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永固陵

冯太后的陵寝永固陵始建于太和五年(481),历时八年而成。太和十四年(490)冯太后葬于此。永固陵位于大同城北方山(今新荣区西寺儿梁山)之巅,群山拱列,御河、万泉河二水夹流,北依长城大漠,南瞰平城全景。

陵园规模宏大,陵墓前有永固堂、斋堂、石阙、思远佛寺及御路等,其东北有孝文帝拓跋宏的虚宫“万年堂”,使得永固陵成为一处将墓地与佛寺相结合的古代皇家陵园建筑群。永固陵墓造于山顶玄武岩上,封土堆呈圆形,墓底为方形。墓室坐北朝南,建于封土堆中心,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组成。甬道前后置有两道大型石门。整个墓室形制规整,规模宏大,在北魏帝后陵墓中规模最大,也是我国现已发掘的南北朝时期最大墓葬之一。

1976年,大同市博物馆对其进行发掘清理,出土器物不多,有拱形石门、石雕螭首、铜簪、骨簪、残石雕女俑等遗物。特别是两道石券拱门,门拱上的石雕品最为珍贵。

石雕拱门位于永固陵墓前室后部与后甬道相接处,拱门由门楣、门柱、螭首门枕石三部分组成。灰白色砂岩石质。尖拱形门楣两端各雕一个手捧莲蕾的童子,童子面相圆润,细眉长目,鼻梁高直,嘴唇棱角分明,戴耳珰、颈饰、璎珞、手钏、足钏等饰物,帔帛绕肩飘垂于身体两侧,赤裸上身,下着犊鼻裤,赤足,一腿前曲,一腿后蹬,双手捧莲蕾。两道方形门柱上端各雕一只含珠回首的孔雀,展翅扬尾羽,双足踏于束帛座上,束帛用联珠带束约。门柱与门楣用榫卯吻合。石雕门枕石呈长方形,前部圆雕成螭首,怒目圆睁,双耳耸立,鼻孔外露,两腮高凸,张嘴露齿,舌尖微吐,獠牙相对,威猛无比。中间凿孔嵌门柱,后部与嵌入壁面。石雕拱门造型简洁,雕刻细腻,是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杰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方山永固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