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佛教,佛教并不是让人盲从的迷信,而是讲求实证的科学。
佛一次对印度卡拉玛的人说:
“卡拉玛人啊!
一、不要因为是口传,就信以为真。
二、不要因为是传承的说法,就信以为真。
三、不要因为是流行的说法,就信以为真。
四、不要因为是经典,就信以为真。
五、不要因为逻辑推理,就信以为真。
六、不要因为推断,就信以为真。
七、不要因为因素分析,就信以为真。
八、不要因为符合自己思考后接受的见解,就信以为真。
九、不要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十、不要因为‘他是我的师父’,就信以为真。”
根据这段文,口传、传承、推理、对老师的信仰都不是信以为真的充分依据,哪怕是对于佛教的经典也是如此。
但佛也不主张“不可知论”,佛在后段的经文中说道:我们要用自己的觉性去判断是非善恶。贪、嗔、痴是恶,不贪、不嗔、不痴是善。
另外,佛处处鼓励弟子自己通过实修亲证四圣谛。
有些人在别人对佛经提出质疑时,马上就生气,指责别人,看似维护佛教,实际不懂佛教。
佛法的一个特质就是不怕别人来质疑、检查。佛欢迎别人来检查佛法,甚至在一部经里,佛教弟子也检查佛的言行。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怕什么呢?生什么气呢?
一、敬仰
很多人敬仰释迦牟尼佛,但佛并不希望人们对他仅仅崇拜和依赖。释迦牟尼佛教他的弟子要靠自己,靠真理(法)。然后再进一步说明所谓‘靠自己,靠真理(法)’就是自己亲身的精神实践(四念处 )。
二、皈依
然而佛教经常提到皈依三宝,三宝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说来,三宝是佛宝、法宝、僧宝。一共3个。
佛宝是指我们引导我们认识真理的本有的觉悟。
法宝是指宇宙人生的究竟真理。
僧宝是指已经觉悟真理到某个层次的人(或天人)。宝是指稀有难得的意思。
皈依三宝的真实含义是以佛为导师(皈依佛),与正走向已经觉悟的人为伴(皈依僧),探索并领悟真理(皈依法)。
三、拜佛
拜佛是我们对释迦牟尼佛表达敬意的方式,可以培养我们的恭敬心。恭敬心是一种很好的心态。它能去掉我们的傲慢,从而也得到别人的尊重。拜佛的方式各地方、流派有所不同。只要是恭敬的方式就行了。因为文化习俗不同而产生的差别是正常的。
四、信
‘信’在佛教的原始含义并不是信仰,而是勇敢和自信。是自己能探索并把握真理的信心。
信心的表现是愿意依照佛法去实践。
五、苦
佛教说世间一切都是苦。因为世间的乐会埋下苦的伏笔。为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不可能永恒,总是会变。当它们变化时,快乐消失,苦就来了。相聚时快乐,分别时必然痛苦。我们都知道,分别总是难免的,所以伤心总是难免的。
六、贪爱
再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感受到快乐时,内心深处会产生一个期待:“但愿这快乐永恒”。
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贪爱。它产生的非常快。乃至我们察觉不了。但它其实一直存在我们的心里。当快乐消失时,它会很不满。这时我们就会感受到苦。
七、涅槃
涅槃: 涅槃不是死亡,也不是有些人所想象的死一般的寂静。涅槃是贪爱彻底去除的状态。
一个人生来长期患病虚弱,他会以为虚弱的状态是正常的。他遇到了一个明医,经过治疗后,他恢复了健康,身体非常强壮。他会意识到:“哦,这才是正常的状态啊”。
我们的心长期患贪爱的病,很虚弱、痛苦。但我们认为:这是正常的。当我们学习了佛教,然后正确的修行后,我们会体验到涅槃。
我们会意识到:哦,心可以变的如此纯净、美妙。这才是正常的状态。
八、三学
佛教常提到三学:戒学、定学、慧学。简单的说:
戒学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净化;
定学是心的净化;
慧学是认知的净化。
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净化:不杀生(杀生尤其指杀人),不偷盗,不邪淫(邪淫就是不正当的性行为),不妄语(妄语就是假话)。不从事危害生命和社会的职业(如贩毒、贩卖人口、武器等)。这些就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净化的主要内容。
佛教并不强求一个还没有脱离世俗的人马上就全部做到,可以一点点地做起来。比一点不做好得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净化是心净化的基础。
心的净化:如果我们稍微静下来,我们会发现心是如此的纷乱而难以控制。让心变得稳定、明净,有力而听话。这就是心的净化。
心净化之后,我们会得到超人的健康和能力,但这还不是最终目的。
认知的净化: 完全客观地看待一切,正确地处理一切,就是认知净化的目的。
九、无常、苦、无我
一切事物共同的本质就是无常变化,无论我们观察自己的身心还是外界的环境,都是如此。
我们的身体终究会老
我们的心时刻在变
而且我们无法让任何事物不变,它们不可主宰
这就是佛教说的‘无我’。
所以让我们快乐的事物一定会变
而且我们不能让它们不变
如果我们执着快乐的事物,痛苦无法避免。
这就是佛教说的‘苦’。
十、心内求法
我们的苦乐最终都是通过心觉知。同样的事物,不同的心态结果不同
同样丢一千块,穷人和富人的感受可能不同,因为他们的心态不同
佛教注重我们感知事物的心态,因为外界已经发生过的事物往往无法改变,而对待事物的心态是可能改善的,这就是心内求法。
净化后的心能看清世间一切事物的本质,不会产生让我们痛苦的期待和执着,从而能用正确心态认知一切,达到涅槃。
这就是佛教的最终目的。
十一、禅修
禅修还有一个名字叫止观
由两个字构成:止Samatha和观Vipassana。
止是停止、静止的意思。观是观察的意思。
所以禅修有两个心理作用:让心静止,还有就是以心观心。
第一步就是训练自己的心,让它安静。要让它安静,就要知道它的状态,就要观察。所以止和观总是相联系的。
这里我讲一个实际的操作,也就是实修的方法。
我这里给几个东西作为把心止住的工具:佛像、菩萨像、天空、太阳、月亮。
你自己可以试试看,哪一样东西比较容易想象,心比较容易安静下来。试好后就把那一种形象作为自己的业处(放置心的地方)。
如果觉得很难想象出来,可以用感知呼吸的办法:让心感知呼吸的整个过程,使心安静。用呼吸作为自己的业处。
选好后,你就开始尝试让心一直想哪个形象或一直觉知自己的呼吸,达到让心安静的目的。
无论你用哪一种方法,你都会发现让心安静很不容易,你很难让心长时间地持续觉知业处。刚开始可能几秒钟心就跑开了。但可能过了几分钟才发现自己已经走神。发现这个情况不要沮丧。你实际已经开始进步了,你已经开始通过自己实际的体验,认识了自己的心:它是多么的散乱,多么的不驯服啊。有这个认识是禅修的初步成果。
禅修(止观)的目的就是驯服这颗不驯服的心。说很容易做就难了。先耐心地试试这几个业处:散发慈爱、念诵佛的名号、观想光明(太阳、月亮)。读
小学时经常听到研究数学最容易:一只笔,一张纸就行了。
其实佛教更容易,连纸和笔都不用,只要常常观察心和改善心就行了。然而还有什么会比心更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