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难以忘却——读《呼兰河传》

我总觉得这不是一部小说,也不是散文,它不是文学作品,倒像是一部深远的记录片,文字是镜头,带着读者一点点看过去,由近及远,由远及近。卖豆腐的商贩、馒头被偷了的小贩、牙医、小狗、街上的那个大坑……它经常转换镜头,聚焦到某一处,在那里停顿下来,细细地扫描记录。

具有画面感的文字,读到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与想象力。

她聚焦到看戏,写出嫁的女儿们回家看戏的忙碌与欣喜、到家的喜庆和即将离家的忧愁。看戏的段落,作者从头至尾都没有写过一个与忧伤有关的文字,相反,她极尽渲染的是看戏的快乐,但不知为什么总想流泪,或心底荡出波澜。出嫁的女儿收拾行装、带好娘家的礼物赶回婆家,从忙忙叨叨的琐事里飘出莫名的忧伤。

作者肆意地调转镜头,场景不停地切换。一会儿在呼兰河的街上,一会儿到了某处院落,最后聚焦在祖父的后花园,跟随作者的镜头,读者一次次被唤醒,平淡中流淌着哀怨,平顺中夹杂着困苦。尽管文字似是清丽随意,但作为读者的我几乎全程屏息,不敢喘大气,生怕破坏了镜头里的意境。

看完《呼兰河传》,总让我想到皑皑的白雪。大概缘于对作者笔下的呼兰河冬天的景致印象太过深刻。作者笔下的寒冷是通过细节展现的,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早晨起来冻得推不开的门……萧红如此熟悉东北的生活,这些细节她信手拈来。尽管她很早逃离家庭,但早年生活的印迹还是深刻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写这部作品时,萧红正在香港,当时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在遥远的异乡回望家乡,此时更是平添几多忧伤与怀念。

童年的萧红生活在东北,因为祖父宠爱,她在那里渡过了快乐时光。在《呼兰河传》的后半部分,用了大量篇幅写到了“我”和祖父的后花园,这些带有自传体的叙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阅读时被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所感染。这可能是萧红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二十多年后,她回忆起那段时光仍充满喜悦。

在喜悦中,她也用现实笔法描写了苦痛与无奈。这尤为可贵,能看到快乐之外的苦痛——这或许与她成年后的遭遇有关。她为了逃离旧式婚姻,几乎要沦落街头,怀着身孕被抛弃在旅馆,借由一场大水才得以脱身。这些经历都让她能“看”到快乐之外的现实世界的悲凉。如果萧红的人生是顺畅如意的,可能就不会写到“冯歪嘴子”和他的老婆和孩子,那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贫穷,只有经历过低如尘埃的人生,才会如此地感同身受。经历与磨难是时候成为一个作家的记述的窗口,让他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关注到身处不同境地的人和他的人生。

萧红的文字清澈,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每个文字发出清脆的响声,那些被轻声读出的文字像一位灵魂歌手唱出的音符,每个音节都如此打动人心,久久在心间回荡。有些段落,我是默默在心里读出来的,不知为什么,耳边总回响着《城南住事》里英子的声音。这也是一个有关童年的故事。

在香港的萧红已经深深地品尝到苦难的滋味,困居他乡,惆怅、悲愤、怀念……每种情感都轻易将她俘虏,但她写这部小说,笔下的文字却排除了杂质与干扰,从心底里流出来,就像一股来自地下的清澈的泉水。文字扎根于介质复杂的土壤,却开出美丽的花朵。

萧红也犹为喜爱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对她而言意义非凡,在小说最初连载发表结束时,她注明“本书由作者保留一切权益”,可见她对这部作品的珍视。

小说开篇就展示了磅礴的气势,像摄影师拿着镜头在摇臂上快速推进、起伏,在某处稍作停留又快速地向前演进。茫茫大地,苍茫、寂静、喧闹、悲愤、笑声、哭声、痛苦、私语……这些一一尽现又戛然而止。

萧红最后写到,“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嗯,都记在这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 | 难以忘却——读《呼兰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