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自述》读书笔记

《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的自传,于四十岁时而作。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只完成了出国留学前的部分,而留学和回国后的经历,均未能完成。

读胡适先生的自传,对除序幕外的第一章——《九年的家乡教育》感触最深。

这一章讲述胡适先生在家乡求学的经历。先生三岁左右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父亲对他的影响,仅仅限于留给他的几本书和遗传基因。

所以,九年的家乡教育,承担教育者身份的,除了老师,就是母亲。读这一篇,能学到如何做母亲。

朋友圈总看到有人用母女两人的合照来说事,母亲和女儿都亭亭玉立似姐妹,配上一句,“当你长大,而我未老”,以此做为人生赢家的标准。传播的观念仿佛是女人保养皮肤才能获得一切。

在我看来,皮囊远不能胜心智。做母亲是否成功,最有话语权的只能是孩子。就我近期读到的书,胡适、鲁迅、杨绛等,都深深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的言传身教都为他们日后的成就打下最坚实的底子。

前两日公司有客户来访,因值暑假,带了七岁的女儿同来。小姑娘落落大方,说得一口流利英文,与同为客户的来自美国的Joe大方对话,引来会议室一片赞叹。

她的妈妈自是骄傲,夸赞孩子的听力水平高于自己。孩子得到表扬也很开心,指着自己正在读的英文书,“课本可比这些简单多了。”并无显摆之意,只是在阐述事实。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说童年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在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则尤为重要。

会议的间歇,我观察着这位女士。作为学者,她是高校教授,平时一定工作繁忙。脸上的皮肤因疏于保养而略显枯黄,头发也有些稀少,松松的扎了一个辫子,衣着打扮简单朴素。

而作为母亲,她无疑给了孩子力所能及中最好的教育。

我想,一个好看的皮囊带给孩子的骄傲只能是一时,而一颗丰盈的内心,则可以给孩子深远长久的影响。

当然,并非说外表不重要,内外兼修自是最佳。但人的精力有限,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最合理的地方,才是理智的行为。而不是随波逐流,仅将眼光附着表面。

胡适先生的母亲,是一位隐忍坚强的女人。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那她一定精彩耐读。

她是胡适父亲的第三任妻子,且整整小他三十岁。嫁过来的时候只十七岁,家里已一大堆的儿女,年龄又都跟她相差不多。

二十三岁守寡,整个家庭的财政大权都在胡适的二哥手中。作为年龄那么小的继母,她的地位和处境可想而知。

但她是最为和气的,始终用她的忍让和智慧在家庭琐事中周旋。这些,童年时的胡适都看在眼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胡适的母亲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这对于他日后的成就是很有帮助的。

胡适在书中讲:

我先已认得近千个“方字”,每个字都经过父母的讲解。

我最喜欢朱子《小学》里的记述古人行事的部分,因为那部分最容易懂得,所以比较最有趣味。

这一段,也有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孩子学习,首先要能学懂,才会爱学。不懂,又如何爱呢?引导家里的小孩子学习,只会叨念着“学啊,读啊,写啊”,首先该关注的,是孩子是否真的懂了。

我的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胡适的母亲对于胡适的教育一直非常理性,不会因为自己在家庭中的艰难处境而迁怒或者利用孩子。(比如借打孩子来向别人指桑骂槐出气等。)

胡适在文章的最后说: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在后面的一章中,提到因醉酒而受伤,胡适写道:

那天我在镜子里看见我脸上的伤痕,和浑身的泥湿,我忍不住叹一口气,想起“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诗句,心里百分懊悔,觉得对不住我的慈母,——我那在家长时时刻刻悬念着我,期望着我的慈母!

《九年的家长教育》这一章,对于日后做母亲很有启发。读第六章《逼上梁山》,关于文学也有一点点感触。

读到这一段,才知道“文学革命”是自那时萌芽的,才知道古文原来是无标点的。(古文无标点是在听《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时第一次知道,但那时并未引起内心震动。)

禁不住想,若是没有胡适等人做中国文化先驱,一遍一遍尝试白话文、白话诗,一遍一遍在探索中据理力争,今日我是否能习得文字,是否能坐在这敲这白话文,还需画个问号了。

还好中国文学没有缺少胡适,没有缺少为了探究“文学革命”而努力的人们。

《四十自述》值得读读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十自述》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