只离家3公里)。

总是严厉的我“很好啊”地攒了一句,随后给了女儿50元钱。

在我们家,因为孩子每年收到的压岁钱(相当数量)都会被没收(其实是帮她开了个银行户头),所以当我给她50元钱的时候,女儿吓了一跳。

基本不会夸她的我,给了她很好的赞扬和奖励,也让女儿非常开心。

那时的女儿的小心思,“读书可以有50元钱拿啊”,对本来并不感冒的阅读一点点读起来,等到她自己发觉时,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也获得了阅读的快乐。

很单纯的孩子想法,但是就是因为是孩子的直率才会产生这样的好结果。

我,当然已经记不得这些事了,但是孩子的话确实给到了我一些启示。


父母肯定希望孩子多多读书,但是要让孩子自己感觉到阅读的乐趣前,一定是离不开父母的强力支持的。

父母要尽可能创造一切机会来帮助诱导孩子对读书产生兴趣。

比如,运用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B·希尔蒂尼提出的“希尔蒂尼诱导6法则”—1)回报性:根据孩子的希望,找到相互接受的妥协点;2)一贯性:让孩子自己决定时间内容,然后持续下去的约束;3)社会的证明:用除了自己以外的谁的评价,如同学们都在做的,世上大流星的等等,作为物事的判断基准;4)好意:委托亲密友好的谁来说动孩子;5)权威:比起孩子在立场上高等级的任务,如孩子尊敬、喜欢的老师、同学、祖父母等,对孩子提出希望;6)稀少性:制造贵重感,如限定xx,剩下10道题,只要在阅读5页等等。

这点非常重要。

只要孩子发觉“原来读书也可以有好事也可以这么快乐”,那么孩子就能自发地喜欢上读书。

而这不仅是对父母,对孩子自身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另。

明天我将具体来谈谈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的各种方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契机,让孩子喜欢上了阅读!你也可以找找类似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