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读后感

读过鲁迅先生所做的《药》后,我有三个感想:第一,是当时人民愚昧的问题;第二,是当时革命远离人民的弊病;第三,是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来谈当时人民的愚昧。这“愚昧”体现在康大叔以及华老栓一家都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好痨病。“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这样的语句就可以证明。另一方面的愚昧体现在人们对于当时腐朽的政治制度毫不关心,也对革命者因革命而死毫不动心。甚至将夏瑜的死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死,甚至在康大叔眼里还不如红眼睛阿义拿走的衣服重要,甚至还被别人说成是小栓的好运气。并且,作为革命者的家属,也不能理解革命者的行为。就像夏奶奶在给夏瑜上坟的时候十分羞愧,并且看见乌鸦之后还说:“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这两处表明了夏奶奶仍旧保留着过去的封建思想,并未“开化”。


但是,错误并不能全部归结于人民完全不理解革命者的行为。实际上,还是因为革命者所进行的革命脱离群众,这是我们要谈的第二个问题。对于夏瑜的死,就连他奶奶都无法理解。死后还被蘸了馒头,被茶馆里的看客们说是忤逆、失心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生活中,如果有人突然做出了大家都无法理解的行为,我们可能会骂他“神经病”之类的,就如同文章中所说的“忤逆”和“失心病”一样。革命者白白牺牲自己,在监狱里被所谓的教育者毒打。这样高高在上的革命者流出的鲜血,更加滋养了愚昧无知的人民。


最后我们不妨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我们并不难发现,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般冷漠充斥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充斥在黑衣人和华老栓交易的角落里;充斥在驼背五少爷坐下问话的角落里;充斥在旁观者冷眼旁观康大叔与华家交谈的角落里;充斥在夏瑜坟墓所在的角落里。一次又一次的冷落,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使黑衣人嘴里哼着:“这老东西”;使驼背五少爷的问话无人应答;使康大叔说话时丝毫不顾华家以及在场人的感受;使旧时代的人们丝毫不理解渴望新时代的革命者们。就这样,一腔热血的革命者们,热血洒在了馒头上,身体做了旧时代的陪葬品。真正觉醒的人却只能将花圈放在坟墓之上。但革命者的坟墓渐少,旧时代的坟墓却快要筑好了。


读毕此文,我们看到了愚昧的人民与革命者们之间的隔阂,这是双方筑起的高墙,建在了这片冷漠大地之上。这篇文章是那个时代的药,但我们扪心自问,它会不会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药呢?到底什么才能治好我们的病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药读后感)