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国学五《大学.中庸》

原文《康诰》曰:"克明德。"《大甲》:"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释义:《尚书.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尚书.大甲》说‘’常常想起上天赋予的光明美德。‘’《尚书.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自己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故事:《大禹治水》

传说上古时期,洪水泛滥,各地百姓深受其苦。帝尧时,派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鲧采用围堵的方法治水,不断的筑堤堵水。结果由于方法不当,反而使洪水越来越大,鲧也因此被流放。

大禹后来接替父亲的职位,继续治水。他吸取父亲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凿开河疏通水道,经过十三年的苦战,最终制服了洪水。其间,大禹处处为民先导,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历代人的称赞。大禹治理洪水,不仅使当时民众受益,而且泽及后代。因此,舜把帝位让给了他。

后辈吸取前辈失败的教训,用先进的经验技术治理洪水,为当时的老百姓造了福,而且惠及了后代。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处处以百姓的利益为先导,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的品德,功载千秋,为世代所称颂。

以德赢天下,用智慧造福人类,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处处把别人的利益放在前面,先人后己乃是大爱。

人的精神会发光,会有感染力,会激励后人奋发图强。只有震撼人心的东西才会得到传承,只有深入人心的东西才会发光发热,只有启迪人的灵魂的东西才会发扬光大。

其实读书的感觉就在于能够找到使心灵安慰的东西。在很多摇摆不定的时候,在深陷泥潭不能自拔的时候,在很多错误的理念当中无法理清的时候,读读书都能够得到解脱。

书是集合很多人的精华为一体的,精神是很多人的思想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是集智慧、勇敢、超脱、答疑、解惑、感悟为一体的产物。

梭罗先生在《瓦尔登湖》中写到:所有国家世代传承的最珍贵的资产就是书籍。所有房屋的书籍理所当然地会被最古老、最优秀的书籍占据。它们自身并无利益方面的诉求,当读者们从书籍中得到鼓舞与启迪时,对书籍自然本能地不愿排斥。

当你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一定是爱不释手的。那个时候心一定是静的,心跳一定是随着书中的节奏而起伏的,感觉一定是很特别的,当你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以后,你的心里就不会再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左右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读国学五《大学.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