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进入青春期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美的女孩。
当时,我认为自己和电视里的明星长得蛮像的,都很可爱,因此萌生了入镜的念头,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自导自演地排练。小时候,我敢说自己是街上最靓的靓妹:粉红色的蕾丝裙,黄色的蓬蓬裙,还有各式各样、花里胡哨的发夹,就像真人版的芭比娃娃。我总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跑去问邻居阿姨,我美不美。
进入初中前后,总有一些女生会被男生众星拱月般哄着宠着,请吃各种零食,而她们的共同特质是:皮肤白、眼睛大、鼻子高挺……宿舍里的女生开始讨论如何「变美」:拍照时嘟嘴会显脸小,捂半边脸更有朦胧美,用什么护肤品可以美白、消痘痘……
有人教我要穿高跟鞋,有人教我要去纹眉,有人告诉我可以去做医美。我回到家照照镜子,发觉自己整张脸都是小瑕疵,不知从何下手。所有的「好提议」都在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强调:我不够美。
小时候因为个子矮,我常常感觉自卑。
我害怕遇到比我小的孩子,因为他们通常都比我高,比别人矮让我觉得自己是一种异类。探亲走访的时候,我总是要面对他们担忧的目光,里面夹杂着一丝嘲讽「这孩子怎么长不高呢」。长大后,探亲走访时我依然躲不开亲戚们「没事找事说」的比较,宛若货架上的商品,乖乖地坐等评价。对他们而言,这只是亲戚之间避免尴尬,随意聊聊的谈资,可以不必放在心上。
初中每个女生都爱美,都希望得到男生们的注意。可是只有漂亮的女生才会拥有「偶像剧的青春」,不好看的女生只配「多读书」,时不时还得遭受调皮男生的戏弄,比如我当年就被「尊称」为「小巨人」「企鹅」。
说不羡慕是假的。当一群女生一起自拍,其他女生怎么拍都好看,而自己则360度皆死角。久而久之,我就自我放弃了,也不特意去捂脸嘟嘴,搔首弄姿了。无姿可弄,骚了个寂寞。
二十出头,大学毕业一年,我和爸妈的饭桌话题已经从读书变成谈婚论嫁了。三姑六婆的话里行间,都把婚嫁之事当作一桩买卖。男人的资本是关于金钱、权力、地位,女人的资本是关于性格、美貌、年纪。在这场交易中,女性首先要摆上台面的,就是容貌。
02
容貌焦虑,这个话题是我一直很想谈又不太敢谈的,很多女性都受其困扰,却又严肃认真地对待它,把它当作是理应解决的问题去奋斗,似乎不曾想过,问题是否可以不存在。
在大学之后,我变得越来越自信,渐渐地把这种焦虑抛在脑后。当我意识到自己无法本质上改变自己的容貌,当我意识到修饰容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便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人丑就要多读书」,话粗理不粗,因为读书可以让人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而劳动可以让人看见自己除了容貌以外的价值。
后来我意识到,什么是好的容貌,其实并没有唯一的标准。
在老一辈眼里,长得好看的女人应该是丰满、圆润的;而在网红届,美女就是瓜子脸、卡姿兰大眼睛、A4腰。可每个人只有一张实实在在的脸,当你上门见家长,长辈嫌你太瘦削,下巴尖酸刻薄;当你转头看身边的朋友,你发现只有你圆得像个饼。方不好,尖不好,圆也不行,众口难调,不知道到底得听谁的。
有趣的是,长得矮的渴望高的挺拔,长得高的女生羡慕矮的女生娇小玲珑;长得瘦的妒嫉胖的前凸后翘;长得胖的反倒眼红瘦的苗条。事实证明,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在不同的圈子、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古代以圆润、柔和为美,现代多了中性、冷淡风的审美标准。问题是,有的人喜欢青菜,有的喜欢萝卜,你到底要走哪种风格,到底要听谁的。
所有的这些审美标准,不是父母的规定,也不是三姑六婆的要求,而是社会的审美评价体系的标准。
如果从这个体系中跳出来,他们本身对我并没有太多要求,像天底下所有的亲人一样,只希望我健健康康,开开心心。但是一旦面对像谈婚论嫁这种外贸「交易」,我就被放置在评价体系中。「好提议」的初衷,是希望我能更容易被社会接纳,更好地融入社会。
不可否认的是,姣好的容颜,的确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帮助。但姣好的容貌绝不是唯一的铺路石,个人的品格、能力,才是检验真人的唯一标准。
03
不管是容貌还是身材,都是生活状态的反映。经历过毕业季的纠结与挣扎,我的皮肤状态很差,满脸痘痘,于是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看中医调养身子,这本身需要耐心。但有些人出于好心,只懂得关注皮囊,指手画脚地告我速成的「良方」,所有的方法都是向外寻求,解决表面问题的。
当现在的模样不是你想要的,不妨先停下来。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感觉如何,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不是你想要的。懒尸躺的时候究竟在逃避什么?还是真的感到身体疲惫?如果是前者,躺着也无济于事;如果是后者,尽管躺着,不用给自己太多焦虑。
说到身材焦虑,不得不提到饮食焦虑。为了减肥,多少女性和食物交上了不共戴天之仇。我也曾以畏惧的心理评判食物(《今晚吃什么?(我的减肥史片段)》),哪些是好的,哪些不好,却忘了关注自己,吃得开不开心,吃得饱不饱。在减肥的途中,我们一路盯着体重称上的数字,每次看见数字起伏时心情,堪比坐过山车。
聪明的现代人懂得用各种手段变美,通过变美取悦别人,用别人的开心来换取自己的开心。可是,身体真的开心吗?
在容貌焦虑这件事上,但愿每个人都能放过自己,放过他人;感受自己,感受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