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 潘建平铁建回忆录:爆破,生命之殇

              (四)试爆

铁建分别35年后八班战友聚会 2006年1月13日后排左起:张建华 温复友 张根旺 高景龙 赵守仁 邓和平前排左起:甄威旭 老排长郭惠民 潘建平 聂文涛 于兆强


        1971年3月4日,是个难忘的日子。那天从早晨到下午,银灰色的喷气式战机一直在头上急速飞过,留下一条条洁白的水雾尾巴。我们都知道,这附近的大山里早就被掏空了,军机和装甲车就隐藏其中,随时准备在中苏战争一旦爆发后,作为中国的二线军力,担负起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首都北京的神圣使命!我们也听说,这平型关附近的太行山里,就建有中央军委的二线指挥部,而且就是通过我们参加修建的京原铁路与北京秘密连接的。所以,毛主席和党中央一直在关注着三线建设的进程,催促着京原铁路早日通车! 


        我们的试验性爆破安排在京原线灵丘唐河大桥西侧的解放军铁道兵机械一连施工的取土区。当时他们修筑铁路路基最先进的机械,也就是前苏联制造并支援给中国的“铲运机”,前面由履带式拖拉机牵引,后面从路基旁边整齐地铲起一层黄土、然后运送到路基上平整地铺垫开来,再经过下几次拖拉机和铲运机的碾压,即完成了路基的修筑。这种筑路方法,与我们的木杠抬大筐战略,效率和文明显然都属现代化了!可惜,现在面临大雪下的冻土,这些机械都无能为力地“趴坡”了!

        军代表小黄与铁道兵部队机械连副连长联系沟通后,铁道兵战士和机械都撤离到了安全区域。那个铁道兵副连长临走时,悄悄对我说:“班长,你们今天是试验,明天开始正式爆破时,让我点上一炮,行吗?”我努努嘴“你得问我们连长!”

        我们选好了地点,便开始进行爆破操作。至此开爆之时,我们竟然还没有任何有关爆破操作、效果和人员安全的经验和参数!

        我们八班战士两人一组,挥动大锤、猛砸钢钎,朝着积雪下的冻土开战了!举锤那个高、用力那个重,如果稍有偏差,扶钎战士的那双手就难保完整了!可是,不用劲,又怎么能够在冰天雪地的冻土中凿出一两米深的炮眼呢? 

        乘着战友们在打炮眼,我开始思量导火线的预置长度。我问杜副连长“杜连长,点炮后,我们应该藏在多远的地方才安全?”杜连长来自被砸烂的“公检法”机关,显然也没有经历过爆破这一稀有行业。他想了想,说:“至少50米吧”,紧接着又补充说“但一定要躲在土坎的后面,因为爆炸后飞起的土块会有一个死角,躲在土坎后面肯定安全”。我又问:“那导火线该剪下多长呢?”旁边一向沉默寡言的孟副连长开口了,“那要先看看从点炮后跑到隐藏点需要多长时间。”老排长郭惠民沉思片刻后说:“点着导火线后,应该留有1分钟的逃跑时间吧?再富裕上半分钟,至少应该1分半钟。”我想了想,说:“这地方风大,如果火柴被风吹灭了再重新点,这个时间就不够了!”听到这里,姚指导员一锤定音:“那就再增加半分钟,一共2分钟”!

        2分钟,这是我们在临起爆前拍着脑袋确定的生命参数,是“节约闹革命”思想的必然产物,是在臆想中建立的能够保障生命基础上的使用导火线的最低长度!

        但是,时间如何换算成具体需要预置多长的导火线呢?谁也没有经验。军代表小黄说“咱们试验一下吧!”大家一致赞成。于是我把成捆的导火线拆开来,质量管理员赵光晋掏出卷尺,按照1米、1.5米、2米的长度,分别剪断,然后我们掐着手表,一根一根地点火试验,最后得到的数据是:导火线燃烧速度是每秒钟1厘米,120厘米长的导火线燃烧时间是2分钟。

        这个时候,战友们已经打好了10个炮眼。由于是试验性爆破,炮眼深度控制在60-100厘米之间不等,以便比较最佳炮眼深度。为了安全起见,杜连长临时决定:今天只放4炮!

        我分别选了60、70、85、100厘米深的4个炮眼,战士们开始装药、连接雷管和导火线、填土封口,一切按照刚才炸药厂那个赵厂长的介绍有序进行。导火线全部预置为120厘米,装药3公斤左右。为了增强爆破力量,大家也遵从炸药厂赵厂长的提示,拼命地用钢钎一层一层砸死封口的土石。看着大家激动的表情和奋力的动作,我隐隐担心:这样封口砸土,万一不小心触动或震动了土底下的纸质雷管,我们这十几个人全部都得真正的“上天”去了!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赴京原线修建京原战备铁路49周年 潘建平铁建回忆录:爆破,生命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