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物致知,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最早出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国古代哲学家、大学者.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则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明德,明德天下。从这个先后顺序可以看出来,格物,是最基础的事情。

“格物”有三重境界,有所掌握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第一重境界:格物,透过现象,看本质。宋代理学家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达到融会贯通。朱熹也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递进。这和现代科学研究、推理方法,是一致的,通俗地说,格物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二重境界:致知,有用为角,无用为格。

《史记·律书》曰:“角者,言万物皆有枝格如角也”。古人认为万物皆有角格,角是外象,格是内空。角有万异,而格是一同。格物,即从万象中抽象,从抽象至无象,找悟万物共同的特性。怎么理解呢?任何事物皆有两面,有用的、可见的一面;以及不可见的、无用的一面。有用为角,无用为格。比如:一个碗。你能看见碗的材质,工艺,样式,颜色,即是有用的。而无用的,就是碗空出的地方,空出来的地方,才能盛装东西。这也是道家说的“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一个人有用,通常是指有技能、能力,能创造一些价值。比如,马云打造了阿里巴巴,这是有用。你学了开车的技能,即可以开车。你通过了司法考试,就能当律师。这都是有用。

一个人无用,通常是指品行,道德。一个人品德高尚,不偷不抢,不生是非,对人真诚,对伴侣忠诚,这样的品德,通常创造不出价值。虽然无用,乃为大用。

第三重境界:融合,物我融为一体,心物一体。《书.君奭》:“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这里的格,是感通的意思。格于皇天,感通上天。格者,正也,心物一体。王阳明说:“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后又说:“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在他看来,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心学里,心物一体,心正则物正。道家则说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格物致知的三重境界,循序渐进,就是达到了真知。

“农民休耕,渔民休渔,事实上就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表现,有文化的农民才会知道休养生息,有文化的商人才会知道兼济天下,有文化的主政者才会知道创造一个持续性、共享性的发展生态。”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有学者称之为镀金时代。上一轮狂飙突进的全球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让中国成功实现了“逆袭”,1979年到201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可以说,前40年经济建设的爆发力是很强,但现在持续力弱下来了,而文化的力量正是体现在行政力、控制力、持续力上。”而“持续力”正是文化最核心的作用,即“格物致知”。

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与信息爆炸或者说呈几何级增长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可以通过便捷的途径和媒介接触各种知识与信息。在文化传承与西方优秀、先进的学识学以致用上,真正的学会如何去辨别其真伪和价值,在当下就显得很重要,如何学会选择就离不开见识和智慧。无论所处的身份你是精英阶层,还是普通人,当具有了独立的判断力,才有辨别力或见识,才有识和胆连在一起,胆识可以说是人类难得的美德与智慧。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我们既要学又要思,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变成学识和见识。使格物致知通过文化的智慧对事物的把握调度、界定、应用,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从而真正地推动社会经济更高、更稳、更和谐的发展。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