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无意中拜读了《一群正被毁掉的乡村孩子》,暂且不论内容本身所带来的意义。
就文章来说,它是成功的,它的语言带有特定的女性委婉,但是又饱含了激烈反抗体制社会带来的形式主义。
如果世上有文人对文章有一见钟情之说,我想这种特殊的感情正好适应于我和它之间。
心动不能自已。
无关内容,只限于字字句句间的文人情怀,限于一种写作精神。
纯粹、真实。
1.
古来文人墨客,或风流或针砭时弊或反讽,用笔杆子闯出一片天下。
从小时候起,每逢读一本书籍,会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写出这样风流文章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他有过什么样的经历?”
一直到现在,文字对我一直有一股神秘感,不同的词句组合成截然不同的文句。
可是随着一日一日的时间流淌,我放在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凭着想象,借着一点点的真情实意,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文字。
可一路浏览下来,只剩一行行的华丽辞藻和为了突显自己不一样之处,而故意留下连自己也不懂的词句。
满目疮痍!
2.
小时候的我,爱上阅读,纯粹是因为没有其他可以打发的时间。
因为藏书少,阅读速度快,只能反复咀嚼,到最后反而体验出了不同的含义。
由一开始的打发时间到后来的喜欢,忘了花了多久的时间。
阅读陪伴了我的童年。
我就读于乡村小学,课余时间没有各种辅导班的打扰,再加上小时候的我性格孤僻、不爱讲话,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躲在一方清静的角落看书,
18岁前,没有出过我们那一方小城。
最远的地方,就是家与学校的距离。
书籍拉近了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弥补了我来自小城的缺憾!
对于外界的认识,无一不从书上获取,没有见过飞机和火车,也没有见过长长的公交车,没有品尝过汉堡炸鸡的滋味,也没有见过几分熟牛排的模样。
而这一切,书上都有。
18岁前,没有太过依赖网络,不知道电脑的开关机键。
那时唯一用过的电子产品,就是啃了2个月的馒头咬牙买下的翻盖手机。
一个星期后,它就牺牲在宿舍的下水道里。
现在想来,正是因为那时的我与网络接触太少,又不喜与人交往,才有了大量的时间放在各色书籍上。
是的,我看书从来不挑类型,只要是文字,我都能看的下去,看不懂看二篇而已。
阅读的习惯在我早年间慢慢种下,慢慢生根发芽,成为那些孤寂岁月里唯一的慰藉。
后来,身边慢慢多了朋友,阅读的时间慢慢减少,内心深处慢慢多了些文人的情怀与清高。
而今想起来,那怎么能是文人情怀?
它不浓烈不傲娇不坚定,只是一直以来的虚荣心作怪而已,以为自己是个例外,只是简单看了几个字,却自以为醉倒在书香里。
3.
13年,因某些事情,引发了一直以来郁结于心的情绪,我去了学校的心理室咨询,暂不评价这个老师的功力,但这次咨询而言,并没有解决我的问题,甚至更加严重。
是不是每一个自诩为文青的人,心里总是会有些忧郁的情绪。
是不是每一个词都要带有忧伤或悲壮的含义,才能产生出更多语句。
是不是心里带有情怀的文人大家,总会抑郁成疾,甚至有部分演变成自杀,这是对现实的抨击吗?
你听那,“春暖花开,面朝大海”
你看那,“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你瞧那,“每想你一次,天下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在爱而不得间,在痛失所爱后,一个情,击溃了所有生命防线。
也许此情非彼情,也许心思太过细腻。
以致这个世上少了一种呼吸,天上多了一颗星星。
躲在文字下面的另一些人呢,靠着一点点的小失意,放大至心底最大角落,连心脏里都落满悲伤。
这时的我们啊,文思泉涌,奋笔疾书,带来一篇又一篇的佳作。
悲伤时代的文,总格外感同身受,令人关注。
开朗阳光的人也会有过痛苦,笑容下的苦涩只有自己懂。
这些青春期的小情绪,人人都有,人人都能感同身受。
后来的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依然是书籍,只是这一次换成了心理书籍和散文书籍。
二楼的图书馆,大厅左边一列列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心理书籍,第一次接触,全文枯燥无味,全是各种专业术语。
值得可喜的是,里面夹杂了各种小故事和解决对策、心理排解。
后来,我整个大学的部分业余时间贡献在这里,阅读久了,心里似乎也没了那么多难受的东西。
回想起,初二那年,老师的批语“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一语成谶,我陷在自己的小情绪里越来越久。
幸好,还有它的陪伴。
后来,工作了,认识的人多了。
后来,喜欢的东西多了。
后来,手机占据了我的主要生活。
后来,我再也没有如那时般心无旁骛阅读一本书籍,再好的故事在我的眼里失去了吸引力,再好的语言我也品不出它特有的味道。
后来,我将那段岁月封藏,偶尔怀念。
4.
《一群正被毁掉的乡村孩子》火于它的内容,而我却更欣赏作者的情怀,没有任何物质的掺杂。
这一切,是我已经失去了的或许从来没有拥有过的。
我羡慕、喜欢,更希望自己是这般。
自以为的苦难,不过是自我铸造的牢笼,你看你这前半生,已是一路顺风顺水,无任风雨飘摇。
愿将来的我,依然有书相伴,不痴迷不逃离
愿心底有光,情怀满身
愿一支笔杆走天下,不失本心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