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如何过大年?写福字,放爆竹,逛庙会一个不能少

年俗庆典,是中国人最具民族特性的风俗,自汉代以来代代沿袭。成为全国性的蕈要节庆。清代称春节为“元旦”,与皇帝生日的万寿圣节、冬至同为年度三大重要节日;当天所举办的各类庆典活动,依规定实录都必须详细记载,可见元旦当天的各类庆典活动于清宫之意义极为重大。

图片发自App

清代非常重视过大年,宫廷习俗节令中,庆贺活动最多的,莫过于新年前后。皇宫的年俗充满了贵族色彩,朝廷的年节活动约持续一个月之久,大概自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前后起,至新年正月二十日前后。

春节写福字

自康熙朝始,皇帝在每年的十二月初一日,有开笔书“福”之典,以为民祈福。即以“赐福苍生笔”书写“福”字十余幅,张贴于皇宫内廷各处,以示吉祥如意。并将其它的“福”字,随着奏折颁赐给外任的直省官员,作为新年礼物,兼表慰问。

到“封印”后,政务略有余暇,则分批召集王公宠臣、翰林近侍等,赏赐“福”字;王公大臣等官员,均以得到御赐“福”字为幸事。此外,除夕午时,在保和殿赐宴辞岁的活动,从清初至清末未曾间断。“上进酒作乐,外藩蒙古王、贝勒、贝子等台吉以上,俱于坐处赐酒。

图片发自App

召都统、副都统等至殿前阶下赐酒。宴毕群臣谢恩,上回宫。直到下午酉时(大约六点钟),皇帝才有空在乾清宫与他的后、妃等人团聚举办家宴,享受一下“私人空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使威严的帝王之家也显露出难得的家庭温情。其实,皇帝也很向往轻松的春节。康熙帝曾于家宴时作诗,描述了当时与后妃欢聚一堂、喜庆节日的情景,其诗云:“今夕丹帷宴,联翩集懿亲。传柑宜令节,行苇乐芳春。香泛红螺重,光摇绦蜡新。不须歌湛露,明月足留人。”此刻愉快的心情跃然纸上。

放爆竹,贴对联

除了写福字赐福外,还有放爆竹。清官过年放爆竹是有讲究的。自腊月二十四以后,皇帝从寝宫出来.每过一门。必鸣爆竹一声。

图片发自App

民间过大年要贴门神、贴春联,清代宫廷也不例外。不同的是皇家的门神、对联是挂而不是贴。春联不是用红纸,而是用白纸或白绢书写,蓝边包于外,红条壤于内。最初用满文,清中叶后改用汉字。

图片发自App

清宫所挂门神均先装裱在安有铜饰件的框内,在粗绢或布上绘制,用黄绫沿边。门神有四种,即金武门神、五谷丰登文门神、福寿双全仙子门神、童子门神。

皇宫里的年货大街

有趣的是,在皇家园林圆明园的同乐园中,有个特殊的景致,乾隆帝特意依照市井商肆,定时设置了一处皇家“买卖街”,这是一条年货购物街和美食文化街,专供王公大臣、外藩使臣、后妃内眷新年期间来此游观购物,切身体验一下老百姓逛街购物的乐趣。

清朝皇为何帝热衷于在御苑中营设此类买卖街?显然对此有特殊喜好。究其原因, 《竹叶亭杂记》直言当时深宫中帝王的心态:“盖以九重欲周知民间风景之意也。”除此之外,在官场世界,君臣终岁勤政,关系严肃,适逢佳节以嬉以游,别是一种乐趣。同时,可藉此活动加强联系上下之情谊,达成强化万众归心、天下升平之景象的作用,兼具与民同乐的意义,自然不在话下。

图片发自App

不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贵为天子的皇帝,生活的天地只是皇宫,无法真正体验俗世生活。市井小民的艰辛,皇帝大概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但市井的繁华热闹,对皇帝而言无疑是新奇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朝皇帝如何过大年?写福字,放爆竹,逛庙会一个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