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书目《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一你认为什么是“问题学生”

       目前关于问题生的代号有很多,例如差生,落后生、后进生、学困生等,虽然含义差不多,但要是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我更倾向于这样的说法:问题生,指的是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用常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需要进行个案诊疗的学生。

      问题学生虽然大部分成绩较差,但不能以成绩作为判定的依据,因为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有问题,有问题的学生也并非都是成绩差的,因此判断学生是否为问题生,还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多个方面的,这样的评价才更公正、客观。

二运用心理学的“ABC合理情绪疗法”解决孩子XX问题,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其中A(Antecedent)代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B(belief)指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

      这个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用“ABC合理情绪疗法”解决孩子自卑问题。

       我班有一个学生小博,智商很高,成绩也很好,按理说他应该很活泼开朗、阳光自信,可是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骨子里都透着自卑的人,走路也总是低着头,像一个小老头,言语中更是透着不自信。

       小博很喜欢历史和地理,而且学的也很好,很多问题都能给同学解答,有一次当他再次给学生解疑答惑后,小李和小韩说他是“行走的教科书”,这下可把他惹恼了,气得发脾气,摔东西,学生向我报告,我把小博叫到办公室,了解事情经过后,小博依然不依不饶的说小李和小韩是讽刺他,才叫他“行走的教科书”,非让他俩道歉不可。

       在这件事中,“行走的教科书”是事情的前因(A),发脾气、摔东西是事情的后果(C),而小博骨子里的自卑导致对这件事错误的看法(B)是引起的C的直接原因。

      既然找到事情的根源,那么只需要对症下药即可,找到小博自卑的原因。经过了解,小博的自卑与家庭有很大关系,爸爸很少能够静下心来与之沟通,奶奶也经常批评他,导致他没有自信,总是低头,缺少该年龄段所特有的阳光自信。

     我的对此是首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告知他的爸爸凡事要和孩子商量,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不要动辄打骂,要平心静气。家长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且基本上一周给我打一次电话,交流孩子周末在家生活或者学习的情况,我则在背后出谋划策,很好的实现家校沟通。

      其次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和习惯。刚开始时我还会生气发脾气,后来无论他做什么样的事情,我基本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我摸清应对他生气的方法了,那就是讲道理,他认死理,必须让他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和自己的错误,他才会信服,所以每次我都讲道理给他讲得明白透彻,让他心服口服。

      接着鼓励和欣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小博同样也有,他喜欢地理和历史,我就从这方面着手,刻意的引导他多说话,树立自信心。我的历史还好,于是我们一起讨论每个时代的社会状况,我的地理很差,我就很崇拜他,让他给我讲地理,我不断询问,他不断解答,在互动中增强其自信心。

    再接着用爱与信任征服小博。无论是在他的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有我的影子,平时也是嘘寒问暖。因为他成绩很好,但和学生关系差,我就专门安排他做我的助手,让学生给他背文章,还告诉他学习程度好的就要严格把关,程度差的就挑些简单的提问,他懂我的意思。班长也是我的助手,但找班长背文章的人少,原因是过于严格,所以这样学生就很喜欢小博了,同学关系也在不断改善,他的自信心也在不断提高。

      最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关怀。小博的问题由来已久,想要立竿见影的解决是不可能的,我便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事实上我俩的关系越来越好,他越来越自信,因为他看到我总是很自信,这种自信不自觉的影响着他,所以他也会和我开玩笑,夸赞我,总之是越来越自信了。

 三读完这本书带给你的改变是什么?

      这本书的确是班主任的必读书目,因为他书中的理论和办法都是很实用的,对于不同的问题,能够从多方面寻找原因。王老师的案例分析更是精彩绝伦,不仅有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积累经验,同时也能激发人的求知欲。

     对于问题学生,班主任可谓是绞尽脑汁的应付,但有时候效果甚微,因为很多时候班主任仅仅拥有爱与智慧是不行的,还需要有方法和计策,当认真剖析问题生的问题时,才能真正找到病因,从而做到对症下药。

      这本书列举了问题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当做教育的“百宝箱”,随时供翻阅。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我的心灵也得到一种洗礼,遇到问题要精心并潜心研究,把问题生当做教育的素材,当成自己成长的垫脚石,在不断的精力、研究、实践中获得成长。同时我觉得自己掌握了应付问题生的方法,丰盈了内心,也更有信心解决以后教育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读书目《问题学生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