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情绪讲道理 —— 心理学建设方法之情绪管理

            情绪,大家都有,喜怒哀乐悲等,每个人天生就有。大家都想控制情绪,但是,在过度激动(生气,悲伤,快乐……)时想控制好,却非常地不容易做到。这里有两个故事,一个真实,一个虚构。有人曾因某个不检行为,把世界首富告上法院,他的律师本身可以打赢官司的,却因为在法庭上过度兴奋,出乎意料地打输了。有只小鸟在冬天冻僵了,摔倒在地上,有头牛粪便把它盖住了,使它醒了。小鸟高兴地唱起歌来,不料却因此被猫发现,给吃了。这都是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一定要控制好情绪。

       比如,我们在受气的时候打人,要先问问自己,打人可以解决什么?在伤心时想哭,要先问问自己,哭能解决什么?在气愤时想骂人,想想骂得再凶,问题也解决不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会变得怎样?……因此,只有学会控制好我们自己的情绪,我们才会成为有修养、受人敬重的人,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

            那么,什么是情绪管理?怎么样才能进行有效地情绪管理呢?

           首先,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要知道,情绪是非理智的。每个人都有情绪脑和理智脑,而且,科学研究表明,情绪脑是理智脑速度的50倍。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试图和情绪讲道理,理智脑的速度永远比不上情绪脑的速度,理智脑永远约束不了情绪脑,就比如乌龟永远比不了兔子奔跑的速度一样。其次,我们要坚信,情绪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情绪需要倾听、需要释放、需要尊重。例如一个婴儿哭的时候,妈妈就要接纳孩子,看看孩子是否恐惧、害怕还是饿了、冷了?生理、心理没有满足的话,情绪也会释放。一句话,不要和情绪讲道理,情绪需要释放。第三,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绪经过人类进化,留下来是有原因的,比如恐惧,遇到就会保持一种警觉的状态,恐惧就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预警。远古时期,人就是因为恐惧的情绪预警作用,才会进化而来的。恐惧是对人的一种自我保护。还有,焦虑,也是好东西,它可以引起你对某事重视,但是焦虑过度就会变成坏东西,破坏人的身体,甚至导致自杀情绪。因为情绪就像一个摆钟,正负面情绪不停地在摆动,这是规律。试想:一个人只有“正面”情绪,那将会出现什么可能,只有一种:精神病院的精神患者;那么一个人只有负面的情绪,也只有一种可能:导致自杀;所以情绪波动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对于别人的任何情绪,你都要表现出理解和接受。比如:孩子不听话(事情)--你会想孩子你怎么这样(自己的信念)--产生愤怒(行为失控)--责骂甚至动手(糟糕的结果)。大家把这个事件发展的程序看下来后就明白了:这是一个单向的情绪行为,思想只放在消除对方的情绪上,误认为只要对方的负面情绪消失,便没问题了。可实际上,这对解决事件里的“问题”是毫无帮助,更要命的是会使你对孩子的教育走向恶性循环的道路,你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显得无力和无奈,所以发展自己的情绪智能,做到情绪自主(我要快乐我就创造快乐,我要悲伤就去感受悲伤)是我们必须努力的。

             讲到这里,我们谈谈传统意义上我们是如何管理情绪的呢?

             一是“交换”:就是对有情绪的人提供一些他追求的价值,让这个人抛开情绪,例如“不要哭了,我给你买……”或者“不要不开心了,我带你去吃……”这份交换,因为没有针对引发情绪的事情做过什么,所以只有短暂的转移效果,过后情绪又会回来,其实,这也是“逃避”的招数而已。二是“惩罚”: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东西,是不应该有的。谁有负面情绪就是他的错,应该受到惩罚,所以对有情绪的人说的话里面充满惩罚的文字,例如:“你老是……!再……就揍你!”或者“跟你说话就生气,我们还是不说了。”身边的人不能沟通,是最常用的惩罚对方的武器之一,使陷入情绪的人更受到隔离和孤独,更难跳出来了。三是“冷漠”:碰到孩子有情绪求助的时候,叫他们“自己搞定”。例如“这些事,别人帮不了的,还是自己冷静去想想吧”,这样的话,使有情绪的人就像堕入了情绪的黑洞一样,感到十分孤单和无力。四是“说教”:也是作为父母在无计可施时最常见的一招,就是对有情绪的人说大量的道理:应该怎样、什么不对……但对事情的解决,或是情绪的舒缓完全没有帮助,他们坚持自己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嘴里说的都是无法反驳的东西,但是就没有提供什么有效可行的办法。有情绪的人面对这些喋喋不休的人,情绪只会变得更差:“你真是烦死人了”孩子在心里就这么喊。

          那么,针对传统应对情绪管理的弊端,现代意义上,如何更好滴管理情绪呢?

           一是要“接受”情绪,不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我们都要完全地接受自己或别人的情绪。例如,你假如注意到你的孩子有情绪,就要完完全全接受这个有这份情绪的孩子。这可以用类似以下的话表达出来:“我看到你有些不开心,愿意跟我谈谈吗?”或者“你的样子糟透了,坐下来告诉我有什么事?”假如你装着没有看到他(她)的情绪,或者否定他的情绪,例如“你又闹情绪了!”、“什么事又发脾气了?”等,你便是在把他推开了。二是要“分享”情绪,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先分享情绪感受、然后才分享事情本身。比如,你的孩子总是先说事情:谁、谁不合理、什么事不如意等,你必须把他的注意力迁移到他的情绪感受上,例如“现在你感觉怎样?”、“原来你受到委屈了。”、“他这样对待你感到愤怒或者悲伤?”当对方回答是愤怒时,你继续问:“愤怒的背后是什么?失望或无力感”;不断的把注意力引向身体感觉或者情绪感受上,待对方说出大约6个这样的词语时,你会发觉对方已经开始平静下来,或者声调降低了、身体动作减少了。现在,你可以问对方引起情绪的事情了。当你明白了是什么一回事,你就可以进入第三步了。第三步是“设范”。这一步,你先找出事情中你可以接受的地方,对之加以语言上的肯定,例如“你觉得他这样做很不合理,难怪你这么生气啦。”“你已经准备了这么长时间,突然取消,你当然失望啦。”一般情况下,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对方看事情的角度并做出肯定,或者干脆肯定对方的情绪(“事情不如意当然生气啦”)肯定的行为会使对方说“是呀”、“对呀”“就是嘛”等的话,这时,在心里对方已经认为你站在他的一边了。接下来,你向对方指出事情中他需要改变的地方,你不可以直接说出对方的不对,或者应该怎样做,因为这样你是把自己重新放在与对方对立的位置,使刚才建立出来的心理效果破坏了。你应该从对方的位置出发指出需要的部分,例如:“可是,你每天都要跟他一起相处,他每天这样不讲理你便每天生气,你会变得很辛苦的呀!”或者“你虽然准备这么久了,可因故取消是你控制不了的,但你可以控制‘怎样才能开心’这件事呀!”有了前面的肯定,你现在这样说,对方当然会容易接受改变了。第四步,就是“策划”。即:对未来行动做些计划,目的是让自己会有更好的表现。你用一句话做这个部分的概念基础:“凡事都有三个解决的办法嘛!”你可说:“想想你怎么做他对你的态度会有不同?”或者“有些什么其他的选择,是你能够在活动取消后还能开心的度过这一天?”引导对方看到其他可能性,对方的负面情绪便不会再出现,同时也会有更积极的表现,重新把事情的控制权掌握在手里了。

         另外,要管理好情绪,还要树立以下几个观点和观念。一是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有的人把自己的抱负定得过高,根本无能力达到,于是终日郁郁不欢。有的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如果把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然就会心情舒畅了。二是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三是要善于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当你勃然大怒时,很多蠢事都会做出来,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自制,把愤怒平息下去。四是偶然也要学会屈服。做事要从大处看,心胸开阔,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事上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五是暂时避开。在遇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些喜欢的事,如运动、看电影等。六是适当找人倾吐烦恼。把所有的不快埋藏心底,只会使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里的烦恼告诉你的挚友、师长,心理咨询师朋友心情就会顿感舒畅。七是为别人做些事。帮助别人不单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还可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八是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心理学家发现,忧虑、精神崩溃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有很多急需处理而未能处理的事情,导致精神压力太大而引起。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就不要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以免弄得心力俱疲。九是对人要表示善意。与人为善,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平静。十是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可干,最重要的是自己会心情舒畅。

               总之,要做好情绪管理,一是要对情绪有正确的认知,了解情绪,正确看待情绪,接受情绪;二是要表达情绪,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一定的途径释放自己的情绪,那怕是不良情绪;三是要培育积极情绪,通过积极情绪的培育,撤销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情绪。让一个人有满意感、骄傲感,比如做志愿者,让自己有心理强大。内心强大方可治愈一切,内心强大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战胜任何困难险阻,因此,要通过做积极的行为,不断给自己充电,逐渐培育自己的积极情绪,培育自己强大的内心,才能坦然地面对发生的一切如意或者不如意。(刘敏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和情绪讲道理 —— 心理学建设方法之情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