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崇拜

祖咏《望蓟门》共读学习笔记

望蓟门  祖咏

2020-4-19

【原文】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阅读点滴】

英雄崇拜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个人,都有英雄情结。崇拜英雄,以英雄为榜样,英雄粉丝,数不胜数。上至王孙公子,下至黎民百姓,都有这样的情结。曹植《白马篇》,李白《侠客行》,贾岛《剑客》等等,都是英雄崇拜的心理反应。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虽然有牢骚的嫌疑,但也同样具有英雄情结。约公元730年,祖咏游宦范阳,见到威武的唐朝军队以及雄奇的蓟门城池,顿生英雄情结,留下《望蓟门》的诗篇。

祖咏(699-746),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进士,但长期未得授官职。后归隐汝水一带,移居汝水以北别业,渔樵终老。其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

这是一首游宦诗歌。首句“燕台一去客心惊”,场面宏大。燕台,即幽州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指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一带。字面意义是,一去燕地我心惊,为什么心惊呢?接下来三句述说了缘由。“笳鼓喧喧汉将营”,这是军队训练的场景,笳鼓是一种军乐器(笳,指胡笳,此处泛指军乐器),大约唐朝崇拜汉朝军队威震华夏及匈奴吧,因而将军队比喻为汉朝军队。诗人来到蓟城,听见笳鼓喧喧,感到心惊(一惊)。

颔联“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前一句是俯视/平视,后一句是仰望,这一联紧扣标题的“望”。登城望远,万里积雪,寒光浸人,这是诗人的又一惊奇。幽州、并州、凉州汉时称三边,诗人此时就处于三边的幽州;抬眼望,朦朦曙色之中,军旗猎猎飘扬,庄严肃穆,再次让诗人心惊。诗人连续用三句诗来烘托“客心惊”。

颈联“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这又是紧扣主题的“望”字,也彰显了蓟城作为东北要冲之地的枢纽特征。烽火,古代边疆报警,晚上烧火叫烽,白天烧火叫燧(我记得好像是烧烟)。据史籍记载,早在2700多年前的西周末年,就出现了传递军情的烽火台。到西汉时,“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此指边地报警的烟火。诗人远望,烽火台建设已经连接到了边境之地,与胡人犬牙交错的形态,这一句表述了唐军主动作为;蓟门城坐拥燕山、渤海,进可攻退可守,战略要冲之地。短短一联,诗人形象的概括了蓟城的特征。

前面六句诗人望而心惊,末联就是心惊而后感慨了。“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后汉书·班超传》载,汉班超少时家贫,曾为官府抄书以谋生,一日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终以功封定远侯。后人常以投笔喻弃文就武,上句就是用了班超的典故。《汉书·终军传》载,终军自请安抚南越,他向汉武帝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下句的“请长缨”就是用了终军的典故。祖咏一生不得志,纵然进入官僚体系,也只是短暂的担任了一个小小的驾部员外郎。此处真如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感慨吧。

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赏析中认为此时幽州节度使是安禄山。认为这首诗的“客心惊”是诗人对安禄山的叛乱或有些预感。但按照时间推断,安禄山大约是739年之后才担任节度使(此前是张守珪),祖咏大约746年去世,此时,安禄山才接任节度使不到7年,李林甫是当朝宰相,而李林甫对安禄山具有绝对性的压制,可能借给安禄山胆子,也不敢叛乱朝廷,笳鼓喧喧更多的应该是对军队的赞美吧。只是对一个书生,军队训练感到惊奇,又惊奇于烽火台一直连接到突厥之地,以及坐拥燕山渤海,发出了由衷的感慨,也想“投笔从戎请长缨”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英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