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学家都是讲故事的高手。所罗门教授夫妇这本哲学导论跟传统哲学导论不同的地方在于,传统都是按时间顺序,一个派系一个派系地讲下来。他却把哲学这枚大果子横切一刀,让我们一眼即看到果皮果肉果核,直接把历代哲学大师们(主要是西方主流哲学家)最关切的问题全摆出来,告诉我们那些大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
这几个问题就变成本书的九大章:
1)生活的意义;
2)上帝;
3)实在的本性;
4)真理的追寻;
5)自我;
6)自由;
7)道德和好的生活;
8)正义和好的社会;
9)美
此外另辟一章给非西方哲学家,对他们及他们的思想作了简要介绍。
2,
说来好笑,之前也读过一些哲学书,但直到读这本才真正弄明白很多哲学上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比如那个该死的“形而上学”。当年亚里士多德的学生编辑其作品时,把关于自然科学的归于“物理学”,其它分析原理的归于“后物理学”(就是放在物理学后面的意思)。翻译过来的时候参照《易经》里“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译成“形而上学”(就是关于“形而上”的学问,专门研究看不见的事物,研究理)。中学政治对形而上学一直是持批判态度的。所以我的意识里便觉得形而上学就是不好的。黑格尔研究形而上学,所以黑格尔就不好。
作者在“前言”里专门讲了一个关于黑格尔的故事,说1806年拿破仑的军队逼近德国耶拿大学城,战争迫在眉睫,黑格尔迅速抓住那段艰难岁月的紧张、激动与焦虑,写出了那本《精神现象学》。那本书里的洞见蕴含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对当时及后代的人们提供了强大的指引。
所罗门教授请那些读过黑格尔著作的学生描述一下他们对自己和这个时代的看法,结果大家多用“沉闷”、“危机”、甚至“绝望”来形容生活的无意义。
于是他意识到黑格尔再伟大,已指引不了当代的年轻人,我们的时代缺少一种哲学(恰如宗教觉得我们的时代缺少一种信仰,心理学家认为当代的人们缺少灵魂,科学家觉得科学急需进步,差不多是一个道理)。
这大概就是作者写作本书的出发点,他想把哲学普及给尽可能多的人,希望哲学这种“对智慧的爱”能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生活的烦恼,找到生命的意义。
所以这本书的文字相对来说比较简洁,在讲述每一个课题时,不会把哲学抽离到生活之外,而总是结合生活,给人一种极亲近的感觉。一个现实的意义就是读起来不容易犯困。
3,
在看第八章之前本来是要给这本书打9分的,看完觉得还是8分吧。
第八章讲“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在此之前作者陈述每一种观点时能基本保持中立的态度,像一名主持人那样,只负责把一种观点摆出来,然后让哲学家们去彼此“辩论”,一较高下。
但是在这个章节,作者突然跳出来直接参与辩论。
利己主义方面举的例子是安·兰德。十年前读过安·兰德的《源泉》和《阿特拉斯耸耸肩》。她是那种把人性和内心的呼声放在第一位的人,觉得任何道德束缚都应让位于一个人的内心。简单说就是不要被律条束缚,要追随自己的内心。
在上世纪中期发出这样的声音,对当时的女性意识觉醒和人性解放起到怎样大的推动是可想而知的。
不过她自然也极大地触动了男权社会的利益,所以伦理学教授们便都拿着康德的道德观和自律精神来反击。
所罗门教授在这本《大问题》里也不例外。我觉得他对安兰德的批判到了几近无情的地步,比如把她归为“通俗小说家”。同样以写哲理小说出名的黑塞,他就把其归为哲学家。
在批判安·兰德时,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说安·兰德你不是说什么时候都要听从人的内心,追随自己的意愿吗?那么好,我们是不是想杀人而且条件也允许的时候就去杀人啊?然后他搬出“摩西十诫”来说,有些事(比如杀人)是无论如何也绝对不可以做的。
那么我就想问作者了,假如在战场上跟敌人短兵相接,我不杀他/她,他/她便要杀我,那时我也需照您说的,绝对不可以杀他/她吗?
可见任何一种思想都应当放在一定的框架内来讨论。康德固然伟大,但不见得就适用于当前的社会,或者至少不是每一条都仍然适用。比如他那个“自由源于自律”的观点我就不完全认同。举个例子,一份你非常讨厌的工作实在做不下去了,此时若按康德的指示,再做不下去都要硬着头皮坚持下去,那你就死定了(焦虑死)。倒不如听安·兰德的,跟随内心的呼声:实在做不下去了不妨不要这份工作 (大不了饿死)。
在焦虑死和饿死之间,我选择饿死。毕竟在当代社会饿死的可能性比较小些(康德那个时代可能焦虑死的可能性小些)。
4,
作者这本书里对非西方哲学介绍得非常简单,非西方哲学里跟我们最息息相关的当然是中国哲学。作者建议参照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那是冯于1946年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时,为了作东西方交流,专门为美国学生写的。
胡适也写过一系列哲学书(事实上胡适是研究中国哲学第一人),比如那套北大哲学课,一年后精简成一本导论:《每天学点哲学》(名字听起来有点像当今的畅销“鸡汤”)。
同冯友兰比起来我更喜欢胡适。
因为胡适的故事讲得更好。以写哲理文章出名的阿根廷当代作家博尔赫斯在《沙之书》那本随笔集里有一篇专门批评书呆子的,说某人一辈子都在看书,钻在书里不出来。他觉得做个书呆子一点意义也没有。读书终究是为了明白事理,是为了生活。
胡适显然不是书呆子,他似乎有种天然的批判精神。当他讲历史讲哲学时,不是孤立地介绍某个人和某种想法,而是把它的起源和后期影响一并讲出来,让你知道原来那样的想法是这么得来的,原来它竟是这么有用/这么有害的。
相比之下,冯友兰虽然也很博学,但总觉他的文字像十七世纪那位绘画大师安格尔(专门给梵高的偶像德拉克洛瓦穿小鞋那位大师)的作品,画出来的东西美则美矣,可都是静止的,没有一点生命和活力。
除了哲学著作,胡适的历史和随笔也都不错(人格魅力就更不用说了)。他在治学上的严谨是出了名的。通过他的文字去了解中国历史,不用担心被人带歪。
文末附几页去年读他《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的笔记。读这本书感觉跟听说书似的(话说我老人家小时候特别喜欢听电视上的“说书”栏目)。
5,
总结一下,所罗门夫妇这本哲学导论还是很值得读的,至少铺开了一个面,描绘出一副当代哲学大图景,你可以照着这副图去深入学习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课题。很认同冯友兰对哲学学习的建议,他说西方哲学在翻译过来时,每个译本都或多或少有些遗失。为了尽量完整地习得哲学家的本来意思,一是读原著,二是多读几版本。其实多读几个版本,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切入,会发现哲学还是挺有意思的。
之前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