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思考,自律——读《富兰克林自传》

      小时候很怕读传记,但更怕无字可看。所以只有在完全无书可读的时候,才会去读人物传记。记得父亲有段时间试图培养我对时事政治的兴趣,有时会和我讨论《参考消息》上的新闻,我基本沉默不语。父亲看这个办法不奏效,就试着让我看张作霖的传记。只看了前几页,从来不知道张作霖十几岁后究竟干了啥。父亲只得作罢,结论是:对政治不感兴趣。但是有一本传记,我是完完整整读完了的,今年春天又重读了一遍,就是《富兰克林自传》。

    少年时有两译本对我影响很深,一本就是《富兰克林自传》,还有一本是尼克松的《领导者》。现在想来,这两本书特别有common sense,是我理性思维的启蒙。

      读《富兰克林自传》是慕着他作为科学家的名声,好像那时候的小孩子都有个2000年时成为科学家的梦。当然,毫不出意料的,我没有成为科学家。出乎意料的,是我在那本自传里根本没读到关于科学的部分,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他怎样经营印刷厂。所以,有点失望,也就没有一读再读了。现在想来,那时看的版本可能只有自传的第一部分,而现在看的版本是包括四部分的。但是这不重要,第一部分也足以让我明白,一个人如果时时观察,不断思考,不停留心改进自己,终会成为怎样的人。

图片发自App

      大人教育小孩子,通常都想让小孩子做这个,做那个,这些基本无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发动机,发动机有个运行的规则和原理,在这个规则和原理的支配下运转,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这个运行规则一旦形成,就会形成自己的动力模式和运行机制,这才是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利器。他用这个形成外在行为模式和选择,是这个动力机制决定了小孩子做这个而不做那个。富兰克林的自传,基本让人看到了动力机制形成的原理。他写了二十多年的历书“穷查理如是说”,更多的是讲人生智慧和行为准则,很可能更倾向于操作层面。自传并没有写完,特别是后面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讨论和起草过程,自传中都还没有写到。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把动力机制形成的过程清晰地看出来。

      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宝藏,都有无限能量,但是怎样才能找到那把启动能量的钥匙呢?这把钥匙可以有很多种命名的方式,但是说到底,不过就是人不甘于现状,想改变,想向上。有了这个,成长的大幕就徐徐拉开了。富兰克林只正式上过两年学,一年在拉丁文学校学文法,第二年学算术,以后的都是自学。十七岁离家出走到费城,开始自己的闯荡。其间因不能识人使自己陷于窘境的时候颇有,艰难更不必提。但是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痛苦卓绝的人,而是一个兴致盎然的人。这个人不管周遭怎样变化,不管在家乡,在费城,还是在伦敦,都勤勉尽责,因为他是在一步不停歇地奔向自己心里的美好生活。这美好生活的内涵是变化的,可能是脱离专制兄长的钳制,可能是和朋友们一起更好地互学和成长,可能是财务上的扭亏为盈,可能是成家立室。目的地在那里,才一脚踩下油门,然后绝尘而去。没有目标的出发可能适合中年以后的思考和求索,少年时形成机制的第一要务,就是奔向自己心里的目标。这一层意思,中国教育中其实也很强调,但是我们往往把目标制定权放在大人手中。成长可不是你制定了目标,我来实现;只能是我自己制定目标,我自己来实现。你不必害怕我会犯错误,目标在那里,偏离的时候我会回转。犯错并因此而思考,是动力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图片发自App

      是的,我们就来说思考。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话很深,后来好像被用于关于学科学习的思考了,而不是用于指导人生。我们往往希望自己或者孩子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早睡早起,日事日毕,等等。但是这些往往无用。哪怕我们做了很详尽周密的计划,甚至给各种压力、督促或提示,都没用。为什么,我们在思想深处并没有通过一条清晰的逻辑线,把那件事置顶。朋友好意,一直建议我去做几项护理,我一月都很难去做一次。但是运动,基本风雨无阻。做护理的女孩好心要每周提醒我,但是仍然无用。道理很简单:我并没有想明白护理对我到底有何用处,当然更谈不上重要性。我可以坚持更难坚持的,是因为我知道这个对我至关重要。《富兰克林自传》充分揭示了思考的重要性。富兰克林观察很多人,很多种情况,哪怕只是坐船出行,他也会仔细认真观察船的制作、航行方案和货物放置不同对船运行速度的影响,会观察灯塔的作用,并认真思考可能的实验或者推广方案。一个一直保持思考的人等于不断给自己的动力系统加油、润滑,动力系统会运行越来越顺畅有效率。我们不仅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和教训中学习,更可以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人与人表现出很大不同,但是共性部分也许更多。多思考,等于不断在对自己进行案例教学。我们往往相信学校和课堂里传授了大部分知识,其实知识俯拾皆是,只要有一颗勤于思考的心和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自律是美德,也是人在确定目标并通过思考打开自己后的人生花朵。自传中有一部分专门写自律之法,富兰克林列了十三项,并特为解释了第十三项是因怎样的缘由加上去的。对照一下,觉得如果自己用这个体系,小本子上会密密麻麻,充满各种逾矩。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反观自己,从心所欲处颇多,但几乎事事逾矩。如果晚年写一本往事追忆录,估计会写满自己的缺失。现在回顾似乎还早,但真的想起来,觉得自己的机制里动力和目标一直是有的,思考也有一些,但是到了自律的层面,就停了,总是自己的刀削不得自己的把儿。于是就止步于半山,徘徊不前。人肯在应该无私处不自私?在该勇敢处不怯懦?在该奉献时不犹疑?人生很多瞻前顾后,其实就是平时不曾训练的反应。我们的勇气和智慧,都不会在需要的一瞬间就迸发出来,除非我们平时就砥砺训练。少时看《富兰克林自传》,以为自己人生大把前程,尚有很多进步空间;现在看自传,如人照镜,知道自己在重大抉择中的成因,和自己的积习何以形成。人能保持一时的奋进之势,靠企图心可以,甚至靠虚荣心都可以。想保持一生奋进之势,则必然需要有理想,也要有强大的自律。靠别人约束的人和靠自己约束的人,越走差距越大,最后终成云泥。

图片发自App

      这文写得干瘪,很多词不尽意之处,但还是迫不及待写下来。能在少年时和成年后都照耀自己的书,很值得像小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样记录。我们离伟大很远,但是每日做到一毫,离伟大就近了一毫。

      把这本书推荐给女儿和小友,也推荐给现在的自己。进步是永恒的话题,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处,都是人生起点。

  文中图女儿摄于北海公园,2019春。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启,思考,自律——读《富兰克林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