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

“匪夷所思”这个成语出自《周易.涣》第六四爻“……涣有丘,匪夷所思。”“涣”字本意指水面广阔且流速快,多用于描述洪水。“丘”指小山包,起初单指平原上大于“堆”,小于“山”的土台。那么,何以在洪水中有个土丘就匪夷所思了呢?是因为人们对“匪夷所思”的理解,随着时间流驶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变化。“匪”为“非”的借用,“夷”为“平常普通”,这是今人的理解,先秦时代则大不一样。《广雅》里说:“匪,彼也”!古汉语里“匪”字的读音就是“彼”,“匪”即是彼的通假字。“夷”字则是华人为居住在山东,淮北一带的渔猎民族所独创,意为“背弓箭之人”,非常形象!由于夷族最早同华夏融合,具体形象已然被其强大的文字化为碎末残渣,远不如风,韵犹存的苗和越。但其实,夷族文化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影响,丝毫未见得比华族小。这两个民族的关系,大致相当于西方的萨宾之于罗马。换句话说,今天的汉人,或多或少都携带者夷人的遗传密码。 按常理保有的夷族基因最多应该是山东大汉,毕竟,那里是夷族生活的核心区域,不妨据此来推测我们这些远祖原貌。从生理特征来看,他们明显不同于南来的苗越两族,也不太像西伯利亚南下的通古斯人,很有可能是比华族更早进入东亚的西方人。因为华族越过秦岭向东扩张的时候,夷族已经和占据着河南,河北大部的苗族组成了一个叫“有炎”的部落联盟。“炎”字的本意是“火把聚集”,表示很多部落聚在一起。“炎帝”就是华人对这个盟军司令的称呼。而当时人口最多,最为强大的部落是“有苗氏”。以农耕和釆集,渔猎的生产力来推算的话,估计华,夷两族加在一起也没有苗族人多。战争的暴发,一定有个不为人知的契机,按说华人没理由冒灭族之险,毫无把握地去招惹强大而又剽悍的苗族,其中一定另有玄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苗族的强势崛起,让夷族感到了巨大的威胁,身为夷人的“炎帝”决定挑唆华苗矛盾,并与华族黄帝签有秘密协议,承诺两面夹击……一如二战苏、德瓜分波兰。“涿鹿之战”就此拉开序幕,然尔苗人可不像波兰人那样容易对付,为此,炎帝又留了一手,先坐山观虎斗,迟迟不出手,害得黄帝九战皆负,一路败退,差点遭遇灭族之灾。趁苗祖蚩尤追击黄帝,远离巢穴之际,炎帝偷袭了苗族的大本营,切断了苗军粮道。蚩尤急率主力回援,黄帝借机发起反扑,遂大败苗军,生擒蚩尤……。尔后双方又联手剿灭了刑天领导的苗族残余势力,将苗族彻底赶出中原舞台,这也许就是苗族五千年都不愿与华夏和解的源因罢。 华族的特点是“勇武好学,百折不挠”,夷族的特点则是“工于心计,匠于巧思”!这两个攻击性都很强的种族,不可避免地要来一场“火星撞地球”,那就是空前惨烈的“阪泉大战”,战事呈胶着状,双方都筋疲力竭,损失惨重。虽然炎帝略占上风,却无力制服黄帝。只好缔结盟约,组建了一个议会选举制的联合机构叫“炎黄部落联盟”,也是“炎黄子孙”的出处。 夷族的强大,从之后的故事也能看出些端倪。据专家考证,羿和舜都是夷人。羿是凭武力压制议会而擅权;舜则操纵议会想独裁,甚至放逐了尧……这都说明夷族在议会里所占的席位一点也不比华族少,很有可能是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好在华族创建的文字以及优良传统发挥了作用,在不断学习中逐渐超越了夷族。到了商王帝辛时代,决心奋先祖之余烈,准备一举铲除绵延千年的夷患。可惜旷日持久的战事拖垮了大商王朝,西周武王趁火打劫,夺取中原,并迅速派出王国最优秀的统帅姜子牙来对付夷人的疯狂反扑。在姜太公的阴谋阳谋面前,夷人自叹弗如,慢慢被驱赶到半岛东部,或渡海亡命,或皈依齐鲁,继而消失在东亚民族之林……“夷”字这才渐生贬义。不过那是汉以后的事,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没有。齐国很多公主都称“夷姜”有赞美之意,大约“姨娘”也是这么来的;名相管仲字“夷吾”,“夷吾”者“吾夷”也。在古代,字是一个人走向社会时设计的名片,当然是选择的“高大上”字眼;据说另一个齐国名相晏婴也是个夷人,说明那时夷族还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而存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夷”字竟衍生出“平”“常”之义,并逐渐掩盖了原意。或许是在夷族昌盛期,华北的气候还很温润潮湿,故尔夷人择“丘”而居,据说都邑就叫“营丘”。他们将丘顶铲平,弄成一个高台,华人为此又造了一个专属名词曰“京”。若果“夷”和“平”真有什么关联,大摡就在这“丘”“京”之间,叫做“夷为平地”!那么,“涣有丘,匪夷所思”其实是周文王希望后人能学习夷人未雨绸缪的思维方式,译成白话文就是:“洪水中有丘,那就是夷人的构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