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人即使能够做到理性思考,他也不一定能按照理性思考的方式去做到,也不一定能够行动起来。

就如多少人在年初为自己制定宏伟计划,言之凿凿一定要做到,然而到了年底却是一声长叹,重新把去年的计划再说一遍。

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拿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丹尼尔·卡尼曼。他写过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做《思考,快与慢》。在里面他提到一个概念,思考有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系统1相对来讲不怎么费劲,非常地快,用直觉去思考;系统2更加偏理性,用逻辑思维,比较费劲地去思考问题。

人在很多时候,其实应该说是大多数时候,都是用系统1去思考问题,不会去用系统2,因为系统2非常费能量,如果你天天用系统2思考问题,你这个人就非常累,估计都已经不能存活了。

我们大部分制定的计划都是系统2想出来的,但现实中的反应却很多时候是由系统1控制的,这也是知行合一难以实现的原因。


有两个因素在影响着我们的“知”:

第一个是我们大脑的杏仁体。大脑杏仁体基本上是控制我们情感的部位,反应也比较快。比如说,如果我在你面前晃一张照片,尤其是一张很愤怒的照片,在你面前晃个0.01秒、0.05秒。这个时候你都没有意识到,你看过这张照片,但是你的杏仁体的反应已经很大了,尤其是对愤怒的照片。这就说明我们的系统1可能跟杏仁体有关。

第二个部位跟系统2更加相关,是我们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这是相对较晚进化出来的东西。这个地方是负责我们的理性逻辑思维的。但用这个地方思考就比较费劲,比较费你的能量。基本上我们发现越群居的动物,前额叶皮层越大。这个地方要是受到损伤,就很难做长远的计划,就容易失去动力,容易满足当前的快乐。

前额叶皮层为什么对群居生活这么重要呢?前额叶皮层经常可以让你避免犯一些基本的社交错误。比如说过了国庆节一回来,你看见同事长胖了。这个时候你可能用直觉就想说,哇,你怎么又长胖了?但是话刚要说出口的时候,可能你的前额叶皮层就会控制一下。你会说,你是不是最近去韩国了,红光满面的。说这样的话当然适合同事之间交流、适合群居生活。


我们思考维度上会出现问题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大脑杏仁体和前额叶皮层反应速度不一样。杏仁体反应快,不太准,有时候会犯错,但是不费能量;前额叶皮层的反应相对来讲比较慢,又非常费能量。在以前远古时期环境比较简单,可能很多时候用杏仁体反应快,它不会导致你犯太多的错误,犯错误引起的成本也不高。

举个具体的例子。假设你上个星期在非洲草原上走路,有很多草丛。突然你看见草丛一动,然后发现就有狮子过来追着你。你很幸运,逃掉了。再过一个星期,你又去其他的地方,同样看见草从一动。这个时候你的杏仁体的第一反应就是应该恐惧害怕,拔腿就跑,根本就不会用理性思维去考虑这个问题。有可能,这个时候只是风吹了一下,你犯错了。没有关系,你犯错就是多跑了几步,锻炼一下身体。但是你想,如果你这个时候还用理性思考,这次换了一个地方,所以可能是风吹的原因,用贝叶斯公式推断一下,用你的前额叶皮层去仔细思考一下,这个时间会很久。如果真的有狮子出现,你可能就被吃了。

所以说这个时候用杏仁体反应直接让你行动,是帮助你生存的一个机制。但因为杏仁体反应得太快,我们也做出了很多冲动的决定,说出了很多冲动的话。


什么在影响我们的“行”?

影响我们的“行”的因素是多巴胺,多巴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让我们拥有努力工作的动力。

在1953年,加拿大有两个心理学家James和Peter,当时他们在老鼠身上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先把老鼠关在笼子里面,饿它一段时间,等它非常饿时,在笼子两端都放了些食物,先把老鼠放在中间。这个时候老鼠自然就会往两边跑,然后去吃食物。但就快要跑到食物跟前,你在老鼠头上电击一下。这个时候老鼠就不去吃东西了,停在那边,继续等待被电击。

之后很多科学家就在人身上做类似的实验。在老鼠大脑相对应的人的大脑部位种上电极,然后你发现人可以去按开关,去电击自己。实验发现这些人特别喜欢电击自己,控制不住,哪怕整个人都已经完全没力气,还会不停地电击自己。如果你把电源给关了,他会很焦虑。所以这个时候科学家就把这个特殊的部位叫做“奖赏中心”。人去按这个电源电击自己,觉得会受到奖励。

奖赏中心起作用的机制是什么呢?原来那个地方会分泌一种物质,叫多巴胺。多巴胺不会直接导致快乐,而是让你对奖赏有一种预期。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体会,如果你要计划去夏威夷旅游。你在计划这个旅游的时候,在网上看各种照片,你确实会很开心、很快乐。你真的去的话,也会开心。但是其实有时候没有你在计划的时候那么开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在计划的时候已经对奖励有个预期。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已经分泌多巴胺,给你带来一些快乐的感觉。

那多巴胺起什么作用呢?它在进化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有一些科学家在猩猩身上做了一些类似的实验,我讲一下这个实验的一些细节。

大概是这样的,如果灯一亮,这个时候猩猩就要去工作,拉十下杠杆,然后就会出现一个葡萄干,猩猩就可以去吃。后来发现灯一亮,猩猩就会分泌很多多巴胺,工作的过程中反而没有什么多巴胺的分泌,吃东西的时候会分泌一点点,它也会贪心。但是分泌多巴胺最多的时候是灯一亮的时候,然后它就去工作了。

下面有一个实验,是把猩猩大脑的伏隔核那个部位弄损伤了。弄伤之后多巴胺就投影不过来。灯一亮,它就不分泌多巴胺了。这个时候发现猩猩就不去努力工作,它就没有葡萄干吃了。当然这个时候如果做实验的人把一个葡萄干给猩猩吃,猩猩还是很喜欢,嘴角会露出微笑。所以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多巴胺确实是我们努力工作、克服困难的一个动力。

为了让我们能够行动起来,我们得想办法让自己多分泌多巴胺。

多巴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分泌出来呢?

1、吃足量(每一公斤体重,约1克蛋白质),但不过量的蛋白质,有助于你大脑多巴胺的分泌,让你变快乐。

2、关注肠道健康,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肠道和大脑之间的联系。事实上,肠道有时被称之为“第二大脑”,因为肠道和大脑一样,包含了大量的神经细胞,也制造出许多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向肌肉传递信息,其中也包括多巴胺。

3、经常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适量的运动,能提高多巴胺水平,改善心情。

4、睡个好觉,没有睡好的人,一天都开心不起来,睡眠质量高的人,起床的时候是面带笑容的。当大脑分泌多巴胺时,会让人清醒和警觉,一般来说,多巴胺在早晨大量分泌,提醒你要醒了,在夜晚自动减少,告诉你要睡了。

5、听轻音乐,对大脑来说,听音乐本身就是有乐趣的,还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6、自己设定目标,不是宏大的计划,而是切切实实的、可供操作的小目标。你每做到一点,就在那条后面☑️,这种完成计划,小目标的成就感,也会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你不光会觉得快乐,同时会感到满足。

7、去创作、记录和分享,对于搞创作的人来说,比如作家、画家、歌手,或其他艺术家,当他们在创造时,大脑会变得高度集中,多巴胺在其中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