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自我意识觉醒指南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最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是看到推荐栏里写着:这是一本高度集成的用故事讲理论的心理学入门书。正巧当时的我对心理学有着正在兴头上的热情,于是我便激情下单买了这本书。拿到书发现这本书不是很厚,相对于《梦的解析》或者是其他类别心理学书目而言,这本书很薄,也很简单,连带着目录一起,都像是第一本童书。带着好奇心和热情,我拿起了这本书。

        书中的蛤蟆先生一开始是一位热情又充满冒险精神的人,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都很担心他,于是在朋友獾和河鼠的建议下他决定去看心理咨询师。在与咨询师苍鹭的咨询中得知:蛤蟆虽努力成为众人喜欢的样子,但悲伤却从记忆深处不停地涌出来。就像一个挣扎的溺水者,他渐渐失去了力气,生命也黯然失色。蛤蟆不再爱玩爱闹,世界像黑白相片般惨淡。过去他总爱夸夸其谈,而如今却仿佛失去语言,只喃喃道:“我整个人都不太好!”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感觉自己和蛤蟆先生何其相似,过去的十几年里其实都在有意无意地活在别人的意愿中,当然也有我自己的意愿,可是在我的意愿中又有多少是我自己发自内心所追求的。我没有真正理解“对自己负责”的概念,我很纯粹,又很复杂,我纯粹地去听那些外界的期许和要求,又在自我批评和纠结中跟着众人的方向行走着,这是我,是很多人的写照。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会把那个外界的目标美化,比如,“高考考得好可以上个好学校”这样片面单薄的目的,没头没尾的,这样的要求,既没有考量我们过去的性格和经历,也没有去估算我们未来的规划和适应力,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却是让我、我们撑过了“暗无天日”的高三生活,这样的目标,不是目标,是我们的一种依赖而已。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触动,于是我静下心来继续往下读。

        在书中,蛤蟆先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缩影,而作者就是苍鹭咨询师,他通过不断地发出引导性的问题和不时的大段沉默来回应蛤蟆先生和读者。更有一些断断续续又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不断被抛出,我就像蛤蟆先生一样,听得云里雾里,在每次咨询完我也会有些摸不着头脑地去揣摩。但这之后我都会都很急切,在读到每一次的咨询时间时,我很迫切地想要知道后续的结果。这点,其实也是以小见大的实例,我们都很迫切,迫切地想要得到一个结果,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公式化的东西其实早就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我们可以细想,是不是每次在我们遇到问题时,都是竭尽全力地去寻找答案或者是能够立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导向本来是没有错的,遇到问题然后去解决它,这是正常的逻辑,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反应的过程,这是一个统规全局的过程,有点类似,我们下棋的时候近看许久后,突然提高我们的视线,看到那些其他棋子布局间的逻辑时的思考。更细化地说,这是我们逐渐失去思考、整合能力的过程。这与解决问题后的复盘和遇到问题时候的反应和思考过程的底层逻辑不同,这是一个更需要冷静和整合的过程,需要更多地看到大体,而不是局部。这样“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看上去是我们主动地在解决问题,其实某个方面来说,我们依旧是被动的,我们是问题导向的,没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去规避后续的东西,这是一个”只看见眼前“的现象。

        于是我在短暂的反思后,我静下心来,开始想这个问题出现的背景和原因,我想不依靠外界的力量,只是抓住问题和答案以及对于问题、提问本身的特质去宏观地思考,便是这样的一番理解:

蛤蟆对苍鹭说:“我不知道是不是你有意为之,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的关系像父母和孩子,我常常想依赖你,也总希望能从你的口中听到一些睿智睿智的话,能给我答案。你当然教了我很多,对我非常有帮助,但你从没给过我答案。”

苍鹭说:“你期待我给你答案,你看我的眼神像孩子寻求父母的认可。”而苍鹭尽量不那么做,总是把问题抛回给蛤蟆,鼓励蛤蟆进入成人状态。
蛤蟆说:“我懂了,在咨询的过程里,从依赖到对抗依赖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

        这种成人的状态是我们所缺乏的,我们更渴望从外界,或者是直接的问题导向答案式的解决方案,但这样的思考方式是不成熟的,这段话与我最终得出的内容出奇地一致,于是,这更吸引我继续阅读下去了。虽然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有些羞惭,因为我发现自己读这本书的初衷就是偏颇的,我期待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犹如父母,告诉我要怎么做?其实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本书去理解自己的行为,充分理解自我并且掌控它,甚至要体会独立的自我接纳和更高要求的求同存异并接纳他人。这本书更多的是去挖掘自己,去看到自己,然后接纳自救。


          于是我学到了几个新的词汇:“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书中是这样解释这三个词的,归纳如下:

1.“儿童自我状态”:就是“儿童自我状态,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的。幼年时将刚出生就具备的几种基本情感抓紧发展演化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某事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了自我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的一生。【简言之:在长大后,依旧自动做出和小时候一样的反应,童年时的情感和行为处理模式和小时候一样,然后再次体验到童年时候的感受,这种感受好的坏的都有。许多感受与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有关。】

2.“父母自我状态”:表现的如同自己的父母,基本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用言语重复从父母那学来的挂念和价值,回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样的状态就是让自己犹如一个法官,一直在控诉别人,给他们定罪,然后顺利成章地惩罚他们,有时候甚至是自我审判,谴责自己。

3.“成人自我状态”: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都有情绪化的地方),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而非复制儿童时或父母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所有的知识和技能能为自己所用,行事可以理性而合理,能够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地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简言之,这是一种思想上的独立,在原来的思想基础上有所脱出,但是又有强烈的因果关系,因为这是你孕育而出的一种独立】

  这三个词,让我倍感舒畅,因为在过去这些内容很难用自己模糊的概念来表达,我在过去,只能不断地重复“原生家庭”这样泛泛的词去解释我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之间的压抑和不解。原来”突而不破“的问题被解开了,感觉自己被苍鹭看透、被他共情,这样的感觉十分奇妙。正如书中所说:

“没有人能够强迫别人进入“成人状态”。心理咨询师,自然也不行。“

所以心理咨询师苍鹭能做的是鼓励咨询者蛤蟆进入自己的“成人状态”,而没有强迫蛤蟆先生之前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因为只有自己才能决定怎么做。这也回答了上文中,为什么苍鹭更多的不是告诉蛤蟆怎么做,而是将问题反抛给蛤蟆,让它自己找到答案。

书中还提到一个方法论去更好地让我们自己去找到自己,自我孕育出独立地“成人自我状态”——自证预言。这个词的意思是:

    一旦我们在童年时决定了用怎样的态度和观点,就会在以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样的态度和观点影响了我们的选择行为,构建了我们的底层架构,我们通过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通过控制事情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确保自己的世界和预期一样。 【这是一种自我的保护模式,是一种持续的“信息茧房”,通过这样的形式去更好地维持现状。】如某些人确信自己不够优秀,陷入自卑与自责,或者说是困在“我不好,别人都好”的自我预设里,所以潜意识里做的行为都是为了印证这样的预设,形成“赢了预言游戏,输了自己”的状态。一旦自己给自己下了“定义”,往后所有的内容,都会永远“点题”,永远不离题。正如书中说的:

      “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打破从童年时延续下来的因果循环,打破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书中的蛤蟆先生,最初也陷入“我不好,别人好”的底层逻辑里,一直过的不开心。但是,它通过10次咨询,选择了“我好,你也好”的人生信条,并依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虽然这个选择不能给它庇护,但这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是一种独立思想的诞生和“成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让蛤蟆道别了过去,获得了新生。

      读完这本书没有很久,但是确实是让我有些惊讶,因为我可以理解甚至说可以很深入地讲出这些概念,它让我感到一种轻松感,感到好像原本心中地晦涩一下子被人看破了,不仅看破了,还给予了帮助。10次咨询的时间,一本像童话书一样的视角,但是确实是真实的情绪起伏和释然的过程。这样通俗易懂的书目,希望也可以为你带去一点轻松和释然的畅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自我意识觉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