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习惯 | 轻松做到早起、读书、跑步…

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亚里士多德

我们先来认识下什么是习惯

小时候下雪的冬天去上学,第一个从雪中走路去上学的孩子很艰难,需要迈大步上前走,踩出第一串脚印,后面的小伙伴毫无例外的会踩在这串脚印向前走,然后脚印不断变宽,脚印处的雪被踩的越来越紧实,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的踩,最后在雪中踩出了一条坚实的小路。

几天之后,这串脚印成了雪地中唯一一条供人行走的路,即使继续下雪,也只是在脚印周围“筑起围墙”,不会覆盖这条坚实的小路。最初踩下的一串脚印,形成如今唯一的路径。

形成习惯的前期也是需要爆发一股能量,穿过积雪,走出一条路,之后就轻松多了,久而久之这一条默认的路径不断被踩的紧实,坚固,也就不再难走。同样,最开始花时间创造、培养一个习惯,久而久之,也就不再难坚持,甚至想不坚持都难。 

如果你想养成一个永久性的习惯,那么最初的一个月会花费你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能量的99%。有时,努力了几个月后,你依然没能成功坚持一个习惯,其根本问题通常还是出在第一个月。

 

如何30天养成一个习惯

1. 写下计划,作出承诺。将计划明确写在纸上。比如你想早起,但具体几点起、需要做哪些事情,坚持多长时间等。如果你只是在脑子里随便想想,这些实际事项是很难落实到位的。所以一定要写在纸上,比如在接下来的30天我每天要6点起床。

我把这些承诺看成是和自己的一份份迷你合同。你不需要和我一模一样,不过这个小仪式给了我马上开始的动力。当然你也可以把计划发在朋友圈里做个承诺,总之不能空想。

2.前3天,起跑期。这期间阻力巨大,但又精力十足,会高度专注的行动。注意:避免精力透支,不要冒进,昙花一现。以跑步为例,你很容易一开始猛跑10公里,之后几个月都不想运动。这个阶段你需要放慢脚步,避免用力过猛,过度疲劳。

3. 第4-10天,疲惫期。遇到第一个阻碍,那就是干劲与动力已经消失殆尽,而执行计划的阻力却仍然很大。要避免全速起跑期消耗过多精力,也就是目标要定小一点。

4. 第2-3周,过渡期。逐渐适应新习惯,执行起来没那么困难。注意:这时容易忘记坚持,需要建立机制,提醒自己坚持。比如,设置个闹钟每晚7点提醒自己跑步。

5. 第2-3周某处,颠簸期。这是最容易中断的时候,一些突发事件会让你无法坚持。比如聚会到很晚才睡导致无法早起。这就需要提前罗列出可能的突发事件,想好应对措施。

6. 第4周,稳定期。到了这个阶段你就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计划,不需要提醒,也不会感到困扰。


帮助养成习惯的小技巧

设置触发点

跑步之前的准备工作就是跑步的触发点。跑步可以分为:准备装备,下楼跑步。那么准备装备就是跑步的触发点。想象一下,跑步装备已经提前准备好,穿上就跑,是不是更容易坚持跑步。


触发点的组成:信号+仪式

信号:早起的闹铃是信号,如果是下班跑步,那么下班就是跑步的信号。

仪式:仪式要是一套简洁的行为模式,要和习惯联系非常紧密,比如早起,闹铃响后,“立马坐起来,走到阳台吹个风,拍照发朋友圈”这就是早起的仪式,有个简单的仪式会使习惯更容易养成。


习惯不会被消灭,只能被替换

在改掉坏习惯时,我们要记住“平衡内在需求”的原则,新习惯要能满足同样的内在需求,才可替代旧习惯。比如想改掉看电视的习惯,就要先分析看电视满足的需求:娱乐、休息,然后找能满足娱乐、休息的新习惯来替代。


以日为单位

习惯养成的30天,一定是每天都做,比如要每天跑步30分钟,而不是每周跑3次30分钟。


拆解高难度习惯

如果你一直8点起床,那么不要让自己直接养成每天6点起床的习惯,可以先用30天养成每天7点起床的习惯,习惯7点起床后,再去养成每天6点起床的习惯。


转变心态

不把陋习看成不应该做的事,而是绝对不可以做的事


把新习惯与喜欢的事情联系起来

如果你特别爱读书,那么想养成早起的习惯,就告诉自己,早起后读书,这会让早起的习惯更容易养成,因为多了个动力。


记住:一次只改变一个习惯!

更多成长干货请关注公众号:李大江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改变习惯 | 轻松做到早起、读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