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三体——地球往事》有感

文/楠夕

去年偶然逛书店的时候,听从朋友的建议买了刘慈欣老师的科幻连载——《三体》。记得当时很吸引我的一个点:本书是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获奖作品,创造了中国科幻奇迹。

【书籍图片】

因为本人很喜欢科幻类的电影及故事,朋友也一直鼎力推荐,所以一口气将三本买齐了。

可拿回来读了几页之后,发现该书有些深奥,知识量太少的我根本没法理解老师文字下的科幻奥秘,便放任一边没再感兴趣了。

最近,由于空闲时间太多实在太过无聊,又想拾起来看看。虽然依旧不太能理解,但还是硬逼着自己阅读下去,终于在昨天将第一部看完了。

说来也奇怪,刚开始阅读该书的时候,因为无法理解而觉得很枯燥无聊。

可看到一半之后,竟然慢慢开始有了兴趣,很想去了解老师笔下的三体世界,好奇后来的地球究竟是如何,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自救的。

【书籍图片】

“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般真实。”

以上这句话,是第一部《地球往事》结尾后记中提到的。

虽然老师说的是科幻小说,但我却觉得这句话即使适用于我们的日常写作及故事中,也是没问题的。

无论是纯写作还是编故事,能够打动读者,进入其内心,那才是一部好的作品。而打动读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让其觉得真实,即使明知是虚构的也令人读不出“假”的破绽。

就像刘老师的《地球往事》一般,没有空穴来风的直接说三体世界,而是从文革时期的思想风潮中缓缓引出,到红岸基地的研究,到《三体》游戏中的宇宙世界体验...

层层刨开后发现,原来三体世界是真实存在的,那里的外星人还想要侵占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该书内容虽然为科幻,但里面描述的很多细节及运用的事物却都是真实的,比如:文化大革命、红岸基地等;书中还运用了世界各大名人做串联,比如:爱因斯坦、牛顿、秦始皇等。

这些真实,会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自愿去相信,去理解,去融入。

“写作,需要广泛的知识量去填补。没有实际的佐证,在读者眼里将都是空谈。”

读完刘老师《地球往事》的另一个感想,就是自己的阅读量真的太少了,平时的敲敲打打根本叫不上写作,只能算是将自己的想法给用文字说出来了而已。

像老师这样的真正写作,是需要很多的丰富知识去佐证、去填补的。

就像文中所描述到的宇宙世界,学术中的量子、质子等内容,如果没有深刻的理解是无法详细描述的。即使胡乱一通的写出来了,在读者眼里也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空谈,根本无法令人信服的。

所以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的持续输出好的作品,不仅仅需要多思考、多实践,更重要的还是得保证源源不断的知识获取,即不间断的多元化阅读。

只有丰富了我们的内涵、思想,才能在写作中输出准确的、吸引人的事实依据,才能让读者更加认同,从而呈现出一部好的作品。

-

(注:以上内容及观点仅为个人思考,不赞同及不喜欢的,敬请谅解!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三体——地球往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