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兵法

围棋是兵法,也是势的哲学,得势者得天下。势者,因利而制权。像水一样,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从不刻意而为,无为而无不为。能够顺势而为,已经是极高境界,若更进一步,因势利导,为我所用,则又高一筹。具体到战役中战术的运用,则是不折不扣的诡道,兵不厌诈。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围棋有保留一说,“两打同情不打”,留有余味,保留变化;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声东击西,以迂为直,创造有利时机;利而诱之,弃子取势,乱而取之,冲击薄弱之地,实而备之,强而避之,远离厚势,彼强自保,必要时要勇于弃子转身,壮士断腕;怒而挠之,卑而骄之,打心理战,扰乱对方部署;佚而劳之,亲而离之,使敌人的行棋效率变低,最好让他兄弟打架,滚成包子,变成愚形。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不循常理,发挥创造性,掌握主导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工作要做足。把自己走厚,时机成熟后才能对敌人发起进攻。

短兵相接,兵贵神速。久攻不下,锐气尽失,自己的弱点却暴露无疑,给敌以可乘之机。杀心一起,危机四伏,要明白杀伐之害,更甚于杀伐之利。

要善于借力行棋,利用对手的缺陷,为我所用。

围棋的本质不是杀棋,而是围空,故不可怒而兴师,不必赶尽杀绝,只要能通过进攻,从敌人那里获取好处就可以了

不战屈人,是孙子兵法的精髓,也是战争的最高境界。用现在的话讲,是战略威慑。在全与破的战略选择上,孙武认为全为上策,而破次之。换做围棋语言就是,让对方活棋,但不让他活的很舒服,以较小的代价获得很大收益。对弈时,如果能把“怎样才能杀掉对方”的思维换成“怎样让对方活棋”,那么境界无疑又高一层。有机会时,杀掉对方大龙,看上去利益达到最大化,似乎是最优选择,但是与之共存的的风险也是巨大的,首先必然要先损失实地,其次包围敌人时会把弱点暴漏于对方的火力之下,一旦屠龙不成,随时有崩溃之虞。高手对弈,一般都不轻易出手,一旦出手,必是致命一击。瓷都李世石与古力的巅峰对决中,双方很早就在角部展开激战,结果古力力擒对方大龙,但吊诡的是,擒获大龙之时,竟是古力失败之始。鸿门宴哪有那么好吃!若单纯斗力,古力或更强,但论斗智,无疑小李略胜。

谋、交、兵、攻城,是战争中的战略考量。其中谋为上策,即战略部署,造成利于我方的态势,让敌主动退却,不敢妄动,不战屈人。交,切断对方的联络,各个击破。围棋中,连接与分断是一个重要课题,两生勿断,皆活勿连。强大的部队不需要外援,要把宝贵的兵力资源用到刀刃上。但弱势情况,与友邻保持联络是关键。伐兵,意为攻击分散的部队,而攻城则是一决胜负的屠龙之举。伐兵,为局部战斗,攻城是大规模的战役。伐兵的意义在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毛老说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打击,要让敌人疼。攻城则要毕其功于一役,不得已而为之,攻击所付出的成本远远高于防守,一击之下,谁也脱不开手,屠龙,我胜,失手,我命。面对复杂的局面,很多时候只能听命于天。

战术原则: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如果绝对优势,十倍于敌,要把敌人围歼,把深入之敌统统歼灭;如果五倍于敌,要保持强大的攻势,重创敌人;如果两倍于敌,要分断敌人,各个击破,分断是为了保证局部的绝对优势;如果势均力敌,则不惧一战,顽强狙击;如果处于弱势,应避其锋芒,保存实力。如果明明实力不如,还要逞匹夫之勇,结果只能成为对方的盘中餐。毛公的游击战术对此运用自如。围棋中经常会遇到对方的打入,此时在兵力上处于一种以多打少的态势,或 二打一,会多打一,总之在可战范围,应通过进攻获取利益。当然,在围棋中多与少不仅与棋子的数量有关,更与棋子的位置密不可分,位置不当,虽多亦无补于事。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

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弃取自如,乃为强大之师,不当进而进,不当退而退,法度凌乱,是为乱军,必然招致敌人的发难,虽智者不能善其后。

制胜秘籍:1.评估敌我力量对比,做出正确决策,战还是不战。

2.知道厚与薄的区别

3.必胜的信念

4.实现做周密部署

5坚持自己的风格

最高级策略是先把自己走厚,随时准备冲击薄弱之敌。自己厚了,就没有后顾之忧,不怕敌人来犯,反而可以寻找战机打击敌人。棋厚与薄取决于自己,而能否战胜敌人,要看对方有没有可乘之机,如果对方同样很厚,就不要冒进,耐心寻找破绽。可以说,会不会输,在于自己,能不能赢,在于敌人。如果敌人到处都很薄,自然容易取胜,但你无法控制敌人的思维,按照你的意图行事。

善于防守的人,布置周密,敌人无从下手,围棋中坚实的铺地板即属此类,典型的功夫棋。想通过进攻毕其功于一役,基本不可能。善于进攻的人,往往通过出人意料的凌空一击,置敌于死地,对这种人,你根本不知如何防守,因为你不知道他会从哪个角度发起攻击。听起来有点像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如果善守的人遇到善攻的人结果会如何?人毕竟不是神,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胜负只在毫厘之间,看谁犯错。

评棋时经常有人说现在黑优、黑胜势、基本到兜……,这是基于盘面形势所做出的静态评估。评棋的人不见得必须是绝顶高手,往往讲棋的人基本不在一线拼杀了。

简明优势的局面取胜不能证明技高一筹,因为那些手段谁都看得到,就如同只要不是瞎子,就能看见太阳,只要不是聋子就能听到雷霆。善战者,总会选择能够取胜的时机,总会敏锐地抓住敌人的漏洞,一击得手。所以你看不出他有多高明,多有力,就赢得胜利,因为他的胜利是注定的,自已立于不败之地,且不放过敌人任何破绽,战而胜之。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是因为先有胜算才同敌人开战,而那些鲁莽的人往往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开打在考虑求胜的问题,焉能不败!

围棋兵法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布局是围棋的第一阶段,很少有不通过布局就直接开战的。布局的格局决定了双方所控制地域的不同,从而产生各自大小不同的“度”;布局“度”的不同,决定了双方多少不同的“量”,即实际的或潜在的目数(厚势需折算成目);目数的多少,折射出双方的行棋效率:“数”; 行棋效率 的不同,使双方的形势出现强弱不同,谓之“称”; 形势的强弱,最终决定胜负成败。形势有利的局面就象在万丈悬崖决开积水一样,一泻千里,所向披靡,这就是“形”。


势篇是孙子兵法最精髓的部分,堪称制胜秘籍。

驾驭复杂局面与处理局部定式的道理是相通的,化整为零,化繁为简,治大国若烹小鲜!只要把握住局面的脉络,看清其本质的内在联系,那么全局都可以看做一个大型定式,这叫做举重若轻。同样,在与强大的敌人对垒时,也要想方设法把敌人分断,形成局部的以多打少,各个击破。毛泽东的兵法原则: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灭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就数量来说),但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战役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变为优势,直到歼灭一切敌人。

不战屈人不是避战,当战斗无法避免,要勇于迎击敌人,问题是,光有勇是不够的,关键是能战而胜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明白奇正、虚实之理,那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兵之所加,如以石投卵。

 

“奇”与“正”是一对哲学范畴。在军事部署上,担任正面进攻的部队为正,两侧偷袭的为奇;担任守备的部队为正,机动部队为奇;担任钳制部队为正,突击部队为奇。在作战方式上,对阵交锋为正,迂回侧击为奇。在战争原则上,按照常规,运用一般原则的为正,按照特殊情况,灵活应变为奇。

围棋对弈,要走本手,布防构置要堂堂正正,不能违背基本原理,这是根本;同时又不能泥古不化,要机动灵活,善出奇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克敌。古往今来的围棋巨匠,无不是善出奇兵的高手,如当下围棋第一人李世石,就被古力称为“多诡谋”,妙手、鬼手、魔手,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无非就是奇正二字,但奇正相生,衍生出的万千精彩,谁又能说得尽!就像音符或色调,简单的几个基本元素,竟能组合出美妙的视听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围棋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