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长教学管理思想笔记整合(未改)

  教育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课堂如果不是为了完成对人的一种生命尊重,心理研究和科学切入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合格的。如果课堂仅仅是为知识,为做题,为考试,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未来的。不仅仅会影响一个个学生的生命存在的质量也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能再被这近视的功利主义所蒙蔽。我们要深信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考试成绩高也只是一项技能而已,和会打游戏本质上没什么两样。我们不仅要重视这个赛道,其实人生有诸多赛道。

      我们今天的教育走得太快,走得太远,忘记了我们教育的初心(出发点和目的地)。教师不应该成为急功近利的应试工具。我们的学生成长不是取悦师长和考试。而应该成为生活的高手。今天课堂教学方式单一,靠学生听讲和做题来学习。极度厌学、主动性差是很普遍的现象。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活动轨迹是教室,宿舍,餐厅3点1线,师生关系可形容为“警察与小偷”。

      今天的很多教学就是一套加工程序而非生命科学。所以我们的作业要有实践性,探索性,以及而在思考过程当中对自己意志的锤炼。离开对知识的兴趣、情绪、态度去追求知识和能力,可怕的代价不言而喻。人的生命有着与生俱来的本源性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教育是为了生命,而非生命为了教育,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妥协、协商、和平的观念,渗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今天的教育就像一个产业链,小学为中学输送人才,中学为大学输送生源。这样对中小学教育的伤害是致命的。

1.教学篇.

    同情和善良。应该是我们教学的最高的理念对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要有最高的悲悯情怀。今天的他(她)们也是曾经的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把阵地、舞台交给孩子,让孩子尽情发挥,尽情创造。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静如处子;在交流展示中生龙活虎;在辩论质疑中据理力争。展示她的自信和自豪。让学生的优越感自然的流露。我曾经真实感受过一个学生,因为自己一张画被老师张贴在教师后墙,从此一改对学习心不在焉的状态,改写了他人生的例子。李镇西老师当校长时,初一善良,初二青春,初三励志这样去展开一个完整的教育系列。学困生主要是形成了“失败者的心态”。如何让从他们的失败者的心态当中解放出来?合适的教学策略会让这些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


      我们要进行思考、研究、分析和发现。把知识和知识的逻辑结构理清。教材不能成为唯一,要更具广阔性和辐射性。

    教育就是要实现人的独立性。独立思考、专注学习,解决问题。但是教育当中最忌讳的就是提笔就算。没有深度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能把学到的东西说出来,演讲出来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行动当中做出来。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教师篇.

      最好的教师就是老师与学生一起去体验生命、探索生命。一起走进史密斯的神秘岛。四目凝神对望那是一道多么迷人的风景。学生在12到18岁,这又是一个大的转换时期。是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会有巨大的变化。人类之所以进步,主要是因为“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只有把学生置身于生活之中,才能让一个独立而丰富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今天很多学生在应试教育当中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自信。

      在学习中要学会承担社会责任。生活中学习和在学习中生活是一条高效的育人道路。王国维说,人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者。教育是对人美好生活的一种唤醒,追索和顶层利益。教育的本质就是美,立教之本就是美育,真正的教师就是要在教学中做到价值引领、个性关怀和理性自由。一个出色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他的个性被张扬到了极致。这是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话。“不要把学校办成事似而非的不自然的鸟笼和鱼缸。”无模之模乃为至模。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环境、资源等要素交互作用形成的。目的是一个个生命的真实成长。所谓真实,就是她有独立思考,真情流露,自由专注和思维连续。而思维的连续性是真正学习的灵魂所在。

3.管理篇:

    一个新的校长到一所新的学校,老师们往往会提三个问题。你想干什么?你要干什么?你让我们干什么?校长要解决好如何让老师愿意跟着你干,你要干什么,老师知道该怎么干这几个问题。

  传统学校的科层管理型存在信息衰减和变形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校长永远是孤独的。最多能找一个同谋或想找的自己人而已。不可能让每个老师向校长一样拥有自己的责权利,去承担培养学生的重任去承担发展学校的责任。想让学校就会成为大家的,成为我们所有人的共同体。经济学当中有一个词叫反转型组织。领导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想办法为老师去服务。这时候呢才可能实现上述目标。此刻,有两个词就特别重要,一共识。二自治。围绕共识去实现自治。

 

    设置校级执行校长。由老师在全校范围内公推竞聘后担任任期一个月,该校长在一个月执政期间有职务津贴,又有倾听观察建议执行的权利和义务。代表教师参加学校行政会议。他可以主持自己的行政会,部署具体的工作。和在同伴们的协助下实现梦想。还有学生的执行校长。还设立年级执行校长岗位。让那些有能力、聪明、公正,正直、忠诚,充满激情,具有前瞻性的教师去体验。培养他们的领导力。积极调动家长和社会资源。文化和机制上的变革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温润美好,人文生命流光溢彩的栖息之地。生命美好则教育美好,教育美好则教师美好。孩子美好家庭美好,社会美好。

      学校里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关乎生命的事情,教育的全部学问就是迷恋生命成长的学问。像亲人和自由一样照顾好教师。多给教师一些理解和支持。推门课变为教师预约课。不因教师的思想有差异而排挤打压。你校长良好的自己去成全教师最好的自己。(幸福有三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要有希望。二,只要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校长的主要责任是通过作用于教师的成长从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是教师而非校长。所以服务与教师主体的发展是校长的本分。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知识系统,观念系统,能力系统和动力系统。其中动力系统是观念支持系统是基础,而观念系统和能力系统则需要通过学习来知道。边走边看,边做边学,边学边改。让教师在做事中找到成就感,在做人中带来归属感。做到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内在统一。教师自己的幸福感与价值感紧密联系

    情绪认知ABC理论。是否愿意合作的行为结果为c,发生的事情a。人们对事情的认识或信念为b。引发是否合作行为是有人们的认识和信念而引发的,而非事实本身。所以快乐来自智慧而非常理。所以校长要和老师和全体同学建立共同的愿景实现目标驱动。作为校长要做到扬人长、念人功、谅人难、帮人过。锻炼每个教师宣讲能力。教师的教学理念就不断得到提升。有的学校因此一起列出了课堂教学10意识,开放的闭环等等。校长要把发现别人的优点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要从教师的差异而非人品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增强团队的理解和宽容,形成相互补位、相互协作的局面。

 

思维水平是一个人品质的核心。校长还要帮助老师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形成协作支持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最后我们一定要关注结果,因为结果才是衡量教师实际能力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指标。评价不是目的,评价是手段,通过评价实现团队和个人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个性,都有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有明确的目标和自由的空间。如果没有校长的转变,就不可能有学校的转型。校长要从华丽的虚假的角色当中走出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经历,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都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聪明的领导明白只有改变自己才肯可能改变别人。校长的眼光,境界,理念,能力,素质,人格都直接关系到学校文化的特质和优劣。作为一个优秀校长必须具备的四种精神,即科学精神、法治精神,人文精神改革精神。能够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做的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干的好。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马厩失火,孔子先问人受伤没有?这就是人文精神。改革精神让我们的工作有力度,而人文精神让我们的工作有温度。有精度,有力度有温度,我们的工作既有成效又有愉悦感。     

   

      校长要有造就培养一批教育家的追求。我们倡导教育家办学。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传统的学校领导机构是从校长副校长,中层到年级组教研组。最权威的决策和指令来自最顶端的塔尖,而最有可能孕育明智决策和管理指令的基础却处于管理金字塔的底边。所以真正的领导型组织必须要激活每一位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以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为前提。这种管理模式极易造成管理工作的肠根阻。无法实现真正的有效领导。校长要有自己的专业素养,否则就会出现下属装药,领导放枪的现象。这样的危害就非常大了。

     

  校长必须是先教育思想领导,而后才是行政的领导。通过专家报告、经验交流,制度建设,学科评价,师徒结对、班会比赛、课题研究,案例分享,这些都是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长要掌控学校的方向。即使了解老师想的什么,学生想什么,老师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和老师谈心有四种方式,激励是谈心,帮助是谈心。批评是谈心,表扬是谈心等等。有引领老师以科研的眼光对待每一天平凡的工作。从生活小事寻找教育的切入口。教师的光荣就印刻在每届学生的记忆里。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原则也适用于老师。除了校长要表扬教师,也可以搜集孩子们的语言去表扬。鼓励老师们去演讲,演讲的过程就是总结提炼自己思想和智慧的过程。能说会写的教师才可能走向专业的发展。

  弘一法师李叔同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精神生活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灵魂的生活则是超越是终极关怀,是心灵的净化和美化。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身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校长教学管理思想笔记整合(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