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话说“知足常乐”

年轻时,知足常乐这四个字我很少关注。似乎是过了四十,这四个字就不断在嘴里出现了。看到别人中年升官发财,看到别人买房买车,看到别人休闲娱乐……我常常都会用知足常乐安慰自己,以此得到幸福感。

知足常乐,这个成语其实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意思是“天下有道,国泰民安,无征无伐,战马却用来种地;天下道德缺失,征伐肆起,怀驹的母马也要上战场。最大的罪过就是贪婪的欲望;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错是本性的贪得无厌。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其满足是永恒的。”

从前后关联内容来看,老子的这段话,其实本意是告诫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要遵循“道”,要知足,不可贪欲,干一些损公肥私的事情来。所谓知足,并不是不求上进。知足,只是了解自己的优点,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后来,就用这个成语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也因为如此,陶渊明面对苦难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刘禹锡面对知县的刻意刁难,能“调素琴,阅金经”他们不悲伤,不低沉。正是因为他们懂“知足不贪,安贫乐道”,所以才有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洁之乐流传千古。由此可见,知足常乐确实可以帮助人获得幸福。《五卷书》中也说“谁要是在内心里真正是知足常乐,他就能获得一切幸福。”

那是不是说,任何时候,任何问题,都可以用知足常乐的心态来面对呢?今天,课间楼道巡查时,突然听到十班教室有人大喊一声:“我就这样了,知足常乐嘛!”蓦地一愣,趴在窗户上看了看,喊口号的是一个刚刚在办公室因为成绩问题,被英语老师苦口婆心一番的小子。他,二十几分的成绩,知足常乐,忽然就有种违和感。怎么琢磨,怎么别扭。

事实上,常常有人和我的学生一样,在生活中感到吃力时,就会用“知足常乐”来掩盖自己的懈怠;工作上不思进取时,就会用“知足常乐”来掩盖自己的堕落。感情上受到伤害时,就会用“知足常乐”来掩盖自己的自欺欺人。很明显,知足常乐,已不仅仅是安于已经得到的,而是成了逃避,麻醉,自欺的借口。而这样的理解,实在太过断章取义,就如我的那个学生。

我们必须知道,知足常乐的本意其实是要求我们以正确的心态应对宠辱得失。知足者,并非放弃追求,而是对自我现状的肯定。因为,生活中,某些时候,知足常乐确实能起到让人心平气和,学会珍惜的作用。尤其是年过不惑,已有所积淀,而又力有所及之时,用“知足常乐”能让很多被生活工作压的直不起腰的人找到心灵的出口。不过,将“知足常乐”用在正需打基础、立大志的十三四岁的孩子身上;用在正需奋力拼搏、开创未来的青年人身上,还是需要斟酌二三的。

可见,知足常乐之心态,确实于人有益,但却不是任何时候、任何问题都适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言碎语】话说“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