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三部,第十五章,第七节)

        第十五章 实事求是评赵构

                  第七节 评赵构(四)

(续昨)

四,颠沛流离能吃苦。赵构自公元1127年五月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到公元1138年二月正式定都临安,前后十二年,期间东奔西走、颠破流离,一位皇帝,常年处于这种居无定所的状况,说他不艰难是不客观的。

有人会说,谁让他跑的?坐下来打不就得了!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打要打得赢啊!还有人会说,赵构一开始定的议和国策就有问题,所以没想到要打,更打不赢!其实对于一位议和者来说,更想在战场上打赢,只有打得赢,才有底气和敌方谈,敌方才会留机会让你谈。敌方如有实力一棍子将你打死,是不会正襟危坐和你谈条件、讲价钱、打口水仗的。

五,英明决策定帝都。赵构东奔西跑的十二年,其实也是四处挑选都城的过程。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做都城的城市有很多:咸阳、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等等。中国诺大地盘,哪里不能做都城?理由千万条,最高领导意志第一条!最高领导认为哪儿适宜为都城,哪儿就可以为都城,什么发祥地、皇族势力、战略要地、地形地貌,等等原因,统统得为最高领导的意志服务。所以北魏孝文帝从大同迁到洛阳、完颜亮从哈尔滨阿城迁北京、后来朱棣从南京迁北京,说迁就迁了,和平年代,没有安全隐患,皇帝在哪儿,哪儿就是政治中心。

战争时期就大不相同了,城镇那么多,你怎么选?选得好,长治久安,选得不好,自己一百多斤就交代了!

赵构的面临选择多吗?莫说他自己的选择,就是身边重臣的建议,也让人难以抉择。宗泽三番五次提出回汴京开封;张浚主持川陕防务时,请他入四川;宰相吕颐浩坚持去襄阳。等等,赵构一概没有听从,而最后选择了杭州,对不对?事实摆在那,毋庸多说。

六,能屈能伸避刀锋。公元1129年苗刘叛乱,苗傅、刘正彦避赵构退位,从太后到宰相无人同意,唯有赵构,能够认清形势,亲自在座椅上写退位诏书,传位小皇子,请太后听政。此举缓和了叛乱者激烈的情绪,保全了自己性命,从而后来得以复辟。赵构复辟,这是从古到今少有的在谋反中不仅安然无恙,反而成功复辟的唯一典型。

七,以叛制叛好策略。前文讲过,南宋初期,叛乱、起义、兵变此起彼伏、多如牛毛,赵构的策略是,只要你投降,一概接纳,且并不吝啬朝廷官爵,所以,朝廷能够在几年的时间内,平定国内动荡的局势!同时还锻炼了一大批战将。

八,一以贯之促议和。“议和”是赵构即位后便制定的国策,为什么“议和”,前文已经说过,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促成“议和”,应该说实属不易!在议和期间,赵构也曾几次下诏亲征,命令抗战,当然所有抗战的目的,都是为议和服务的。

九,心狠手辣杀大将。如果我们认为赵构是温情脉脉、优柔寡断之人,那就大错特错了,赵构完全具备皇帝素质,前文细述过,为了震慑群将、巩固皇权,赵构不惜背负骂名(实际,这个大部分骂名,他还让秦桧背了),冤杀岳飞。彻底根除了将帅尾大不掉的隐患。

赵构冤杀岳飞,在大宋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个例。大宋不仅对文臣宽容,对战败的武将也极端宽容,基本都是免官、降职,至多是流配而已。赵构悍然举起屠刀,产生的后果是很震动地。直到二十年后,孝宗刚上位,下诏命四川吴璘放弃德顺诚,部下劝吴璘说,放弃德顺诚对大宋朝廷不利 ,吴璘无奈地回答,朝廷下了诏书,我不听,能行吗?

杀大将如此,敢挡去路的小兵,赵构亦不手软。公元1129年二月,金军攻陷天长军,赵构在扬州,两地仅百里。赵构闻报,急忙带少数心腹随从先跑,到杨子桥,有一卫士出言不逊,赵构二话不说,立即拔剑将他杀了。

十,明眼如炬选嗣君。挑选继承人是所有帝王面临的头等大事。亲儿子都难选,何况是选养子,赵构先从一百位宗族子弟中选了十位,又在十位中挑选了两位,最后两位中选了赵眘,对不对?事实证明,赵构的选择是明智的、正确的。

十一,心甘情愿退皇位。“禅让”这件事,中国历来推崇备至,尧禅舜,舜禅禹,一直有崇高的光环,可这事毕竟只是个传说。真正主动自愿做到了“禅让”的,只有赵构和他养子赵眘而已。把手中的帝王权力全部交出去,自己做太上皇,说来容易,做来难。这需要大智慧、大勇气、大度量、好心态才能为之。

中国有名的太上皇有多位,刘邦父亲“太上皇”名号是刘邦封的,李渊做“太上皇”是李世民逼迫的;李隆基做“太上皇”是迫于无奈的,还受尽委屈;赵佶做“太上皇”是为了逃避责任;孝宗赵眘也做了六年“太上皇”,可晚年不幸福;光宗赵惇做了七年“太上皇”同样不是主动退位的。后世的乾隆,名为“太上皇”,实际仍然幕后掌舵。

有人说赵构做太上皇实际也是幕后老板,并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具体见“佐料”)许多人都喜欢拿来做证据,以证明赵构左右政局,这是完全不懂政治的表现。赵构退位后,赵眘不管是打还是和,甚至赵眘选择继承人时,立小(赵惇)不立大(赵恺),赵构从未置喙;赵眘为岳飞部分平反,赵构也不干涉,赵构掌哪门子舵?

十二,父慈子孝享高寿。赵构退位做“太上皇”后,享受了二十六年的幸福晚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孝宗虽非他亲生,却胜似亲生,赵眘即使做了皇帝,仍然每月四次到德寿宫向他问安,二十六年间月月如此,赵构死后,孝宗悲痛欲绝,两天不能进食,又表示要服丧三年。赵昚为了服丧,甚至让太子赵惇参与政事。两年后,赵眘为了更好的安心服丧,索性也退位为“太上皇”,继续为赵构服丧。赵眘作为养子,如此孝顺,赵构作为养父,复有何求?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赵眘有如此优良表现,这难道不是赵构言传身教的结果吗?


佐料:一天,赵构于灵隐寺冷泉亭闲坐,有个行者(在寺院伏侍杂役未曾落发的出家人)对他照料得很殷勤,他打量了一番,道:“我看你样子不像个行者,你是什么人啊?”

行者哭着诉说道:“我本是一个郡守(指知州),因为得罪了监司,被诬陷降罪,罚为庶人。为了糊口,来此处投师舅,苟延残喘。”

赵构心中同情,当即道:“我明天替你去向皇帝说说看。”

一段时间后,赵构再去冷泉亭,见那人还在,便问他,那人道:“没听说有何动静!”

第二天,恰好孝宗赵眘请赵构和吴皇后到景园相聚,期间,赵构不说不笑,大不同往日,孝宗问原因,赵构也不答。吴皇后看不过意,劝道:“孩儿好意招待我们老夫妻,何必发怒?”

赵构沉默很久,才道:“我老了,人家不听我的话了!”

孝宗骇异不已,忙又请吴皇后问是何事由?赵构道:“那行者的事,朕说了没用,使朕羞于见他!”

孝宗回答道:“我已命宰相查了,此人贪赃枉法,免他一死已是宽大,复职实在不妥。然而这等小事,明日一定解决,今日且开怀畅饮!”赵构这才脸上有了笑容。

第二天,孝宗口谕宰相再办,宰相还是坚持原来意见,孝宗道:“昨日太上皇发脾气,朕几乎无地缝可钻,那人即使犯了大逆谋反罪,你也得给他复职。”宰相只得照办。

常有人拿这事说赵构没有放权。是这样么?恰恰相反,这事充分证明,赵构退位后,将皇权全部交给了孝宗。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这事充分反映,赵构没有了丝毫人事任命权。赵构想帮某人一个忙,先得对孝宗说,而孝宗有选择听不听的权力,认为对就听,不对就不听!而赵构见没帮到忙,心中有愧,但他不能训斥孝宗,只能采取耍点老年人脾气的办法,不搭理孝宗。而孝宗的顺从不过是为了体现孝心而已!

另外,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孝宗恢复”条记录:孝宗每次侍奉赵构,必定力陈恢复大计以征求赵构同意,念叨得赵构烦了,赵构道:“等老者百岁后,你再来讨论这事!”赵眘自此不敢再说。这事儿应当是子虚乌有,因为孝宗即位第二年,便主持“隆兴北伐”。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三部,第十五章,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