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增长黑客Day3—杨龙

1.比如,在很多人心中,创业的目标就是“把我脑海中的那个产品做出来”。在他们的想象中,这必将是一个全世界人人想要的产品。似乎接下来就该顺理成章地迎接用户的蜂拥而至,至于用户增长和营收提升都只是时间问题。然而他们忽略了一点:这一切美好愿望必须首先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市场愿意接纳这款产品。换句话说,如果鏖战数月的创业成果最终无法打动市场,那么几个月的努力就白费了。真正的浪费不是上班刷微博,不是开给员工高于市场标准的工资,也不是没有谈到最优惠的广告报价。真正的浪费是在错误的方向大踏步地高歌猛进,走得越远,就越与成功背道而驰。在如今这个技术井喷的时代,一样东西“能不能造出来”早已不是问题,该冷静追问的是这样东西究竟“该不该造出来”。成功地执行一项没有意义的计划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原因。

PS:“自嗨型”创作和想法都是增长运营避免不了的坑,所以在前期用户调查和小范围试错是必须要进行的,一切产品都要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需要寻找产品和市场的契合点,从而尽可能的去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的问题,而不是“我想要这个/我觉得这个肯定可以成功”。


2.互联网是快速试错和收集信息的平台,也是一个公正的仲裁者,永远能反映客观的市场动向。聪明的团队应当从产品每一次调整所带来的反馈中汲取营养,不断强化优势,及时纠正错误,找到适合自己的 PMF 状态,成为被市场接受的玩家,而不是因循守旧地沉沦在既有的产品创意中,完全罔顾市场的需求和反馈。

PS:优秀的产品不一定是从出生就存在的,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产品的未来走向决定着一个产品的生死,在每一次大的转变中调整好角度,接受市场用户的意见,转变观念,才是最健康理想化的成长模式。


3.如何判断需求是否够大呢?通常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先估计目标用户的基数、消费能力、意愿预算,再把这些数字通过相乘等方式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并与该行业或近似行业的公开报告进行比对验证;另一种则是评估打算进入的市场,原本具有多少产值,而你的产品通过提供更低的价格、更长的使用周期等,能提升多少效率、节省多少成本,从而折算出相对于原产值的全新规模。

PS:判断需求是判断产品功能上线的基础,一个产品没有需求,那么再多的运营也会显得苍白无力,上述的两种方式都是预估和评判产品的存在价值高低,产品的精髓在于满足用户需求,刺激用户痛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增长黑客Day3—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